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4

布袋戲討論、交流、閒聊集中帖


ntamuro wrote:
~劍無極現在躺的這個村莊有聆秋露之墓,牽動了萬朔夜的身世,劍無極為何會瘋有看上一檔自然知道,這伏筆開始收線了~(恕刪)


也瘋的太久了,叫做拖
沒時間處理可以不用每集都出來
偏偏每集都要出來龍套一下

ntamuro wrote:
~不討喜的這兩個在16集後面感動了多少人?~~(恕刪)


16結尾不錯
但還是要看後面怎麼接
如果跟網中人對掌之後又分裂
只能說都是屁

ntamuro wrote:
~把他當成一個新腳色看,就不會有這種包袱了,他到現在除了這次的破陣之外沒甚麼表現~~~(恕刪)


要塑造新角色可以不要叫網中人
因為很明顯世界觀是延續古早雲州大儒俠的


另外
對人物出招也很有意見
史豔文永遠是純陽一氣打頭陣
藏鏡人永遠是飛瀑怒潮打頭陣
白狼永遠是怒馬凌關打頭陣
獨眼龍永遠是仁道一斬打頭陣
無極劍法永遠是一劍無極打頭陣
王阿寰 wrote:
如果跟網中人對掌之後又分裂
只能說都是屁...(恕刪)

三弦: 請別破梗,這梗我還想用個幾檔.....
▂▃▅吾之雙足踏出戰火,吾之雙手緊握毀滅,吾名~羅喉~▅▃▂ 【【羅喉要去的地方~神魔難阻~】】
我再這麼說好了.
一齣戲本就有起承轉合的流程.
就像有的電影讓人看的緊張刺激,有的電影卻讓人覺得沉悶冗長.

一檔戲沒有鋪成,整集都是爆破武戲也會讓人疲勞.
所以我能理解九龍埋線鋪梗的做法,就像宮本總司與溫皇那一役.
前頭一一交代總司向各人告別,之後再一口氣引爆戲迷情緒的一戰.
重點是收尾要收的漂亮,就不會讓人會覺得前頭的總司線是在拖戲.
只是就整體的九龍變來看,劇情步調還是太過冗長.

每一集的文戲.武戲.劇情推進,都會有佔一定的比例.
但PILI到現在已經流於公式,開始前10分鐘打一場.
結束時硬插個某人vs某人,詳情請繼續租看霹靂XX,中間則是冗長拖戲的咬文嚼字.

而上檔的決戰時刻,跳脫了PILI的既定公式.
即使開頭10分鐘沒激烈衝突的武戲,中間也會有讓人驚豔的小小過招.
驚艷在於他的武戲完全不同於PILI的定點氣功發射.
驚艷在於他的劇情完全不同於PILI而有相當程度的推進.

九龍變用了8集來架構後3檔戲的世界觀,其中還有3集為西劍流收尾,我認為這樣是夠了.
我能接受完全幾乎沒有進度的前8集,至少是在闡述一個關於金光未來的世界架構.
但是到目前16集,架構有了,目標有了,但說故事的方式卻也沒多大改變,劇情也沒往前推進多少.
所以就我看來,金光確實是想用這樣的調調來講完九龍變的故事無誤了.
這樣的進度,跟決戰比起來,絕不只是90分跟100分的距離而已.
或許將36集改成30集,劇情會稍微緊湊點也說不定.

而光網中人攻打靈界這場戲來說,也算是集中原.苗疆與靈界.魔界的世界級大戰吧??
但不夠緊湊刺激也就算了,甚至還覺得劇情連結鬆散和一堆要打不打的梗在拖屎連.
這場戲在編排.換場,武戲.劇情進度,我真的看到一個不應該會有此表現的金光.

不曉得是剪接出現了什麼問題,或者是真的硬要將此戰拉長集數的結果.
一個大鍋炒的戰役,銀牛變花瓶.史藏沒爆點.俏如來還在猜謎.
主軸的網中人,無法像炎魔一樣撐起大局,也少了智者對智者的深沉.
最終還是得帶出一個金牌人氣保證 - 黑白郎君.
或許這是金光對於此戰的最終目的,但每個角色無法做到面面俱到,還是讓人覺得期待不如預期.
倒不如不要搞這種無法全面發揮的戰役.
(反觀溫皇vs宮本那場,對各角色來說就表現的極致又不矯情)

還有不敢下筆賜死的天海與邪馬,死鬥那場也因此變得過於狗血.
真的不敢下筆賜死的角色,就不要去營造那股氛圍.
第一次的神田京一會讓人捏了一把冷汗.第二次就會讓人覺得又來了.
別玩這種欺騙觀眾情緒的戲碼好嗎??情緒被帶光了,下次要在怎麼營造這角色的壯烈感??

4.5集看下來只為了一個死了的二師姐,和心知肚明肯定入魔的大師兄.
倒不如乾脆一口氣往前推進,還讓人看的大呼過癮,決戰就有相當多的橋段讓人覺得爽快.
光炎魔vs蘇雅文.藏鏡人這三人的對決就完全把這場世界大戰給比下去了.
(我指的不是人數與規模,而是整場戲的流暢過程)

至於其他的支線部分...就有空再寫吧....QQ

MUTA民 wrote:
俏如來還在猜謎...(恕刪)

這部戲沒去申請台灣燈會猜謎補助款,真是可惜了

十多集來,天天都在猜謎
乾脆像台灣早期戲劇一樣,片尾隨便安插幾組數字
讓大家猜六合彩明牌也不錯

下檔戲片名都想好了
就叫做九龍變之......猜猜猜猜猜猜猜猜猜
▂▃▅吾之雙足踏出戰火,吾之雙手緊握毀滅,吾名~羅喉~▅▃▂ 【【羅喉要去的地方~神魔難阻~】】

MUTA民 wrote:

九龍變用了8集來架構後3檔戲的世界觀,其中還有3集為西劍流收尾,我認為這樣是夠了.
我能接受完全幾乎沒有進度的前8集,至少是在闡述一個關於金光未來的世界架構.
但是到目前16集,架構有了,目標有了,但說故事的方式卻也沒多大改變,劇情也沒往前推進多少.
所以就我看來,金光確實是想用這樣的調調來講完九龍變的故事無誤了.
這樣的進度,跟決戰比起來,絕不只是90分跟100分的距離而已.
或許將36集改成30集,劇情會稍微緊湊點也說不定.

而光網中人攻打靈界這場戲來說,也算是集中原.苗疆與靈界.魔界的世界級大戰吧??
但不夠緊湊刺激也就算了,甚至還覺得劇情連結鬆散和一堆要打不打的梗在拖屎連.
這場戲在編排.換場,武戲.劇情進度,我真的看到一個不應該會有此表現的金光.

不曉得是剪接出現了什麼問題,或者是真的硬要將此戰拉長集數的結果.
一個大鍋炒的戰役,銀牛變花瓶.史藏沒爆點.俏如來還在猜謎.
主軸的網中人,無法像炎魔一樣撐起大局,也少了智者對智者的深沉.
最終還是得帶出一個金牌人氣保證 - 黑白郎君.
或許這是金光對於此戰的最終目的,但每個角色無法做到面面俱到,還是讓人覺得期待不如預期.
倒不如不要搞這種無法全面發揮的戰役.
(反觀溫皇vs宮本那場,對各角色來說就表現的極致又不矯情)

還有不敢下筆賜死的天海與邪馬,死鬥那場也因此變得過於狗血.
真的不敢下筆賜死的角色,就不要去營造那股氛圍.
第一次的神田京一會讓人捏了一把冷汗.第二次就會讓人覺得又來了.
別玩這種欺騙觀眾情緒的戲碼好嗎??情緒被帶光了,下次要在怎麼營造這角色的壯烈感??

4.5集看下來只為了一個死了的二師姐,和心知肚明肯定入魔的大師兄.
倒不如乾脆一口氣往前推進,還讓人看的大呼過癮,決戰就有相當多的橋段讓人覺得爽快.
光炎魔vs蘇雅文.藏鏡人這三人的對決就完全把這場世界大戰給比下去了.
(我指的不是人數與規模,而是整場戲的流暢過程)

至於其他的支線部分...就有空再寫吧....QQ



這位批評比較言之有物。

魔界與靈界的衝突真的是是大家所詬病,

而少了智者對智者的深沉,

因為檯面上的智者都不在這邊orz

就連苗王展現只是梟雄不是智者...

或許連網中人都只是被操弄的棋子?

看醜孔明臨陣叛變就知道有更大的陰謀,

網中人若是因此被收也許從此就少了個包袱,

對背了許多包袱的金光說不定是件好事。

史艷文等人的包袱太重了....


ntamuro wrote:
list 引用你的看...(恕刪)


您好,我覺得像這樣理性討論劇情或角色就滿好的
大家都一樣支持金光,雖評價有好有壞,但多點和氣討論空間,對戲來講才是好事
以下回應您對幾個角色的看法:

劍無極:他在村莊裡確實有他的功用,或者這麼說吧,沒有一個角色是無用的,連跑龍套都有其效用所在,只是......好不好看而已,如果大方向上戲劇張力不夠,就要看編劇功力了,有的戲,可以平淡卻有味,有的戲,平淡就是一種拖踏,劍無極這條線就給我這種感覺,真的瘋太久了,您說他能帶出聆秋露.......剛好,聆秋露(包含萬朔夜)就又是一個我覺得失敗且無關痛養的角色和支線,相信跟我一樣感覺的人也是有,以我來講的話,忍受幾集之後,現在就是快轉把對白迅速看過,實在無法再忍受這種看頭知尾的劇情和對白。

總司:任爺臨陣悟招是官方背書的,總司的「一劍無悔」是「臨陣悟招」?這官方有說嗎?至少戲裡沒看到,這就造成了兩種解讀,一種是我說的本來就會卻不放,一種是你說的「臨陣悟招」,是哪種?目前無解,但已影響到我對拍攝手法的觀感。

黑、白:不否認這兩集我真的有被感動到,雖然前面對這兩個角色很無言......尤其是白狼,實力很差又愛主動嗆人,讓我一直聯想到路邊看到摩托車騎士就狂吠的狗

萬朔夜:確實龍套,最近一集又莫名跑出來亂入了一場就神隱

獨眼龍:這兩集有帥到,但依然不夠盡興,明明仁刀開斬,卻還是放敵手離開了,一點要追的意思都沒有,這就是我說的,要打不打,死氣沈沈,我是不欣賞這種角色啦

然後,其實我真的沒有很care畫質,希望您也不要太在意這個部分,那只是我批判金光時隨口提及硬體costdown的一小部分罷了,我也說了,角色劇情搞好,我才不在乎畫質怎樣,比如霹靂狂刀、幽靈劍,有人會因為畫質差就說他不是一部好戲嗎?

最後,金光應該要很謹慎,現代人的消遣管道很多,像我們這種要上班的,自己可運用的時間本就少了,還要分給家人、愛人、朋友、電視、小說、電動、漫畫、運動,有時還要上網打打嘴砲,時間怎麼夠用?兩個禮拜140元不過九牛一毛,但兩個小時卻很珍貴阿,如果這兩小時不能帶給我快樂,而是無聊和煩悶,那很簡單,自然有其他娛樂上來替補,不是非布袋戲不可,之所以撐了14集還沒放棄,也不過就是一股熱誠和支持的心,希望您也能理解,霹靂是如何沒落的?絕非一朝一夕,而是溫水煮青蛙式的,戒之,慎之阿~
一番唇槍舌劍

討論區終於熱鬧一點了

大家加油
重複了 重複了 重複了 重複了 重複了
list wrote:
兩個禮拜140元不過九牛一毛,但兩個小時卻很珍貴阿,如果這兩小時不能帶給我快樂,而是無聊和煩悶,那很簡單,自然有其他娛樂上來替補,不是非布袋戲不可,之所以撐了14集還沒放棄,也不過就是一股熱誠和支持的心,希望您也能理解,霹靂是如何沒落的?絕非一朝一夕,而是溫水煮青蛙式的,戒之,慎之阿~


不能同意你再多了... 要看戲選擇太多了!虐待自己幹嘛,
如果金光以這樣的模式循環下去,一檔要將近過半集數做沉悶鋪陳,
財力又沒有霹靂厚,不用幾檔很快就會打包收工!成為懷念...
期待金光編劇團的協調運作能擺脫中後期霹靂影子!
另外不要把霹靂的陋習帶過來金光,
劇情、人物、關係等...交代不清的用期刊或其他方式的補遺或是編劇劇後解釋...
這是哪門子的編法要編到要觀眾自行腦補!
之前大家是熱烈討論哪裡多精采多好看,現在則是大家討論哪裡該怎麼拍才會更精采...
到底是怎麼了...?
  • 7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