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電影 [控制] 有點不懂的地方 (有雷)

isla1016 wrote:
富家男的價值就是用死亡來救贖女主角的生存,替他感到難過。


barney stinson也是另一個控制狂,
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鬥法輸了的代價就是犧牲生命,
還要背上禁奸的惡名。

在美國被強暴時用刀片殺了強暴者是無罪嗎??
這不算防禦過當??


各州法律不一定,有trial的話也看陪審團怎麼認定,
但就算有罪也不會太重。

電影裡面這個例子,一定是無罪的,
女方演出來的劇情,不只是強姦,還有監禁。

這片實在是虎頭蛇尾,編劇經不起深究.
即使律師,老公,警察都不揭穿假綁架真殺人的事實,
那個無辜被殺的有錢人呢?有錢到那種程度,
一個家人被殺了,還被安了個綁架強姦的罪名,
他家人會請不起偵探,律師甚至影響法官,檢察官深入調查,
就這樣蒙受不白之冤,不了了之?


我想是因為電影只演到事件結束後很短一段時間,
那時媒體民眾一致讚揚女主角勇敢,
跟男主角勇於認錯的情況下,
就算警察想去查,也會被DA壓下來。

barney stinson(原諒我一直用這名字XD)若有家人,
這時我想也不太敢告,

第一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家人,
到底有沒有監禁強姦?

第二,與論壓力全都指向他,
這時在說什麼話根本是找死。

有點像陳進興事發後,
他家人肯定也不敢幫他說話一樣。

但這並不代表真相永遠不會被發現,
女警其實不相信女主角的話,
她知道破綻很多,
等到風波平息,
該討回的公道可能會都討回來,
當然這一切都是我自己腦補。


我也覺得這次片商將中文片名翻「控制」比「消失的愛人」更為貼切,蠻配服怎麼能想出這種片名。

如果用英文來拆解片名,控制英文Control與消失Gone,兩個的讀音與前半段拼字很相近,C與G字體也只差了末端的勾勾,既然是懸疑驚悚小說改編,看過電影反而覺得「控制」片名相較之下還多了呼應意味,艾咪成為她老公的"人偶操控師",而老公只是她手上的玩偶,片名短又不易一眼看透,反而會很想知道到底在演什麼;「消失的愛人」就只是直翻而已,反而少了懸疑動腦的趣味,前半段看似和協,後段呈現Out of control失控狀,又是一種呼應。

這是我個人的解讀與觀後感,一起分享~

om75127 wrote:
我也覺得這次片商將中文片名翻「控制」比「消失的愛人」更為貼切


將片名翻「控制」的不是片商
而是出版社,這部是小說改編的電影
臺灣小說書名就是翻成「控制」,電影只是依照小說的譯名而已.
這電影就係咧說, 現代社會大家濃咧想盡辦法利用媒體, 穩賺收視率不賠的媒體, 當然也樂於被利用, 順便火上加油.

不然, 不過就幾個人他家的事, 怎麼會跟 全民公敵 扯上關係呢?

最倒楣的就是那個愛女主角的有錢人, 讓她住讓她吃, 結果被她用色誘的手段給殺了, 媒體釋放給大眾的形象, 又成了會施暴的強姦犯...



觀眾通常也會自動忽略配角怎樣的無辜...

就像那些 有超人般的英雄大戰惡怪片 一樣, 最無辜就那是那一大批的軍警, 簡直都是被派去送死, 連戰機、坦克都會被 大怪獸 輕易的秋風掃落葉..
這部完全可以排進我覺得難看的電影前十名啊!
可以去看一下谷阿莫的電影解釋
就會懂了
大家都在看你 wrote:
這部完全可以排進我覺...(恕刪)


我個人超愛這部電影。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