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永遠的0---觀後感(無雷)


misato7783 wrote:
我有在其他地方提過,...(恕刪)


何處有他如此言論的相關資訊?

Mask W wrote:
何處有他如此言論的相...(恕刪)

你這樣問,啊我真是有點不知怎說啊

有個很有用的東西,叫估狗

你可以稍微知道什麼叫日本的右派政治思想

我不是反日的那種糞青,可是我也知道什麼地方都有思考偏頗跟錯亂的人
日本人裏也有相當令人感動跟欽佩的人物
大江健三郎跟宮崎駿等等許多人
在面對戰爭是比一般人更從「人」而非國的角度來看事情
而百田就是讓我覺得刻意摒除這種認知的人

這在講下去就離題,前面還有不少人提到
德國在面對二戰的問題時是更正面而且不太逃避的
感覺是但當然也不全然,到處都有偏頗狹隘的人。

對於電影來說,比如說假若在我們這個世代能看到日本台灣合資或是日本中國合資拍的
關於二戰中日雙方的歷史,而且能夠不偏頗的有看見被侵略國的角度
那代表國家的仇恨被記取而且放下了!

當然現在沒有,未來要看到的機會可能也不高

歐洲就有這樣的電影
不要又問我什麼電影喔,估狗很好用

misato7783 wrote:
我有在其他地方提過,百田尚樹的「反戰」
是站在日本人自己很「主觀性」立場的反戰,他批判戰時的天皇、政府、軍隊⋯
都是在評判當初為什麼讓原來的路線走歪了,都是這些無能的人「搞砸」了
不然日本是可能「勝利」的,年輕人不必這樣悲慘的白死
他的反戰思維很矛盾的建構在這個前提上。
簡而言之若歷史改寫日本戰勝,所有的戰爭罪行或是國家的犧牲最後都能被合理化
他確實是反戰,但是這種反戰跟被侵略的國家國民眼裏的反戰可是天差地別


您的說法我倒是第一次聽到,受教了

可以有另一層面的想法,不錯,謝謝分享
skistosais wrote:
神風特攻隊多半是日本零式戰鬥機,機翼塗上紅日國徽,台灣人稱之「紅蜻蜓」。...(恕刪)

日本帝國海軍自1944年十月下旬菲律賓萊特灣(Leyte Gulf)海戰期間開始進行有組織的航空特攻。自此至1945年二月間的海軍神風特攻機的確大多使用繫掛炸彈的零式艦上戰鬥機,稱為爆裝零戰、爆擊戰鬥機(爆戰)或戰鬥爆擊機(戰爆)。但1945年三月後,爆戰就不再是海軍航空特攻主流機種,轉由各部隊志願飛行員以現役或二線機種輪番組織上場,如彗星艦上爆擊機、月光夜間戰鬥機、銀河陸上爆擊機、九九式艦上爆擊機、天山艦上攻擊機,甚至教練機等。

此外,日本帝國陸軍在1944年十一月中旬亦開始進行有組織的航空特攻直到終戰。陸軍特攻機使用陸軍的各式機種,自然不會有海軍的零戰。日本海陸軍飛機一定都有日之丸國徽,而通常陸軍特攻機才會特意塗繪裝飾。









至於「紅蜻蜓」(赤トンボ)是日本帝國海軍對全機作橙色鮮豔塗裝的教練機的暱稱。1945年3月1日因戰局惡化,海軍下令練習航空隊全面解編,教練機全數轉作特攻。虎尾海軍航空隊的川西K5Y九三式中間練習機因而掛載250公斤炸彈編成神風特別攻擊隊第三龍虎隊,經新竹、宜蘭、石垣島抵宮古島,並於7月28日對沖繩外海的美軍艦隊進行特攻。此次特攻擊沉美國海軍USS Callaghan (DD-792)驅逐艦,亦屬日本海陸軍航空特攻的最後一次擊沉敵艦戰果。
skistosais wrote:
現有案可查的唯一台灣人神風特攻隊隊員是苗栗客家人。...(恕刪)

這名唯一能確認身份的台籍特攻隊員為日本帝國陸軍的泉川正宏(劉志宏)伍長。陸軍的航空特攻並不用神風之名。其他可能的台籍特攻隊員包括1945年1月15日於馬公外海陣亡的日本帝國海軍神風特別攻擊隊第一新高隊森岡光治一飛曹(甲種飛行預科練習生十一期,大阪府出身,第二二一海軍航空隊)以及陸軍的蘆原徹軍曹(盧健珍,經歷不詳)。此外尚有1944年十二月招收的五十名台籍特別丙種飛行預科練習生未及參與特攻(邱逢德曾登上新聞版面,同期另有五十名朝鮮人)。

泉川正宏(劉志宏)在1923年8月29日生於新竹州苗栗郡銅鑼庄。1943年由日本帝國陸軍少年飛行兵第十一期結業後,派赴1942年十二月於滿洲國編成的飛行第五集團飛行第七四戰隊。該戰隊操作重爆擊機,而泉川伍長為飛行組員,負責通訊導航。飛行第七四戰隊成軍後長時間部署於滿洲國首都新京(即長春)西南方的公主嶺,部份執行東京至馬尼拉間的空中運輸;至1944年4月7日始移防北海道東端計根別,擔當極北太平洋區域的警戒任務。

1944年11月15日飛行第七四戰隊移防菲律賓東部錫亞高(Siargao)島德爾卡門(Del Carmen)參與菲律賓戰役。同年12月14日同屬第五飛行團的飛行第九五戰隊七架與飛行第七四戰隊兩架編成陸軍特別攻擊隊菊水隊,共九架中島一〇〇式重爆擊機「吞龍」二型(キ49-II)於菲律賓中部內格羅斯(Negros)島外海對美軍艦隊執行特攻,但遭美軍戰鬥機群攔截全數擊落而無戰果。

一〇〇式重爆擊機「吞龍」標準乘員八名,當日泉川伍長所乘之特攻機共七名乘員,含菊水隊長丸山義正大尉、井之内誠二郎大尉、谷正春軍曹、不破次雄軍曹、安田末晴軍曹、泉川正宏伍長、中本政次郎伍長。泉川伍長陣亡後追晉兩級為少尉,1960年入祀靖國神社。

關於泉川伍長的事蹟可參見菊水隊泉川軍曹劉志宏。當時飛行第七四戰隊垂直尾翼戰隊徽為阿拉伯數字7重複四次構成花瓣形的74,照片中紅色滾白邊的戰隊徽屬二中隊。


飛行第七四戰隊撤回本土後改採7與4結合的戰隊徽,三碼數字的首碼分別對應下轄三支中隊。照片中為三菱四式重爆擊機「飛龍」(キ67),終戰時位於長野縣松本飛行場。

skistosais wrote:
在日本本土之外,日本在台中、台南、新竹、宜蘭修建了四個神風特攻隊基地。...(恕刪)

日本在台灣修築的軍用機場眾多。日本帝國海軍以台中、台南、新竹、宜蘭作為航空特攻基地,只是因設施與指揮之便。日本帝國陸軍則多由八塊、宜蘭、台中、樹林口、花蓮港、桃園、龍潭發起航空特攻。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