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艋舺欣賞後感想以及一些bugs討論

不錯看呀....
這是電影..
總是會有不合理的地方...

看這電影..
其實會讓我回憶學生時代的事情..
其實還滿有趣的...

結尾也不錯...

至於有人問..這種片子父母怎可以讓小孩去看...
我想說的是..
當你真的教會了你的小孩"是非對錯"
其實他們自已會分辦的...
Ln wrote:
剛剛看完這篇...沒想到馬上在新聞上就播出來了咧

挖哩....看來這些記者還真是無聊到發慌, 閑到發慌, 這種事也能當 "新聞" 來播,
電視台也真是沒個原則, 看不出來新聞價值在哪裡....

大概是萬華區太安靜了...?
nutella wrote:
masa這兩個名字好像也是來自日據時代的日文名字...?...(恕刪)

masa是日文的"雄"...
所以很多名字中有"雄"的本省長輩, 綽號都叫Masa
語鵬 wrote:
不過在最後一幕~和尚...(恕刪)


又不是在演蝴蝶效應之艋舺傳奇。
我很好奇
那時候台灣的黑道都這麼窮喔?
平常要練武功,出門只有兵器可以用~

之前
痞子英雄
黑道不是找個"薩克其"部隊
就能輕鬆幹掉一大票人
要讓總統消失
策劃個偷天換日計畫
再趁機奪權
總統也掰掰了
怎跟我想像的黑道不太一樣阿
加上
三聯會不是進口一堆先進的步槍嗎?
型號忘了
那個時代沒AK47?
演的黑道好像只有義氣和拳頭?
RROY wrote:
我很好奇
那時候台灣的黑道都這麼窮喔?
...(恕刪)


因為他們是在地的傳統幫派,以前的黑道與現在的黑道差異很大,
古早時代都是算莊,你是哪一莊,我是哪一村,每個村落都有自己的鄉勇組織,
尤其是有宮廟的一定有陣頭,通常都是在地年輕力壯的少年人所結合,
而陣頭之中一定有個領導的頭人,這是古早年代黑道的雛型,
而像劇中的艋舺,係台北早期通商口岸,俗稱一府二鹿三艋舺,商業活動本為興盛,
都市化程度已高,所以才以街道地域區分角頭,當家的頭人自然就是角頭老大,
商家繳費保護費,開門為求財,而角頭大哥則有保護之責,
小至商家有人鬧事鬥毆,大至利益分配不均甚至械鬥,都要出面擺平,
這種傳統幫會,是不會碰槍和毒的,所以GETA有說,槍是下等人的武器,
而面對外省幫以優勢火力大軍壓境,便形成了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衝突,
也是文謙要聯合和尚,幹掉這二個頑固的傳統角頭老大的主要原因。
goldenbowl wrote:
大大所說的也有bug...(恕刪)


影片中的計程車是黃色的??

計程車統一成黃色是民國80年1月1日,依「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91條規定車身都必須為18號黃色。

記得小時候華西街沒有搭棚架,也沒有觀光夜市的牌坊!
我也很納悶蚊子母親的角色,不提在龍蛇雜處的艋舺開店就算了
怎麼得知自己兒子在混黑道還不阻止,至少要演一段母子衝突的戲碼比較正常
甚至於他應該跟自己兒子提到真實父親的事情,這樣才合情合理
而不是等到最後還是灰狼無意間自己揭穿的!但最後一切都來不及了!


另外和尚他的作法真的很不合理,說什麼為了志龍才會這樣做
其實志龍不就是太子嗎?角頭的位置總有一天輪到他做,不是嗎?
前後不一啊!
joseph1972tw wrote:
至少要演一段母子衝突的戲碼比較正常

您說的沒錯, 這是人之常情,
不過, 這部電影是要演黑道故事的, 不是要給觀眾看三娘教子的, 所以, 這些常情都不是重點.....
真演了, 恐怕電影反而沒人要看了.
放心, 真實的生活裡, 如果有這樣的情形, 這情節是一定會發生的. 只是外人看不到.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