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KANO是不是有人有心在打壓阿???

可以有KANO這樣的電影,為什麼不可以有不認同這電影的投書?英烈千秋這種電影也是有人認同和不認同,不認同英烈千秋的就是有心打壓嗎?
我個人也完全沒有想看KANO的感覺,和政治無關,只是我很受不了拍的很用力電影,喜怒哀樂感動悲憤那種情緒都刻意的在電影裡面無限的放大張力,這種題材用這種手法來表現,15歲時候的我可能會進場看的拍手連連,但現在的我用想像的都覺得很累,沒feel了
一般來說投書媒體的業餘寫手都是一次投好幾個報社,副刊編輯想要用的時候會打電話來和你確認內容以及有沒有重複投稿,但他們大多都不會在第一時間和你說肯定會用(實際上在截稿時間之前都不知道還會擠進來甚麼文章),所以很多人為了怕自己文章刊不上去,都會和編輯說沒有投其他報社,我個人猜測這篇文章很大的可能就是這樣搞的,編輯沒意外的話應該以後不會用這個人的投稿了
從227電影上映至今

批評 打壓 惡意抹黑等負面攻擊從沒少過

可是就像電影裡講的

這些惡意的攻擊就像是釘在木瓜樹根部的大鐵釘

讓木瓜樹結出碩大肥美的果實

越來越多人因為這些攻擊反而去戲院看電影

看了很感動就推薦更多人去看

成了口碑行銷最好的典範

我自己去戲院看KANO兩次

每次看都很感動也很熱血

台灣農民用手把水掬起那一幕

看得我是熱淚盈眶

就像電影裡喊著"我們是來自於台灣的嘉農!"

台灣是我們的土地啊!!!

我們是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台灣人啊!!!!!

台灣是孕育我們的母親

曾幾何時台灣卻被打壓成一個不敢說出口的名字

在國際場合被迫要叫"中國台北"

現在有一部電影敢大聲地講出台灣這塊土地上所發生過的故事以及團結奮鬥精神

對於刻意要打壓台灣的那些人來說

絕對是無法容忍這部電影!!!








講日治為什麼算親日呢?頂多是沒那麼親中而已
算是蠻中性的

香港1997年以前被英國殖民,是講英據時代嗎?
不是嘛!!!香港也是講英治時代阿
這樣台灣講日治時代有什麼問題勒 Orz...

我從小聽台語,就只有講日本(統治)時代
(五佰的歌裡面也有)
這應該是最從台灣人立場出發的吧

其實我想反對這部電影的人
並不是擔心裡面跟日本稱兄道弟的情結
而是他們本來就不希望有以台灣本體思考出發的電影吧

soulpower1217 wrote:
可以有KANO這樣的...(恕刪)


一文多投是小問題,文章前後內容與其自述身分均有頗多矛盾之處,會讓人懷疑其投書的真正目的。

我70年次
身上有一半原住民
一半漢人血統
出國人家問我那裡人
我都會很鄭重很驕傲的說
[我是臺灣人]
不是泰國
不是日本
不是韓國
更不是中國人

日本人來臺灣的皇民時代
階級劃分,懲貪罰污,基礎建設
好與壞
我們的祖父母承受了

中國人來臺灣的民國時代
白色恐怖,改革開放,十大建設
好與壞
我們的父母承受了

臺灣能有現在的光景
是因為英明神武的天皇?
是因為時代的偉人蔣公?
...

...

雖然臺灣這十幾年來
很苦,很爛,很鬱悶
但我還是以身為臺灣人為榮
所以
那麼多的臺灣電影工作者
齊心合力的拍出一部又一部好電影
希望把臺灣推上國際
你可以批評指教
你可以不愛看
但可以不要把這麼單純的熱血和娛樂
硬扯上權謀算記的政治
及那狗屁不通的[勝者的歷史]嗎?


超好笑的,反Kano就反Kano

一堆藉口批評,連看都沒看過就能說媚日、演出太用力

不想看又不會有人逼你看

要批評也拿有的事出來批,像動畫甚麼的


不過是講講台灣被藏起來的歷史而已也能反應那麼大

只能說有些人會怕看到台灣團結認同嘛
這個作者大概是受國編館歷史知識中毒太深~~~
已删已删
我剛剛看文回來~
是在板橋大遠百看下午兩點場的

看完之後的感想是
不難看
但也不能說好看到哪裡去

不過我心裡是有個疑問~
那個年代是不是真的每個人都會說日文啊?
怎麼大家日文都說的超好的~

另外呢~
我覺得電影裡的電腦特效~
很多背景都刻意用模糊化
我個人覺得是模糊的太超過~
很突兀的畫面

然後整部電影劇情沒有太大的爆點~

這是我個人看法~

對於熱愛棒球的我來說~我是覺得這部棒球電影真的好看阿~其他就不想去管了~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