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也完全沒有想看KANO的感覺,和政治無關,只是我很受不了拍的很用力電影,喜怒哀樂感動悲憤那種情緒都刻意的在電影裡面無限的放大張力,這種題材用這種手法來表現,15歲時候的我可能會進場看的拍手連連,但現在的我用想像的都覺得很累,沒feel了
一般來說投書媒體的業餘寫手都是一次投好幾個報社,副刊編輯想要用的時候會打電話來和你確認內容以及有沒有重複投稿,但他們大多都不會在第一時間和你說肯定會用(實際上在截稿時間之前都不知道還會擠進來甚麼文章),所以很多人為了怕自己文章刊不上去,都會和編輯說沒有投其他報社,我個人猜測這篇文章很大的可能就是這樣搞的,編輯沒意外的話應該以後不會用這個人的投稿了
批評 打壓 惡意抹黑等負面攻擊從沒少過
可是就像電影裡講的
這些惡意的攻擊就像是釘在木瓜樹根部的大鐵釘
讓木瓜樹結出碩大肥美的果實
越來越多人因為這些攻擊反而去戲院看電影
看了很感動就推薦更多人去看
成了口碑行銷最好的典範
我自己去戲院看KANO兩次
每次看都很感動也很熱血
台灣農民用手把水掬起那一幕
看得我是熱淚盈眶
就像電影裡喊著"我們是來自於台灣的嘉農!"
台灣是我們的土地啊!!!
我們是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台灣人啊!!!!!
台灣是孕育我們的母親
曾幾何時台灣卻被打壓成一個不敢說出口的名字
在國際場合被迫要叫"中國台北"
現在有一部電影敢大聲地講出台灣這塊土地上所發生過的故事以及團結奮鬥精神
對於刻意要打壓台灣的那些人來說
絕對是無法容忍這部電影!!!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