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KANO人氣不敵大尾鱸慢跟大稻埕?請大家支持正向能量好電影!

無腦鐵金剛 wrote:
日本指定割讓台灣
自己去查馬關條約


日本指定割讓台灣及遼東半島,中國之後利用三國干涉還遼,
把遼東半島要回去,而台灣依舊是棄之不足惜。
日本可沒有"棄之不足惜"。

情不情願影響觀感、跟歸屬哪一國人沒關係,我是台灣人。
覺得哪個有道理,就是媚哪個好啊?好大一頂帽子。
有自信的人不會去媚別人。

twoolin wrote:
日本是被美國要求、強制指定,把台灣交出來,日本可沒有出賣台灣。
中國是嫌台灣爛,"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棄之不足惜",
自己選擇台灣來出賣。
美國要求交出、卻沒指定誰來收養,中國就趁空檔把台灣搶過去把錢搶光。
媚那個被強迫非主動交出的,比媚那個先主動出賣後趁空搶光錢的有道理。

少在這裡顛倒黑白,睜眼說瞎話!

維基的資料:

4月1日開始進行議和談判,日方在議和談判第一輪中提出《日清媾和條約》草案,主要要求包含:
確認朝鮮獨立
清朝向日本賠償軍費庫平銀三萬萬兩;
割讓臺灣島、澎湖群島與臺澎附屬各島嶼,以及北緯41度線以南的遼東半島;
向日本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順天、湘潭和梧州七處通商口岸;
長江、西江、吳淞江及運河等內河航行權範圍;
日本駐軍地點及所需軍費。

傳說李鴻章曾向慈禧太后或光緒皇帝進言「臺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割讓出去並不可惜」,[6]或曰「台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瘴癘之地,割之可也」。[7]然而也有相關研究及評論者指出,根據目前所有可見史料檔案,未能發現李鴻章發表這段評語的紀錄[8][9]。相反,李鴻章在與當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進行《馬關條約》的談判時曾聲明「臺灣已立一行省,不能送給他國」[10]、「擬請所讓之地,如果勒令中國照辦,兩國子子孫孫永成仇敵,傳至無窮矣」等等。
han172189 wrote:
遼東半島


動用鄰居把大兒子要回去賠錢了事,卻沒把二兒子要回去...

twoolin wrote:
動用鄰居把大兒子要回去賠錢了事,卻沒把二兒子要回去

你前面不是一口咬定清國出賣台灣,怎麼現在不提了?
han172189 wrote:
你前面不是一口咬定清國出賣台灣,怎麼現在不提了?


如果你認為,兩個兒子賠給人,之後撂鄰居、賠錢把一個贖回來,
不算出賣另一個兒子的話,我尊重你的看法。
琉球王國也是日本搶來的,琉球是日本現在最想獨立的島耶,因為很多福利都沒有日本本島好啊,又要卡一堆美軍基地,到現在都還會有那種琉球人是次等日本人的感覺

假如台灣沒被收回去啊,還隸屬於日本,我看情況也是差不多吧,一定也是養了一堆美軍前線基地,殺人放火強姦,只要躲在美軍基地就沒事,法治外權,你說次等不次等

但日本人還是有好的光看格局就比現在的台灣好多了,我只提鋪路,就這點無關政治,媚日,路都鋪不好了,台灣能多好啦

但禮拜天我也要去看KANO!!!

給國片一個機會摟, 因為這絕對比啥大稻埕,總鋪師,好看太多了,與其看這個 我還不如看吳寶春的電影來的感動!!!
DESIGN 777 wrote:
琉球王國也是日本搶來的,琉球是日本現在最想獨立的島耶,因為很多福利都沒有日本本島好啊,又要卡一堆美軍基地,到現在都還會有那種琉球人是次等日本人的感覺

琉球是日本最想獨立的都道府縣沒錯,不過琉球福利沒有本島好?這點就值得商確。

日本的政治制度之中,都道府縣有很大的權力,但其稅收來源卻不是很穩定。大概只有三到四個縣,其稅收總合(國稅加上地方稅)超過「地方政府」的歲出,其實就是東京都、大阪府、愛知縣,連神奈川縣或千葉縣這種都沒什麼稅收。

三大都市以外的地方政府的財政,主要靠中央補貼,而當年日本中央為了爭取琉球人民政府支持復歸,對沖繩縣提出了特別財政援助,每年分到的錢比一般的縣份要多,而且很多國稅都有特例減免。總體來說,琉球人的福利是比不上東京都,不過比一般日本普通地方縣民要好一些。
DESIGN 777 wrote:
琉球王國也是日本搶來的,琉球是日本現在最想獨立的島耶,因為很多福利都沒有日本本島好啊,又要卡一堆美軍基地,到現在都還會有那種琉球人是次等日本人的感覺)


有不少台籍人士在當年 228 之後歸化日本籍並定居在琉球

小弟的一個長輩就是其中之一

琉球曾經很想獨立

尤其是看到當年台灣經濟起飛且獨立自主的光榮年代

但近年來琉球獨立的聲音越來越小

因為日本政府給了琉球人民很大的福利或補貼

琉球無法大力建設

歸根究柢還是卡到了美軍基地的問題

尤其不時發生美軍欺負琉球人的事件

琉球人對於美軍其實是很反感的







老實說

想想1949年之前的中國
從1911年開始,就沒時間好好建設
部分帝國舊氣息、部分外來帝國主義(特別是日本)
要1949年來的中國軍隊或官員比日本人好
簡直是苛求
但卻是誰造成的?最主要還不是日本
因此要一直說1949年日本比較好,中國比較爛,其實不太公平

回頭,電影是娛樂,不是歷史
喜歡看就看,不喜歡看就不看
把支持不支持放一邊吧
商業的事,還是由(商業)市場決定吧
不能這樣說吧...中國歷代王朝交替期都是很亂的,也是死一堆人...

1911年才剛起義成功,有些地方搞不好都還是滿清治理~~

orioccidental wrote:
老實說想想1949年...(恕刪)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