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嘴巴不說而已
整個歐洲都有非常排外的民族情節
甚至反應在明顯的法律上
有的歐洲國家甚至還有團體提議失業的移民應該 "回去" 自己的國家
德國真心道歉!? 那只是拿來講給日本聽而已
有一部講集中營的紀錄片, 片中採訪高階納粹軍官後代且願意表示歉意的子女,
大部分都表示都遭到家族排擠與沉默的漠視, 德國人講得跟心理想的還是差很多
只要有機會, 未來的白人至上主義還是會再抬頭的, 對德國人不能不防
各位以為某些歐洲國家元首脫軌的反回教言論是意外嗎?
至於神風特攻隊的問題
我有認識長輩就是隊員, 中部人, 所以不是只有苗栗客家人
當年已排定出擊日, 所幸日期是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後
小時候只覺得當過飛行員真是好威風
看過這部片才慢慢揣摩他那時的內心必定是很煎熬
vanson5917 wrote: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恕刪)
有看這部小說 電影還沒機會看
就小說內容 作者的訴求其實是是反戰的
重視生命的美好
戰爭中 那種逼的每個人都要為國犧牲意識型態 根本是錯誤的
在軍國主義之下的戰爭 領導者 說一套做一套的兩面手法 造成神風特攻隊的悲劇
D40終於長大變成D700了 XDD
但再仔細想一想,原來答案就是作者要告訴日本人「日本還能有今天,沒落到亡國滅種的地步,全是因為當年有很多平凡人願意犧牲自己」。
大家看電影可能沒辦法體會當時日本的情況真的已經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日本大本營在沖繩陷落前已決定要跟美軍進行本土決戰,不僅要戰至一兵一卒,甚至要讓全國人民跟著陪葬,發起全民特攻,失敗也會強迫剩下的人自殺,名為「玉碎」。
當時的日本人沒想到後來有2顆原子彈可以讓昭和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在看不到能和談結束戰爭的希望,眼見美軍日以繼夜大規模空襲造成人間煉獄,只能絕望的等待美軍登陸日本、等待死亡的降臨,最後的本土決戰肯定要玉石倶焚,自己或是家人的死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宮部親眼看見自己的學生被無恥的長官指派出特攻任務,但因為技術根本完全不行,到死都摸不到美國空母半根汗毛,有次回到基地宮部對流氓大哥吼出「我們擔任特攻隊員的護衛就應該要守護他們,能活到今天都是特攻隊員的犧牲」,點出作者表達宮部的心境已隨著戰局惡化從原本一定要活著回到妻女身邊變為「自己的飛行技術才能完成衝撞美軍空母的目的,多炸沈一艘美軍空母,就可以讓松乃跟清子多一分活下去的機會」。
但在出任務當天,對飛機狀況撩若指掌的宮部在引擎發動後立刻知道,未到攻擊目標前這架飛機會故障,自己有生存的機會,所以電影畫面帶出宮部鬆了一口氣的表情,卻在轉頭看到學生「大石賢一郎」呆若木雞站立遠望天邊時,除了覺悟到「自己的飛行技術才能完成衝撞美軍空母的目的,多炸沈一艘美軍空母,才可以讓松乃跟清子多一分活下去的機會」加上要回報救命恩人的因素,遂留下字條請大石幫忙照顧家人,強迫大石換機,然後從容就義。
最後俯衝撞擊前,導演刻意讓岡田准一演出多重表情變化,從成功飛過炮火到達空母上方的得意、憶及妻女、泛淚不捨、眼見甲板越來越近的害怕、到最後一刻的含淚微笑,都清楚點出這是一部反戰電影,神風特攻隊並不是不怕死,只是選擇為家人犧牲。
但是為何有人說這是極右傾的電影?因為最該被譴責的是「天皇」,他才是整個侵略戰爭的最高主使者,再來才是東條英機這些軍閥,電影完全不敢提,原因就算到2014的今天對日本人來說,追究天皇戰爭責任仍然是「大逆不道」之事。
日本天皇發動戰爭導致生靈塗炭,當年日本人也深受其害,但是日本人對戰爭反省從不敢損及天皇,電影內容不敢清楚交待日本人民對天皇的「怨」,反而會被右派拿來大力宣揚神風特攻隊是為效忠天皇而戰死,也難怪連宮崎駿都公開譴責這部電影會誤導現代人。
其實累似情境電影還有「男人的大和」、「來自硫磺島的信」,這些電影真的都在反戰,只是不敢明確指出「天皇」是罪魁禍首,就永遠會被右派拿來利用,也就永遠會讓反戰的日本人擔心不已。
希望小弟的分析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鳴,也可以利用機會提醒身邊的日本人、台灣人、中國人、美國人,欣賞電影之餘,別被政客操弄人心,任何會引起戰爭的口號皆不可信,和平真的才是最可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