• 794

布袋戲討論、交流、閒聊集中帖


daihsun168 wrote:
連官方FB都跳出來叫大家不要爆雷,但它預告都爆了差不多了,最終陰謀家也知道了,就差整個過程而已,時間過得好慢啊,還要等好幾個小時才會到五點~~ ~~(恕刪)


  搶先看明明是最沒爆點的... 被搶先看騙過好多次了...
藏仔和小千雪到手,
準備來連看兩集!

一口氣看完最後兩集
覺得第36集的那個龍虎寨很拖戲,
不曉得把那段放在後一集的意思是什麼?
龍虎寨會得到部份的龍氣?
鋪蒼兔復仇記的哏?


ps:再來又得等一個月了
8/28 魔世開啟
感覺很像當初江湖血路片尾的手法

龍虎寨是為銀燕感情細胞開啟的劇情鋪路嗎?

冽風濤該不會是鳳蝶的爹吧?
小王深藏不露!
接下來苗疆的發展耐人尋味!
然後期待的魔世線終於來了=皿=
今晚也一口氣看完2集,龍虎寨事件放在36集一整個失敗.
不如放些在35集,分散點還不會那麼糟糕....
魔世開啟的角色貌似都很帥啊,期待8月底的新檔戲了...QQ

題外話~
之前預購的黑白郎君悠遊卡今天也到貨了,整體質感還不錯,還有那個陰陽扇造型的保護套也很帥啊~>"<

很多人說帝鬼出場的營造很像羅喉

以金光的慣例

帝鬼的確也不見得是十足的壞人

b大應該可以移情一下
苗王死囉 說實在的 有點難過
裡面每個主角掛掉 都讓人有點難過
王阿寰 wrote:
很多人說帝鬼出場的營造很像羅喉
以金光的慣例
帝鬼的確也不見得是十足的壞人
b大應該可以移情一下

最後兩集還沒看
不過帝鬼這個名字有點弱了些
希望羅喉的經典台詞不會落在他身上....汝的表現讓吾失望.....XD
▂▃▅吾之雙足踏出戰火,吾之雙手緊握毀滅,吾名~羅喉~▅▃▂ 【【羅喉要去的地方~神魔難阻~】】
三弦的九龍變編劇雜談(四)

ptt也有回答一些問題,建議看完3536再看。

http://www.ptt.cc/bbs/Palmar_Drama/M.1375356838.A.127.html

------------------------------------------

經過了八個月,九龍變總算是結束了。當然,最後兩集並未讓大家滿意,這個我放入總檢討當中。

現在開始總檢討(還真快!)

九龍變合為一檔,其實算是一個上下兩部串聯故事,前十八集以靈魔大戰為主軸,進行到十八集結束,剛好分割,然後切入後十八集的九龍天書線。

先說萬雪夜,這是我相當喜歡的一個故事,要選一個九龍變當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我反倒頗偏愛這個故事中的影子主角萬曙天,故事從各人各視角去陳述萬曙天角色的生平,而這個角色所遺留的一切恩怨愛憎,則交織成了後面大家所看到的故事。

對我而言,角色被人喜歡或被人不喜歡,並不是討論一個故事成敗的重點,如果作者只想一昧討好觀眾,只出預計會受人歡迎的角色,那整個台面上滿滿都是這種角色,這樣的戲碼就欠缺了層次。

萬雪夜在初期並不受到歡迎,但我不認為這是個問題,我覺得台面上就是要有各種性格落差極大的角色,有人笨就有人聰明,有人強就有人弱,有人討人喜歡就要有人顧人怨,有人站在正面就有人要站在反面,無論是那個勢力,內部都有他們各自衝突的點,我很喜歡在網路上看大家討論銀燕、俏如來、史爸、藏鏡人的抉擇,每個人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論點。

所謂的戲劇,每個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價值觀,因為價值觀不同而產生衝突,這就是戲劇。一些旁人看起來很無謂甚至愚蠢的事物,恰恰是某人神聖不可侵犯的逆鱗,這就是眾生百態不是?

只是這也讓鯉魚在書寫的過程中遭受了不小挫折,討論劇情的時候,鯉魚也露出擔憂的感覺。

大俠在討論劇情時就有提到這件事情。

『如果因為怕人家討厭這個角色而更動戲份,只要一次,開了這個先例,以後就一定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五六七八次,之後就是不間斷的砍線砍戲。』

我很激賞大俠這樣的理念,堅持自己的想法走下去,大俠的支持,也給了鯉魚支持下去的力量,雖然這隻魚最後還是遊走了(默)

但說到底,這條線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在萬朔夜的書寫,而是大綱(也就是總監我)給予的事件太少與進度拖沓

整體來說,這個故事可以縮短兩集到四集

另外,在梅香塢的事件應該可以更多更快,給予萬朔夜多一個任務(一個就夠了),藉由這個任務地完成去強化這角色的內涵,讓觀眾更快認識這個角色。而不該全壓在十九集~二十五集之間仍是那句話,每兩週發片的影響不小,這不是二十集的故事,而是四個半月的故事,我應該設計更多的變化與情節,在枝葉上更加豐富一點。這是我的極大失策。

第二個極大的失策自然是最後兩集了。

奉天的故事應該挪一半到三十四集,蓋因三十五集不能排入,三十四集可以放在苗王解說戰策之前,順便鋪成鐵軍衛移動的伏筆。

但這邊的終點必須是蒼狼抵達龍虎山寨,這個是不能更動的,因為三十五、六兩集整個故事過程只有不到兩個時辰(劇情開場有提到,再一個時辰伏羲深淵就開了。阻天頂多阻一小段時間,不可能真的阻到天。)。實際上這兩集都是夜景,所以從梁皇發動阻天大法到伏羲深淵開啓為止,這段時間並不長,搭配下一集所需要的情節,蒼狼必須確定在這一集抵達龍虎山寨。此點不能更動。

但我應該刪除一點劇情內容,並且挪動部分到三十四集。這是可行的,但我沒有作好。

這個失誤絕對是我的責任,在此向大家致歉(鞠躬)

另外,三十六集還有一處敗筆,我比較沒有看到有人點出,蘇厲與渡江卿追蒼狼到龍虎山寨後失去蒼狼身影,態度也太沈穩,竟然就這樣回去了?這完全不對啊,他們應該很著急的要繼續找其他通道或者留守,這任務何等重要,怎麼我校稿時沒注意到,這完全大敗筆啊!

以上種種,在此向諸位觀眾致歉,之後會在這部分更加注意。

另外,在九龍變當中,有一段武戲事後我認為是多餘的,就是俏如來入巫教對上赫矇天野該場,當初排這場的用意,是要強調進入苗疆境內都需要冒著風險,這也是按下結局不攻北方與西南的遠因,不過後來這個效果不夠突出,應該另行補強處理才好。

鬥智的戲碼,寫得越深入就越繁瑣,全都解釋就會顯得拖沓,實際上也有戲迷私下留言給我,說解釋不用這麼清楚,交給觀眾腦補就好,但主要的內容我還是認為必須多加強調,因為畢竟還是會有觀眾遺忘一些細節。尤其是九龍變歷經了八個月,有些伏筆卻可以追朔到前幾集。

其他某些小舉動,就交給觀眾去思考,我喜歡有觀眾察覺小事件的安排的驚喜,例如北競王在一開始就是故意讓藏豔文奪走鬼頭菇之類的小動作。(蒼離不舉這個當證據,是因為他沒跟藏鏡人直接見過面。)

再舉一個例子,三十二集溫皇為何要讓識龍影殺燕駝龍?那是因為預防他與梁皇聯手阻止天時,降低伏羲深淵開啓的機率。因為沒有說明的機會,只要行動合於常理,就無需多加解釋了。而且既然事情沒有成功,也不影響大局,就沒必要多提。

這種小東西在九龍變很多,有興趣的觀眾可以研究一下。

這兩天比較多人問我的相關劇情問題,在這裡解說一下。

第一個就是為何明知九脈峰是假,卻還要派人進入?

因為大家的目的不同

北競王是奪權,奪地氣,中苗損耗

默倉離是要殺苗王,引發苗疆內戰,阻止深淵開啓

溫皇則是要開啓魔世,或許也希望苗王死

如果不對九脈峰進行攻擊,狼主抵達後一定會對沒有任何人攔阻感到起疑,苗疆側其實對第三本天書的真假都不是這麼確定(北競王除外),戲作半套,假如狼主如果有所以起疑的話,都可能造成危機,所以牽制狼主是必須的。實際上狼主趕去救苗王的時間只差一點,如果沒有這段拖延,說不定狼主早到片刻,整個局面都會亂掉。

第二個是不攻南方祭壇的理由
溫皇沒有攻的理由,俏如來方沒有足夠的戰力,萬雪夜加上天海邪馬在九脈峰少一個人都可能會造成損耗。其實南方祭壇肯定也有北競王的人保護,只是劇情既然沒有演到,那就直接跳過這邊。

寫劇本時,有想過在南方祭壇開一個局的寫法,不過局面會變成,女暴君察覺攻擊人馬太少,而後轉向南方祭壇馳援,而溫皇多下一道指令,就是在九脈峰看不到俏如來的人就撤退,然後戰場會轉到南方去之類的,為了避免把局勢弄得更雜,就直接跳過這種寫法。

所以打南方祭壇的演法,會是俏如來佯攻東南,主力攻正南,女暴君察覺有異,支援南方祭壇,九脈峰的還珠樓人馬半圖撤離,退往南方,俏如來攻到一半,女暴君與還珠樓人馬趕到,混戰後撤退。

選一個寫法就好,無所謂優劣。

第三個問題是,溫皇跟蒼離怎麼知道苗王在北方?

書是北競王偽造的,戰策是北競王定的,北競王局佈的這麼深,一開始就會定好一個最容易讓藏鏡人進攻的點,最好的方位不難測算,北競王取名『北』競王,跟最後一個點位在北方,絕對不是巧合。他如果叫西競王,這個三角形的形狀就不會是現在這個形狀。基於這個想法出發,推算出位在北方的北競王府,這個不難。蒼離遇到人之後就更加確定,而溫皇在還珠樓多呆一段時間才出發,也是要確定狀況罷了(例如聽說俏如來有不尋常地調動之類的。)

這邊解釋很簡單,放入正劇中就未必,寫入後考慮過前後文對照跟整場的氣氛以及情緒延伸,就直接拿掉這段了。(寫完後發現有戲迷已經幫我解釋了,果然觀眾中高手如雲啊!)

另一伏筆,救走藏鏡人的人是誰?令狐千里用的是短劍,救走藏鏡人的人是用術法,有人發現這件事情的話,就會提早得到北競王身邊有術法高手的結論。延伸出步霄霆的死可能不單純,這也是劇情中不會花時間去解釋的片段。觀眾有興趣的可以檢查一下這種類似的蛛絲馬跡。重看第二次九龍變,或許可以得到不少類似的不同感受。

總得來說,我盡量讓觀眾得到的訊息會大於劇中人物所得的訊息,劇中人物是片段訊息進行工作,觀眾則會以全知觀點進行猜測。

這三個問題算是昨天在FB上面比較多人在問的問題,就在這裡一併回答了。

歷經八個月,九龍變的三十六集總算落幕,在收尾的地方不夠讓大家滿意,這是小三子的失職,這段時間,道具組從擴增百分之百,又回到一人小組(被調去場景),為了追上決戰時刻的拍攝水準,大俠也努力徵人,分成兩組來增加拍攝效果,雖然也因此增加了開支。大俠總是很樂天的(估計不樂天也不行),每次開會總是帶著微笑,雖然他老是多災多難,一下撞傷腳,一下感冒,一下鬧頭痛,一下喉嚨沙啞,房子還漏水,還會給自己找那種奇怪的配音,還希望我毒啞邪馬台笑(雙人組一個卡給拉扣扣,一個嘎嘎烏喔喔?)這也算活得燦爛嗎?

審劇本時,也會補上一些情緒用詞,劍無極的台詞大俠增添了不少,三十五集藏仔霸氣的那句:殺是你在講的嗎?就是出自大俠手筆的。通常我重要台詞會注明叫大俠不能改動,所以整體上的配合是相當好的。

大俠對編劇也非常尊重,聽到好梗的時候也會露出驚訝的表情(我提到倒三角的時候,確實看到他眼睛發出光芒。),看不懂解謎篇的時候也會提出疑問,三紅二白那邊,聽說他真把片廠的人叫過來,一人發一張紅紙貼貼看。最後盧到我受不了,只好使出相信我之術,他竟然也接受了。

說到這,劇情演出到二十六集的時候,竟然網路上就有人用華羅庚帽子問題,解開了三本天書之謎,只能說,觀眾真是臥虎藏龍啊,拜服拜服。

大俠常說的,金光的挑戰,始終來自於金光,要比,也是跟自己比,比不過自己,那才是真的失敗。失敗不算什麼,站起來重新挑戰就是,但如果一直失敗,那才是真正的輸家。金光天地風雲錄當作一個自己的作品,用他自己的方式跟步調講故事,演出故事,跟別的作品不存在比較,也無從比較。例如某官配,現在根本就連一撇都還沒摸到。何必急著呢?故事還很長,不急,也不徐,我們慢慢看下去。

補點東西~
同樣對於武力、智力也是有高低之分,但也跟武力相同,智力差距如果不是極大,誰也無法保證必勝,正如圍棋國手,即便是十段、本因坊,也常常出現輸給實力略低的棋士,輸了一盤不代表下次贏不了。我覺得定下智力差跟武力差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人人都是神,誰來被打臉?而且如果智力能吃定一切,三國演義中的諸葛孔明早就統一中原了。只是智力差距比武力描寫更加困難而已。

不要再來問我誰誰誰為什麼不多點戲,人人都有戲是怎樣?每人一集三分鐘?

也不要問我金光會不會發藍光片,空白的藍光片一片就四百,加燒錄,壓模、包裝、通路費用,就算兩集壓一片,十八片也要超過一萬塊,買的人少的話價格會更高,而且BD沒那麼普及啊!如果是用高清畫值下去壓藍光片,那根本DVD就夠了。起碼觀眾要成長十倍。才可能發行啊。

下次編劇雜談,預計在劍影魔蹤第十集之後~

以上~

三弦 新北淡水貓窩
  • 7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