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為什麼美國跟日本還有許多國家的電影都沒有字幕?

wenjong wrote:
沒錯台灣就是在這三十...(恕刪)


有這麼一回事呀?
雖然聽這位網友這麼說
但不好意思
我還是不太能理解"小孩子看電視字幕會近視"的成因(那為什麼不專注看字幕的就不會?)
不知道有沒有網友能提供比較詳細的論述?

在此之前
我個人一直都以為台灣人近視比例偏高
可能的一個大原因是眼科醫師缺乏教育一般民眾保護視力的做法
以及大多數眼鏡行驗光配鏡技術拙劣造成大家視力惡化

是時候政府應該對驗光師及配鏡業者作資格審核及控管了

J火鳥 wrote:
老蔣時代是沒有台語節...(恕刪)


還是有台語節目
聽我家老奶奶說一天好像只能播2小時
當時的歌仔戲跟布袋戲就是台語的
claymore107 wrote:
可能的一個大原因是眼科醫師缺乏教育一般民眾保護視力的做法

沒錯!都有責任!
要選一個優良的驗光師....才能確保保護視力不要再繼續惡化
小弟本身就是學這個....之後被分配實習店家
很多家長帶小朋友驗度數.....還會特別註明"不要配剛剛好"( 之後連店家自己都會降度數 )
都說配剛剛好....就會頭暈( 這是錯誤的 )

例如你近視兩百度....而你不想配剛剛好所以降 50 度或 75度
配戴後....你還是近視"五十度"( 還不是要瞇著眼看東西 )
會頭暈是因為....個人體質還有驗光師的技術....還有很多重要因素發生
通常還要做"兩眼視平衡"( 一個眼睛看視力表....跟兩個眼睛同時看視力表是不一樣的 )
但是業者這樣做....才會有生意嘛台灣輸大陸....就是這個了
( 連大陸驗光師都是要考證照的....台灣~還在三讀吧 )
國產電影或連續劇.如有講客家話.原住民語.如沒字幕.誰聽的懂演員說什麼..劇情會打折扣..."練習曲"就是一例.
日本也有方言.電視訪問地方耆老.耆老講地方方言.就有打字幕.給聽懂的人.了解說什麼..
雅痞 wrote:
目前我只知美國跟日本...(恕刪)


拼音表義跟以形表義語言的差異

拼音文字系統如美日歐等地語言
基本上以不同的發音代表意義,因此容易以音節符號表達
聽到聲音,就可以判別意義

中文是以形表義
同音但是不同意思的字太多了,不同的音節可能又代表不同的意思
這個大家在用注音輸入法應該會常常遇到選字或是選字節的情況
因此單純聽中文發音,有時候會比看到文字時有更多的誤解

但是在用文字表述的時候
有時候中文反而是優點
一個字代表的意思,英文要一串句子才能解釋清楚
各有擅場

所以中文裡面有時候更動一個字
會讓整個句子完全有不一樣的意境
舉例來說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這一句要怎麼用其他語言來表達呢

以前聽國文老師說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之前有聽別人解釋過

應該是說 英文日文 你光聽就可以了解裡面的含意

看是 中文有時候對方講的用詞 你還不一定聽的懂

可以回去做實驗 若你看連續劇 你把文字全部都遮起來

你會感覺聽起來很吃力

反而 你邊看字體 邊聽 你會了解的比較迅速
鄭小強 wrote:
...應該是說 英文日文 你光聽就可以了解裡面的含意
看是 中文有時候對方講的用詞 你還不一定聽的懂
可以回去做實驗 若你看連續劇 你把文字全部都遮起來
你會感覺聽起來很吃力...(恕刪)


沒這回事
這種"閱讀習慣"是被習慣造成的
與英語或日語發音沒有關係
你之所以會感覺"聽起來很吃力"
那是因為不習慣

claymore107 wrote:
我還是不太能理解"小孩子看電視字幕會近視"的成因(那為什麼不專注看字幕的就不會?)...(恕刪)


至於為何看電視字幕會容易造成近視
你可想像那電視字幕占整個電視畫面有多少的面積與尺寸比例
而我們通常看電視的距離大概都4-8公尺左右(因電視大小與家裡客廳大小而異)
那樣的距離與那樣的字幕大小
其實是比起我們以30cm距離看書本文字
還要辛苦與更讓眼球的肌肉楚於緊繃的狀況
原來外國片本身就沒有字幕呀
我還以為全部電影都有字幕勒
難怪盜版影片 老是說 字幕還沒上 請稍後下載
鄭小強 wrote:
我之前有聽別人解釋過...(恕刪)


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平常講話或聽人演講都需要字幕了.因為都會聽不清楚.
電視新聞每句話也要即時打上字幕,也免觀眾聽不懂.
字幕只是被養成習慣了,沒有字幕一樣是可以的.
說看字幕會導致近視,還真是頭一次聽說。電視畫面和字幕,還不就在同一個螢光幕上。盯字幕跟盯畫面中的景物和人物,有差嗎?電視別看太久才是真的。

中文是圖形文字,不像其他語文是字母組合成的文字。人類對於圖形識別的速度其實是很快的。閱讀中文會先辨識字型獲得字面意義,然後就可以開始構句理解句子意義,所以辨識中文字其實是很快的。但外文,例如英文,圖形辨識出字母後,還要組合理解,把英文字母組合成為單字,再理解單字意義,再將每個單字組合成句子,這其間的腦力消耗是很大的,看字幕反而很累。

以同樣熟悉文字閱讀的人來說,閱讀中文一定比閱讀外文輕鬆。除非是外文閱讀已經熟練到可以把單字的整串字母當成一個圖型來辨識,不然還是無法避免閱讀速度比中文慢的問題。所以老外是逼不得已才會有字幕,預設值是關閉的。但中文字幕則影響不大。

像我現在看中文,包括字幕,除非是很詭異的文字組合,否則常見的對話文字組合,都是只看一眼就可以把整句理解完畢,像拍一張快照一樣,根本不會有妨害觀賞的問題,更不可能發生需要用力盯字幕的問題。

避免長時間專注用眼(例如閱讀),定時休息看看遠方,才是避免近視的根本方法。

其實也不光是台灣會打字幕。之前去泰國,也有看到電視字幕。也有直接配音搭字幕的,例如Discovery Channel,就是配音加字幕,我只能看圖說故事,後來就看不下去了。

香港電影也有打字幕,不過很多都是港式口語寫法,我也是看不懂。

有沒有字幕其實差異不大,只是難免會有誤解的狀況。平常我們日常對話也是沒有字幕,看電視新聞,也不是每個電視台都會打字幕,還不是沒啥問題,但難免還是會有聽不懂對方說話的狀況。
不知道要簽什麼的說‧‧‧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