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去看了失敗博物館,裡頭有一個展品是百事達出租的dvd影片,大致是說,百事達的盈利絕大部分仰賴顧客延遲還片的違約金,卻無視一家小公司想到用訂閱制的方式來盈利,顧客可以選擇訂閱期滿是要留下片子還是再換影片,百事達因為顧客違約罰金實在太香不捨得放手,最後整個市場被那家小公司拿走,而百事達整個被打趴落到黯然收攤,那家小公司就是現在的Netflix.
很久沒去電影院了,除非和朋友一起要打發時間且很有閒,否則在家可以看就覺得沒差,還更輕鬆自在。享受的是影片鋪陳的故事,對於聲光效果和大螢幕還真無感,回想不起以前看的電影有哪些是因為影院而印象深刻;當做家庭活動或是社交活動倒也不排斥,但是這些也減少許多就是了。
胖比逛01 wrote:未來電影票房會不會被串流影音搞趴 別傻了誰家裡有 1000W x 10 的喇叭 和 500坪10公尺高以上的立體空間 展現出來的立體音效?還有1000吋以上的螢幕?更不要說電影院的爆米花就是比你自己微波的好吃!
台灣人看電影投入感比歐美人士差很遠除音效和大螢幕,還有現場感跟一大票不認識的人,一起歡笑,一起鼓掌這種熱鬧氣氛完全不同台灣觀眾似乎不習慣看到精彩會鼓掌如同去看演唱會,跟在家聽CD會一樣嗎?如果有看過印度人在電影院是怎樣瘋狂像開嘉年華會一樣就知電影院是不會沒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