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RC wrote:
上映17天全台票房破...(恕刪)
說到最近全台灣都在瘋狂的事情,肯定是《灌籃高手》電影版吧?睽違26年再度以動畫形式推出的《灌籃高手》在上映之後,擄獲了死忠粉絲與新粉絲們的一致好評,但各大通路竟然有兩套漫畫迅速銷售一空!原來是《灌籃高手》新裝再編版以及電影紀念版漫畫,究竟作為原著有什麼別樣的魅力讓大家搶著在看完電影之後想要再次踏入《灌高》的世界中呢?就讓COOL編替大家解析吧!
作為暌違12年再次發售的《灌籃高手》漫畫,新裝再編版也改以一般漫畫尺寸呈現,方便易攜帶的特性讓你不管是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夠一起跟湘北五虎在球場上奔馳!可別以為只是簡單地縮放而已,新裝再編版在發行之初就已經向井上雄彥老師申請了原稿分色檔製作,就是要還原最真實的比例!
作為再度回歸的漫畫版本,身為細節質感控的井上雄彥老師當然想把它做到最好,也收錄了深受大家喜愛的小圈圈迷你漫畫格!可別以為新裝再編版只有如此!不僅1至20集封面都是由老師親手繪製,從書封延伸至書背的全彩讓每個角色都更加生動,更將劇情段落重新節錄並設定副標,讓大家能夠更快速地進入《灌籃高手》世界中!


而井上雄彥老師為了慶祝此次《灌籃高手》電影「THE FIRST SLAM DUNK」的發行,也將早已受到粉絲們喜愛的完全版漫畫以紀念方式重新推出。除了是相對容易閱讀的大尺寸漫畫外,更讓書盒不再只是收納工具,還能成為你最棒的擺飾!由井上雄彥老師親自指定,挑選了初代盒裝套組的第25本單行本封面,將《灌籃高手》中最具人氣的球隊 — 湘北、陵南、海南、翔陽、豐玉及山王等隊伍放入書盒封面中,讓粉絲們在看到書盒的瞬間,就能夠回到漫畫中各隊競技的熱血場面中!
不只是書盒,1至24集的封面都將SLAM DUNK以雷射燙印字體重新呈現,更以陰影方式將漫畫角色的速度感再現,只要看到封面就彷彿與球員們一同置身在球場上!在書背部分也以老師手繪的籃球線條呈現。而整本書在印製完成之後加上了一層水光防護,讓封面更生動的同時也增加書本的防護性!


GLAY的音樂真好聽,聽不膩
絲解答,作品能歷久彌新的關鍵。以下為專訪精選:
商周問(以下簡稱問):這次暌違26年推出新作,最希望觀眾感受到什麼?
相隔26年再推新作
重現強者背後的苦痛與新生
井上雄彥答(以下簡稱答):首先,我衷心感謝到今日仍持續喜愛作品的粉絲們,正因為
有各位的支持,在連載結束這麼多年之後,才能在今天的時代,推出新的動畫電影。
透過這部電影,我最希望觀眾感受到的,是《灌籃高手》的世界確實存在,登場的人物也
都真實的活著。若能夠讓觀眾感受到,在這個世界生存的我們,與這部電影之間就像是無
縫相連;不論是誰,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若能讓觀眾聯想到這一點,就太令人
欣慰了。
問:在這些角色當中,你最想賦予哪個角色新生命?
答:當然是這次電影中,做為視角中心的宮城良田,之前沒有揭露太多他的背景。相較於
原作中以櫻木花道為中心、以及同為高一的流川楓、球隊核心的高三生赤木剛憲,還有以
回歸球場前劇情引人入勝的三井壽之外,希望高二生宮城的角色,能夠表現更多打球以外
的情節,並增加內心的描寫。
除了挑戰電影的形式,心裡也希望能從球隊的指揮塔,也就是控球後衛的角度,將這場比
賽和這一部電影描繪出來。
問:是否為了將原作更加完美,才催生了續作?
答:電影《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是試圖從另一個角度來描繪《灌籃高手》
的世界,並不帶任何增添或是刪減原作漫畫的意圖。
當我透過現在自己創造出的濾鏡,凝視作品之時,便有一些事物隨之浮現。那是強者姿態
背後的喪失與苦痛,是隨著苦痛度過的每一天,以及從那裡踏出的一步。
我們與許多的工作人員一起,花費莫大的時間,只為了將籃球的動作原原本本表現出來。
雖然歷經許多的嘗試與錯誤,只要能將腦海的想法如實呈現,不管再辛苦仍開心不已。
問:《灌籃高手》開始連載時,你才23歲,如何將每個角色性格,刻畫得如此寫實?
答:作畫當時,距離打籃球的高中時代並不遙遠,因此能將當時自己經驗到的感情與價值
觀、將我的想像力真實發揮,融入我的作品之中。我不記得做過什麼特別的事,但我受到
喜愛的漫畫,包括 《大飯桶》(水島新司所著)、《12三四郎》(小林誠所著)等影響
。不限於運動,我也喜歡並時常觀看人物的紀錄片和文字採訪。
問:很多人認為,《灌籃高手》能成為經典,跟結尾見好就收有關。當初你是如何抵擋編
輯、書迷的壓力?
答:就像櫻花總是一起綻放,令人賞心悅目,然後在很短的時間內一起凋謝。漫畫則是櫻
木花道的故事,這樣結束不也很好嗎(笑)?
從一人作畫到執導電影
完整傳達想法給團隊是挑戰
問:這也是你首次導演的作品,新的學習或挑戰是什麼?
答: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特別是「傳達給別人」這一點,對我是一大挑戰。
我過去一直透過自己完成的漫畫,在向讀者傳達著什麼;這次則是為了製作動畫,在傳達
給觀眾之前,首先要將自己的想法、想做的事情,從一到十都傳達給團隊的工作人員。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什麼事也做不成。如果不擅長傳達,就必須一遍遍的重複。原本我
就不喜歡一樣樣解釋我的作品,對我來說是一大挑戰。
我也學到了,漫畫和電影之間,在表達方式、語法上有著許多差異。比起漫畫來說,電影
一點一點累積的細節,最後更會造成極大的差異。那些以為誰也看不到的細節,在不斷累
積下,最終將決定整個作品的觸感。多虧了每個工作人員都懷抱熱情,對作品的真誠以待
,我也真正學習到了這一點。
問:身為一個創作者,要如何取得最多人的共鳴?
答:先找一個人,看看能否傳達到讓對方了解?一邊自問一邊創作。最終有多少人能了解
,則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問:面對今天一心想躺平的年輕世代,你希望他們從電影獲得什麼?
答:我不能選擇我活著的時代,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會受到當時時代的影響,這也是很
自然的。儘管受到時代和環境的影響,但也不要忘記,自己人生的主角永遠都是自己。
問:有話想告訴台灣粉絲?
答:上一次拜訪台灣已經過了好幾年,留下了非常開心的回憶。我也收到很多台灣粉絲的
訊息,非常感謝大家。我相信,只有當觀眾看到了作品,作品才能在觀眾的心中完成。
https://pse.is/4rb2h3
GLAY的音樂真好聽,聽不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