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說本片最精彩的地方是男女主角在會議室內,在眾人眼光下,一邊開會,一邊公然全脫光做愛,男方老婆還全程目睹。聽完整個暈倒。看完本片有個想法,核彈是誰做出來的根本不重要,重要的這玩意兒到底是誰下令丟的?片中並未交待第一枚核彈是鈾彈,丟到日本去做第一次鈾彈試爆,第二枚才是鈽彈,也就是片中試爆的那一種。鈽是人造元素,但其少量即可造成大量殺傷力,片中僅用兩個容量差很大的玻璃瓶及丟彈珠來表示。核彈需要TNT去引爆核彈,而氫彈需要核彈去引爆。核彈做出後,主角反被總統駡愛哭鬼,且拒絶主角再回白宫,引發連鎖反應,造成主角多次看到巨爆白光造成面前的人都死光,最後是由約翰甘迺迪甘議員等人解圍。第一次收床單成功,但第二次則有問題而不收床單。愛因斯坦居然不知道中子連鎖反應會造成全球是否消失?核彈爆炸第一次音效大概不會嚇到人,但第二次導演則把音效放到觀眾想不到的地方去嚇人。量子力學原來是猶太人力學,核彈原是想送給德國人的禮物,最終卻在日本領土得到驗證,不解的是丟核彈尚需俄國同意?是先殺到德國的國家是俄國嗎??中子連鎖反應是德國人想出卻被美國人盜用?大概當初都不興盛要遵守智慧財產權,美國造核彈巨額經費都是印鈔機印出來搞出的產物,可惜諾蘭沒針對這些再加以說明。
不會說太悶不好看, 也不會覺得有慢拖,因為那麼長的時間就是要說明那麼多細節. 就像看{星際效應}, 對天文物理有興趣的人簡直是愛不釋手.但是真的太長了, 到了一個半小時就坐不住了(但是鋪成半天的那一幕是在約兩小時處). 難怪有人建議應該分成二部曲來拍. 我也覺得以兩段的方式更可以把一些主要人物的個性優缺與過人能力等細節寫進題材.像描述古巴危機的{驚爆十三天}也是兩個半小時的對話連篇, 但是張力就很夠, 看得很刺激. 以個人而言, 這部就像{敦克爾克大行動}, 很難有二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