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勸欣賞]硫磺島的英雄們--少數能讓我感動的影片

jiuanwenbaobai wrote:
政府≠軍閥≠軍人≠老百姓

小弟認為 , 要分清楚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罪魁禍首 , 現在已經二次大戰結束後六十餘年 , 沒必要再追究當時從事(不論自願或被強迫)軍人職業的善良日本人...當時軍人只不過是工具 , 被軍閥訓練好的殺人機器而已 ..也請不要以現代資訊發達與自由民主 , 去衡量當時各國人民應該與不應該如何如何.

歷史是需要永遠記得(以避免類似事件再發!!) , 但不必因此仇恨啊 !!!


目前各國以及各團體都是跟日本政府抗議啊,也沒有人跟日本人民抗議
當然是要捐棄仇恨,但是日本政府湮滅事實竄改教科書、而且也逃避關於慰安婦的責任,難道這些不該追究嗎?這可是目前日本政府幹的事

回到正題,昨天也去看了此片
之前就讀過關於硫磺島戰役的相關書籍資料,這部片拍的很真實,沒有譁眾取寵灑狗血的劇情,也沒有那種強調美國是正義一方的立場,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二戰片。

全片強調的是三位倖存者的心路歷程,戰鬥畫面只是輔助,想看大量戰鬥畫面的觀眾可能會失望,所以不要抱著預設立場去看會收穫很多,誠心推薦大家這部片。
奧斯卡 wrote:
沒錯是中途島戰役日本...(恕刪)


sorry小弟補充錯誤的答案
我記得是因為硫磺島上有機場
成為美軍進攻日本本土的最佳據點
而讓戰情有所改變
有大大有確切的歷史資料
幫各位解釋一下
戒了咖啡的山羊 wrote:
不過當年栗林忠道的死...(恕刪)


嗯,據說是第三種的比較多人相信,有書上寫說栗林忠道在司令部總攻擊時受傷,
由一位軍曹(不是KERORO哦)背著跑,因流血過多而死,然後拔除軍階就地埋葬.
因為始終找不到遺體,所以始終沒辦法知道確切死因.

為什麼硫磺島插旗會變成美國海軍陸戰隊重要的象徵?
因為在22平方公里的小島上最多擠進了8萬人搏命血戰,
除了要跟躲在暗處的守軍打仗以外,還要小心不要被自己人的超強火力給幹掉;
戰鬥初期有不少陸戰隊員無法承受這種壓力,造成過度恐懼而無法戰鬥被後送.
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犯了兩個很嚴重的錯誤:

1. 偷襲珍珠港時沒把珍珠港的油庫炸掉.
2. 中途島戰役通訊密碼被美軍破解, 慘敗.

如果沒有這兩個錯誤, 中國可能早就被日本佔領完畢,
而美國有很久的時間將無法反擊日本海軍.

只是覺得很好笑, 日軍的密碼居然只用伊呂波順....
當然很容易被破解....

p.s. 神風特攻隊的由來是,
日本曾經差點被蒙古帝國消滅掉,
因為剛好刮起颱風, 蒙古軍隊被颱風整得很慘,
所以被稱做神風.

想藉由神風看看會不會讓美國的軍隊消失....
聽說以前也有台灣人加入神風特攻隊的.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蔣介石本來就是不折不扣的親日派,
甚至有一種說法是汪精衛是蔣介石派出去唱雙簧的.

東北軍是當時中國最強的軍隊,
還不是因為蔣介石的不抵抗策略而撤退.

如果沒有張學良輸誠, 蔣介石的勢力沒辦法鞏固.
張學良不是太弱, 而是跟孫立人一樣太強了.

所謂的以德報怨其實也只是一種權宜措施,
因為蔣介石的軍隊進入台灣, 把日本人的財產全部變成自己的戰利品,
這些財產變成了日後國民黨的黨產.
所以當然就沒有理由要求戰後賠償.

同時如果依德國模式瓜分日本的話,
蘇聯佔領北海道, 會讓蘇聯的遠東艦隊可以直驅太平洋,
還不如一個統一的日本政府對美國比較有利.

不過說真的, 君主立憲制本來就是內閣總理大臣要負全責的,
所以一堆戰爭時代的內閣成員全部被打成甲級戰犯,
即使他們並不是每個人都是主導戰爭的.

瀟湘夜雨 wrote:
我覺得蔣介石錯估情勢,誤以為日本人全部支持軍國主義
早期不斷對日本避戰,讓日本的主戰派在國內站穩了腳步,
其實蔣介石只要初期在東北或是華北撐住幾個月,
日本的主戰派就會被主和派的內閣、國會和企業壓過去....
不過這也是結果論,萬一撐不到美日開戰,
中國也是會被滅亡.....



另外九一八事變是關東軍的軍官抗命發起的
本來裕仁天皇和內閣要嚴懲
沒想到還在想如何懲處時
東北已經被攻陷了!
只能怪張學良和蔣介石太弱了




裕仁天皇比希特勒還沒品
希特勒戰敗後自殺,
裕仁天皇還假裝戰爭跟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
然後把自己包裝成愛好和平的魁儡

裕仁天皇為了怕軍隊擁立弟弟雍仁當新天皇
所以向軍隊靠攏
美日開戰後,裕仁天皇動不動就叫日軍死守,
然後冷血看著守軍全滅,
不然就是明知會全滅,但命令日軍不斷攻擊
戰敗後就假裝自己是軍方的魁儡,
然後冷血看著部屬被盟軍判死刑,
其實天皇根本就不是魁儡
許多軍令裕仁天皇都很有自己的意見
常常要高階軍官親自來答詢後裕仁天皇才肯簽字

當時許多人要裕仁天皇負起政治責任退位
但他就是打死不下台
要不是麥克阿瑟和蔣介石戰後為了對抗共產黨
極力保護裕仁天皇和日本人
他們受到的處置不會有所謂的以德報怨存在...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dearjohn wrote:
1. 偷襲珍珠港時沒把珍珠港的油庫炸掉....(恕刪)


不是還有另一種說法
是剛好日本偷襲珍珠港時
美國航空母艦不在家
讓美國還有後勢反攻的機會
請樓上各位大大回歸主題吧,

今天小弟也陪同了家中的女王去電影院觀賞這部電影, 看完之後心情真的是深受感動,

克林伊斯威特爺爺真的是個會說故事的人, 片中單純的敘述了那三位在硫磺島戰役生還下來的士兵, 陰錯陽差的因為一張照片而被拱為英雄的故事. 穿插著幾場戰爭場景來加強故事的敘述. 很簡單的平鋪直述著. 但是每個畫面都撼動人心..訴說著戰爭裡面真正的英雄為誰!!不是那些高官將軍, 而是手提著槍掩護著彼此的血肉士兵們. 看的小弟我這個軍事迷在電影院裡都感動的差點掉下淚來.

兩小時又十分鐘的長度真的不太夠敘述這個故事, 很多小地方可以看的出敘述的不足, (我家女王就很多地方看不懂~~)看來發行導演版DVD的可能性極高. 若是發行導演版DVD, 小弟是一定會去敗回來的啦!!

若是想看大場面戰爭片的Mobile01站友, 那可能會有點失望了. 場面跟史伯伯的搶救雷恩大兵與諾曼第大空降小了許多, 奉勸各位站友別抱著看戰爭場面的心情去看此片. 以免期望落空~~

最後還是跟起文的大大一樣推薦各位觀賞此部電影.
最愛悠遊自在,也只能留這個~~
呼籲!
本篇文章是在探討該部電影,不是請各位各舒對歷史的看法與人物的見解
請各位在八卦區閒聊之餘,也能留意一下相關規定

閒聊還犯規被移走,是很悶的一件事


以上
Mobile01站務
PERON
生平最恨只有一張嘴,而毫無半分建樹的人!
之前聽過影評人聊過此片
這部片剛出來時台灣譯為硫磺島浴血戰
後來被美國的發行商要求改名
因為它主要是敘述戰爭的宣傳
如何透過戰爭宣傳來使美國大眾支持戰爭
聽說是導演要求的,怕模糊焦點

珍珠港一役美日雙方都犯下許多軍事錯誤
美國輕敵而損失慘重
日本沒有趁勝追擊,將美軍的航母及油庫摧毀
當時日本預估美國至少要半年才能復原
結果太低估美軍的後勤能力
那些未被摧毀的航母在空襲日本及珊瑚海一役對日本造成強烈震撼
而美國一直是克勞塞茲的信仰者
除了擁有數量優勢外(英國戰略學者李德哈特一直嘲笑克勞塞茲數量為教主)
還要擊垮敵人的作戰意識
因此希望透過空襲降低敵國軍民的作戰意識
菲律賓的機場距離日本本土太遠
而麥帥曾建議攻打台灣,不過成本實在太高
因此奪取西太平洋上的硫磺島變成為美國跳島戰略的重要關鍵

不過美國實在太輕忽日本的作戰意識
因為戰時多數日本軍民及軍火工廠都轉移到鄉下
最後還是必須靠原子彈結束戰爭


自省跟進步都是屁話,賺錢才是王道
東京影展開幕片是美國角度的"硫磺島的英雄"( 父親的星條旗 )
日本角度的還在後製
有日文YAHOO新聞為證
http://headlines.yahoo.co.jp/hl?a=20061022-00000001-flix-ent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