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emy0519 wrote:我還是看不懂主角回到三年前拯救女主角的劇情。如 簡單來說是女生大男生三歲...交換的時候是同年齡...所以男生去跟前輩約會的時候並沒有彗星的新聞,那是三年前的時間軸了...所以看到手機留的簡訊才撥電話問女生在說什麼傻話...拯救後忘記記憶,我覺得很合理,是因為改變了過去,就沒有記憶了.....
男生跟女生都是高中時交換身體但3年前彗星就撞日本啦 所以說是3年前的高中女生跟3年後現在這個男主角交換身體啊所以女生比男生大3歲 不是同一個時間軸jeremy0519 wrote:我還是看不懂主角回到...(恕刪)
因為被中年大叔這四個字點名到,所以不得不回文,哈哈這部劇情我看完不僅大感動,也極力大推。以下帶點雷:我覺得感動的點在於,「明白自己對三葉的心意後,卻無法取得聯繫,小心翼翼的終於拼湊出線索,卻得知三葉可能已經死掉了的震驚」。喜歡上一個人,就會自然想要接近她,聯絡不到的焦慮感、幾乎遺忘的恐懼感,都讓心情往谷底逐漸沉落,此時,麵店老闆居然提供了完全有效的線索,正在心情快速往上拉抬的時候,「咚!」一下子馬上以「她已經死掉了」做一個重大的打擊。揪心啊~~~~~~~~這一段,我覺得懂得談戀愛的人、了解戀愛過程由淺入深的人,都會有強烈的感受。接著,「絕對不讓妳死掉」的決心,這段明白直接而單純,因為愛,所以不顧一切就是要讓妳活著。這就跟大叔年輕時談戀愛時的衝動舉止一樣,以前都很敢很衝。(現在都只剩一張嘴)而後續的片段,則引出了那種「年輕時情緒的波動起伏,你已經忘光了嗎?是不是還隱約有那樣的感覺呢?」。也許有些人早就忘記當年刻骨銘心的感動,也許有些人根本就一路阿宅一枚從未心跳過,不過對於那些經歷風風雨雨轟轟烈烈愛情故事的人來說,這部片就勾起了心底那份遺憾與失落,因為現在的你已經無法再去產生那樣的愛情,但是又有點不願遺忘那種悸動的感覺。40歲的中年大叔們年輕時的愛情經歷,可能左右著看這部片的心情吧~
nero168168 wrote:不過看過新海誠大導的秒速5及言葉之庭後 完全對於現在日本年輕的動漫家真的刮目相看 個人色彩很強烈,卻又能有一定市場的日本動畫監督,說真的沒有幾個。個人比較有深刻印象的除新海誠以外,再來就是前面提過的系田守,還有岸誠二。但岸誠二動畫劇場(電影)的個人特色就很市場向...有機會的話,倒是可以去找他魔改到幾乎用瘋狂形容的「瀨戶的花架」爆笑電視動畫來看一下,那才是岸誠二。
以下有小雷,對於每個曾經被秒五虐過的人,我建議去看你的名字療癒一下秒五短暫的小學同班,畢業分開->通信,辛苦的見面,雪夜櫻花樹下一吻->高中斷了連絡->平交道被放鳥你的名字一開始認識就從彼此身體開始->想確認心意,伊人卻不在了->拯救成功但彼此記憶沒了->這次沒有平交道,沒有人能阻攔兩人秒五看完心頭烏煙瘴氣,你的名字看完人生多美好心得:在電車看到和你搭訕的漂亮姐姐要牢牢記下她的名字
"50代"阿北,跟老婆阿嬸一起去看,看完無感....別說阿北阿嬸本來就不懂動畫電影;咱們看神隱少女可是一起看超過五次以上,而且只要一看到畫面,就會被黏住到影片播完....阿嬸也是喔....每看必黏...至於"你的名字.".......阿嬸說;那是年輕人看的啦,她中途有點恍神說快打瞌睡,阿北我呢....則是以朝聖,做功課的心情來看的;感想是:就算我是以本魯"20代"時的心境來看,還是沒有那種觸電感(阿北也當過年輕人好嗎?),不過要說畫面的漂亮華麗,新海教主的作品確實是神級的存在.阿北私以為,宮崎教主的作品cover的內容遠為廣泛,能觸動的觀眾年齡層也廣大許多,不過也許因為我是宮崎教派的,所以視野偏差一定會有.總之除了讚歎新海教主的票房魅力驚人之外,阿北真的無感.
我也是中年大叔, 這部片真的是不錯看, 但是更多的感動都留在過去所看過的動畫.例如最後車站的尋尋覓覓那段, 我在戲院裡竟然想起了"可以聽的到海(海潮之聲)"的片尾.應該為配曲留下的眼淚, 也留給"超時空要塞 愛還記得嗎" & "天空之城".PS: 剛剛google, 沒想到 HGA精製動畫坊還在. 我大學都看他們家翻譯的錄影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