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lunh wrote:
這表示你沒有專心看電影…陀螺出現不代表回到現實
轉陀螺,陀螺要會倒下,才代表回到現實
不然你以為電影最後那一幕拍陀螺感覺要倒,又繼續轉是在拍好玩的喔 >"<...(恕刪)
誰說陀螺要倒下,才代表回到現實,主角植入圖騰想法到它老婆的腦內,
那個女造夢者也做了一個圖騰(類似西洋棋),你說它要怎麼轉???

"圖騰"就是一個識別,用來區分"現實"和"夢境",
齊藤發現自己家的地毯不是羊毛wool的,而是Polyester,這就是"圖騰"識別
主角老婆的秘密保險箱的陀螺是倒下的
我自己的例子,如果我在做夢時發現自己分不出現實和夢境時,
我會咬嘴唇或是捏自己的肉,這就是一個識別,如果不會痛就是夢,我會驚醒,
我也曾經做過夢中夢(二層),只不過只有一次!
rick_xbox wrote:
誰說陀螺要倒下,才代...(恕刪)
真的沒認真看...
圖騰的機關是指出 夢境與現實的差異
ex:現實陀螺會倒,轉個不停就是在夢中
現實的地毯材質與夢境的不相同,齊藤才會發現
Cobb 柯比的太太 Mal 瑪拉,她的假我的是什麼?是誤認外在為自我,而不以自我為自我。雖然她也能夠創建夢境,但是寄託、投射的夢境卻不是她的夠掌握的,夢境依舊會醒,而且加上柯比企圖說服他你躲在夢境裡頭,遂無可避免的患得患失,造成對於面對現實的自信心受到打擊,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空洞(電影中鎖起她的圖騰,不願區分真偽)而故意擺出更高傲的姿態(以為可以永遠躲在夢境),這個變質的自信,也說明為什麼自信低落時,自尊心反而會變得更強,但也更敏感易怒、更容易受傷沮喪。而這不見得是再電影當中才有這種投射的失落,現實當中也會認為外在條件為自我這個問題,例如財富、青春美貌、白頭偕老,這在現實中都不能長保,疲於奔命的追逐這種條件,反而造成自我的創傷與失落,這就是瑪拉的死因。
而瑪拉的病根又是什麼?愛情有兩個含意,一個是始義真誠對待,一個是終義白頭到老。瑪拉對愛情的誤認就是來自於終義,為了追求白頭偕老而勞心勞力,愛情的自由盡失,只剩下不敢面對的壓力,而愛情的目的到底在哪裡?在當下好好把握現在現實,還是白頭偕老的虛榮比較重要?
誤認外在為自我的外在條件,普遍有三種,物慾、權力、情慾。物欲代表著是生存的需求,權力代表著是安全感的需求,滿足這兩項就滿足人人的基本人權,可是當人們覺得並不是維生,而在佔有,那麼物欲就不是夠用就好,就要無限向外擴充。齊藤藉由毀掉他人的成就(實)來滿足企業的穩定營運(虛),因為營運本來就是一個黑洞,自我膨脹的不安,才需要呼風喚雨的權力慾。這就是齊藤的病根,也是尋找柯比的動機。
第三,情慾,是假我的極致形態。假我就是向外追求到了盡頭,那麼求愛、求白頭偕老,回歸到自我,也會凸顯無止境的空虛、寂寞覺得冷,因為愛情你無法用剛性的權力、威嚇刑訊逼供,情人不吃這一套,只能用縱容、寵愛來留住她,所以柯比才會在記憶中凸顯出自己的黑暗,而柯比也知道權力的盡頭、夢境的盡頭也是空虛,能填補空虛的還是只有人在人間的情愛。因為情愛是不能用控制的,所以柯比的記憶中的瑪拉根本無法用征服、佔有的手段去獲得,因為柯比擅長創造夢境假我,也證明出自己的生命曾經也是假我的極致,黑暗、荒涼。
為什麼情慾一定是假我不可能成為真我,為什麼不可能有樂在其中致死無悔的夢境?白頭偕老不是為人羨慕的嗎?原因就在於不能有疑似的現實表象來做為判斷的標準(電影是用了一個比較無法推翻的方式作為手法而已),而是感情只分真假,這才是判斷的價值。所以並非夢境一定是假就全盤否定,當夢假情真時,你也能樂在其中真實感受。只是真我、真愛都是超越社會安全界線之外才展現的,所以幾乎都是以反抗叛逆的姿態出現。
柯比之所以還能維持真我,最主要就是警覺到自己逐漸失落變假,並能夠動念決定,找尋找到自我的出路。這就是真我的表現。雖然在社會化以及自我出賣兩個因素中盤旋,但柯比認為進入社會化不見得就是良心跟體制矛盾,端看是否能夠在其中找尋平衡,便是柯比第四層面對自我後,不欺騙自己曾經是黑暗,而還能提昇剩下自覺的純粹高度,而這種自覺是無入不自得也,在敵對的敵人都能夠去愛。
相反地,齊藤因為害怕夢境的答案與現實不符合,而在自己的混沌打轉,也可以說是避免擦撞的漩渦中打轉(跟瑪拉一樣,逃避現實,但他更消極),而柯比就故意去衝撞他的記憶,齊藤上一回的潛意識真我是防備,但這次柯比要帶他走出漩渦的意志堅強,卻是激發出生命底層的感人,令人悲憫同情,但真心誠意,齊藤撇開了永續企業的死腦筋,打破了意識型態這個自我最嚴重的束縛,所以柯比的再次出現讓他的觀念反省與更新,他有了自我認同,一切也才猛醒,這才是自我認同最重要的功課。
穿越時空又消失其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