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灣電影的夕陽黃昏

台灣電視劇的發展最近幾年比台灣電影好很多,
我蠻同意雞不可失這個片型是台片可以參考的路線,
真的希望台灣電影的未來也能越來越好!
台灣電影只會強調本土文化,不然就是政黨意識形態洗腦,最近要上映的返X,不就很強調政黨意識形態嗎?
看看臺灣大導演侯孝賢電影海上花的經典開頭。



《海上花》(英文:Flowers of Shanghai)是由侯孝賢執導的1998年電影。本片根據19世紀末韓子雲以上海話創作的小說原著,再由張愛玲註譯的《國語海上花列傳》改編而成。本片讓侯孝賢第四度進軍坎城影展正式競賽單元,並入圍紐約影展,在第35屆金馬獎中獲得評審團大獎,及台北電影獎商業類最佳導演獎。
---------維基百科

對岸有人這樣批評此影片:

<<梁朝伟同志身为影帝可惜没什么知觉,好生生的把一部好书给毁了。可笑侯导演想拉票房也不是这么拉的,好歹弄个吴语配音给一口广东话的梁朝伟。吴语的婉约不是梁同志的叽叽喳喳可以来糟蹋的。
要说演技,梁朝伟这部电影里基本什么也没有,除了在那里喝闷酒扮情圣以外,到也没做什么事情,我倒是不信江南男儿都死绝了,要这么个不中不洋,不东不西的人来糟蹋。十足笑话!>>
我沒有看這部電影,不知這段話是否公道,網友的評價如何?

再來看看教父電影的經典開頭。



兩個大導演的經典畫面似乎對一般觀眾來說同樣沉悶,但是我很喜歡教父這段開頭,因為戲劇張力十足。
台灣電影人在國際影展上的成就似乎制霸兩岸三地,但是總是缺乏我前文所說的賣座元素。
美國影人除了教父導演柯波拉外,查理卓別林,馬丁史柯席斯,史帝芬史匹柏,伍迪艾倫,在電影藝術史上有崇高地位的巨匠,他們的電影也都充滿商業元素。
大家看法如何?
Mark9813 wrote:
看看臺灣大導演侯孝賢...(恕刪)

個人看過侯孝賢的電影,沒一部看下去,太藝術,電影如果沒法讓觀眾看得下去,拍的再好也是沒有用.
電影是第八藝術 是門綜合藝術
其深度與廣度 理論與實際是永遠探討不完的

商業與藝術之爭 也由來已久
但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看得出作品有沒有靈魂
台灣在創作的尺度上沒有對岸政治包袱的限制
取材上更為寬廣
但現今的國片撇除撈錢的
作品往往徒有熱情卻無靈魂
找不到亮點

資金不足是一項限制沒錯 但不是絕對
韓國也不是一開始就好
台灣人有個缺點
別人做的好就說人家是靠政府補助
政府有補助又嫌補助不夠多
李安最早的三部曲:喜宴 推手 飲食男女
也是拿政府及中影補助 在極有限的資金下完成拍攝
但拍出來的電影至今仍是傑作 遠勝當今所有國片
成功的人找方法 失敗的人找理由
真是最佳寫照

P.S. 王家衛的電影也很棒 年歲越長越能咀嚼深意




Mark9813 wrote:
看看臺灣大導演侯孝...(恕刪)


台灣還是很多好電影,超級大國民,戀戀風塵,甚至於一開始台灣沒上映的,一一。

肥仔貓 wrote:
個人看過侯孝賢的電...(恕刪)


刺客聶隱娘你看過嗎?

四年前坎城影展得獎片

有藝術
有武俠

貼近一般觀眾些,

跟以前的侯孝賢電影完全不同

handful wrote:
台灣還是很多好電影...(恕刪)



國片走到死路就是劇本爛, 類型不是偶像愛情片, 就是賀歲鄉土片, 不然就是拍很爛的鬼片

有一個例外!

兩個多月前的國片 "幻術"

開創國片新風格, 實名演319槍擊案

大家看過沒?

全新風格懸疑國片「幻術」,精緻又帶種,竟敢實名演319槍擊案,我給4.5分

本片幻術, 劇本不錯, 燒腦類型

本片為國片的千篇一律的電影劇情, 提供新的方向

台灣有很多故事可以拍, 但就是沒人碰
elfwong wrote:



刺客聶隱娘你看...(恕刪)


我有看,真的看不下去,我慧根太差哈哈
通常人會根據自己的專長找適合的科系、行業去發展。
電影這項產業需要足夠的熱情、資金、人才、市場,很顯然台灣樣樣缺乏。
什麼最蓬勃呢?依照媒體提供的畫面資料,神化政客與炒房是台灣人最愛的,
當然就發展這兩樣就夠了,台灣也只剩下這樣的環境了不是嗎?
蘋果教服膺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蘋果的創造者是無上之神 第二定律、蘋果的產品永遠無懈可擊 第三定律、當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