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極樂世界...極雷世界... (內有劇情雷 慎入


podman wrote:
這個問題可能要回到“...(恕刪)

所以你指的是分子量的大小?
還是分子團的大小?還是有點不是很確定...
另外離心力跟質量成正比這件事應該是跟重力是一樣的對吧?

snd200x wrote:
所以你指的是分子量的大小?
還是分子團的大小?還是有點不是很確定...
另外離心力跟質量成正比這件事應該是跟重力是一樣的對吧?


我不是理化老師,讀完高中就沒有碰過物理/化學課本,解釋這個有點不自量力

其實我只是比較,水和空氣的分子大小差別太大,或是說“質量”差異太大也是同義

做個簡單的實驗,你可以把水放在桶子裡繞一圈,水不會溢出水桶外

但是,你不能把“空氣”放在非密閉的容器,藉由繞一圈的離心力把空氣保持在容器中

因為相同體積的空氣質量太小,繞一圈產生的離心力無法保持空氣不溢出

地球大氣層厚度約100km,上方90km空氣的重量,才能保持地表面一大氣壓力

因此模擬人工大氣層的困難度非常高,但是其實不必那麼麻煩,只要把容器封閉就好了

這個已經不是科技,氣球就是最好的容器,只把太空梭封閉起來就可以保持大氣壓了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建議你可以另開一板討...(恕刪)


寓言不用偉大,能傳達出一件事情讓人知道,就足夠了
"北風與太陽"這則寓言大家都聽過,要表達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
那麼你會因為這則寓言講的事情不夠偉大,而認定不需要講給不知道的人聽嗎?

若依你的論調,更甚者,那些勵志的、愛情的、親情的電影也都不用拍了
每片不就都是日常生活周遭的人事地物,還有拍的價值嗎?

這,不會是這樣吧

再回頭看你的第一個留言
""許多不合理加起來的結果就是這個電影沒有觀賞價值剩下特效可以看""
科幻設定在本片裡根本不是重點,也未見你對於劇情提出批判
若你今天是針對劇情吐槽,這個當然就不會有下面的討論
但只因你認為幾個與現在科技相衝突的科幻點,就否定了本片
這未免也太武斷了吧

ps 科幻迷不會是只有對科學設定有興趣而已...科幻不離人文...這個才是鐵則
ps2 顛倒世界的本質是古典的愛情故事...一如羅密歐與茱麗葉...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Ramsa wrote:
寓言不用偉大,能傳達...(恕刪)

你的發言多半針對批判和你不同的意見,卻不見你對這部片的價值有所著墨

感覺這整個討論都停在"爭論"的層級,跳不出新的觀點,只是浪費不少口水

不妨提出解釋你說的寓言是指那些劇情,或是有何感人之處,對大家開釋獨到的見解

免得這樓又變成口水戰,不斷的在同樣話題繞下去,已經沒太多意義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我不是理化老師,讀完...(恕刪)

喔喔
其實這點導演在設定集裡有說到過
他不希望用密閉式空間因為一但破洞空氣會瞬間被抽光
所以他才才希望是開放空間
關於這件事導演有請教過NASA噴射推進氣實驗室
得到的答案是"我們沒有明確的答案,但理論上是可以的"
科幻電影中呈現的尖端科技大都是概念性設計,看起來有設計感跟酷炫能吸引觀眾是主要目的,至於實際世界中有沒有辦法做出一樣的東西或者所呈現的設計有沒有不合理,這應該都不是電影製作的主要考慮吧!如果內容太受限於實際世界一堆限制,或者想要讓呈現之內容百分百合理,那可能改拍紀錄片會比較適合了。

podman wrote:
你的發言多半針對批判...(恕刪)


的確是為了針對批判與我不同的意見

""許多不合理加起來的結果就是這個電影沒有觀賞價值剩下特效可以看""
回頭看你的第一個留言,難道這個就是你所謂的 ""對大家開釋獨到的見解"" ???
好個見解啊

----
算了

1.
主角 max 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
跟你我一般,在小孩子的時候,有著"小孩子的夢想"
但長大之後,隨著時間、現實與世間的變化,漸漸地只剩活著以及....
獨善其身的冷漠與孤獨
一如劇中 狐蒙與河馬 的故事
其他的動物,包括河馬在內,都是孤獨的

2.
窮人與富人的階級鬥爭,絕對不會是導演想要表達給觀眾的
畢竟馬克思(/導演)並不是要把富人階級砍掉,或者是企圖想要改變這個現況

3.
把狐蒙看成是弱勢的窮人,把河馬看成是強勢的富人
假設
要是富人們能夠不要那麼冷漠,能夠幫助窮人,讓窮人們活下去
那麼窮人們能活得更好,而富人們也不會只是孤獨地活在那美好卻狹小封閉的"極樂世界"

4.
問題就是沒有
當 max 照射到過量的輻射線後,大老闆只是冷漠的....關心著自己的企業
如果大老闆能多些關心給 max ...
那麼 max 就不會想要將襲擊目標指定那個大老闆了
(劇中蜘蛛要 max 去襲擊的是 "富人" 而已...並沒有限定目標)

5.
另外,茱蒂這位國防部長...(不過比較像是豪宅管理公司的豪宅駐點經理就是了)
她只關心的是這個極樂世界,剩下的事就只有冷漠不關心
如果她多關心為何有這麼多人想要偷渡上來,那麼還會有更好的對應方式...

6.
當然最後總是要有人去當那個 "河馬" ,所謂的犧牲小我的人物
這個苦瓜獎就頒給 max 了 ... 是的,沒錯,就是以很突然、矯情且粗糙的方式
但至少呼應了兩個點
a.小時候小孩子的夢想對於你長大成人之後的意義
(對 max 而言,想要帶人上去極樂世界 -> 想要將極樂世界(的好)與人一起分享)
b.不管狐蒙怎麼想,河馬自認為有了朋友,不再孤獨一人了
心靈中某個空虛因此充實而滿足了

-------
本片最可惜的地方是在於劇情轉折過於生硬且粗糙
整片的評價的話,大概是 70/100 這樣的分數,還不算不值得看的電影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Ramsa wrote:
的確是為了針對批判與...(恕刪)


所以,你可以批評"極"片的劇情轉折....云云,而別人卻不能批評"不合理"....

這是你的獨到見解?幫忙一下好嗎...發言也要有點風度,批評別人以前先修正自己的態度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比較起導演的上一部作...(恕刪)

這一部電影的劇情比起「第九禁區」而言,的確沒那麼獨特,
不過和是否符合「現在所認知的物理原則」,應當沒有關係.

podman wrote:
因此“現實”和“未來可能性"這個兩大主軸變成電影不能背離的“精神所在”

什麼是未來可能性?
現在做得到的科技,還能稱做「未來可能性」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