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Top Gun的另一個主角-F-14A雄貓式戰機

麥爾斯桑 wrote:
時至2020,當時已確定Top Gun 2即將上映,剛好Calibre Wings出了F-14A 的1/72的模型,更棒的是上面還有Maverick & Goose的稱號,想都沒想就直接從對岸入手;沒想到疫情害這部電影一拖到了2022才上映,這台2020版我相信也沒人會出售了^^


買過超過 10 架以上 F-14A 的1/72的模型, 比較喜歡的是 F14A VF-1 WOLFPACK, F14A VF-111 SUNDOWNERS, F14A VF-114 Aardvarks, F-14D VF-31 Tomcatters

Calibre Wings 跟 Century Wings 做的比較細緻, 其他幾家就還好.
KaoSC

我有兩架Century Wings的骷髏頭尾翼,真的精緻,也實在很貴。

2022-06-20 11:30
麥爾斯桑
麥爾斯桑 樓主

沒想到戰機模型會變貴,哈哈~

2022-06-20 11:34
北漂彰化人 wrote:
1980年 F14 就已經在電影出現過,台灣翻譯的片名叫做「碧血長天」


當時年紀太小, 後來大人去租VHS才看過, 很有趣的電影.
另外有趣的是,「碧血長天」的主角是 寇克·道格拉斯 與 馬丁·辛《現代啟示錄》.
而1987 的華爾街 (Wall Street) 的主角是 麥克·道格拉斯 與 查理·辛 , 兩組父子檔.
麥克·道格拉斯還因此拿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KaoSC

小時候覺得很好看!

2022-06-20 11:30
麥爾斯桑
麥爾斯桑 樓主

勾出好多時代的眼淚^^

2022-06-20 11:33
redshoulder wrote:
smash15 wrote:
F14 若有模型收集,應該是很有特色,因機翼可收放。由於是基於戰鬥任務的飛機,彈葯掛載成了這種機翼收放的負擔,故之後好像都沒有這類設計。...(恕刪)

可變後掠翼(variable-sweep wing)構型在上世紀六、七〇年代一度成為軍用飛機設計上選,卻在八〇年代逐漸消聲匿跡,原因就是線傳飛控(fly-by-wire)在七〇年代後葉進入技術成熟期。線傳飛控將飛行狀態與飛行員操控指令饋入微處理器運算,直接以微處理器操控飛機的各式控制面,使不穩定(即極度靈敏)氣動構型得以維持在飛行包絡線內運作,達成人所不能企及的操控能力。線傳飛控與附加控制面可多少涵蓋可變後掠翼的功能,因此可變後掠翼構型的複雜機械結構與重量就顯得累贅無意義,自然步下了歷史舞台。


最早的可變翼 是始於納粹德國1944年秘密研發的 新型戰機 Me-P-1101 V1

Me-P-1101的主翼是沿用了Me 262的設計,但因為還在試驗階段, 尚未決定那一個後掠角度, 在地面起飛前,主翼可以在地面調整後掠35度、40度或45度 。

1945年2月27日和28日,納粹德國空軍組織了《緊急戰鬥機競爭》討論會,會上對比了各大飛機生產廠商的設計方案,由Ta-183烏鴉戰機贏了包括梅塞施米特MeP.1101方案在內的其他競標者,贏得了德國帝國航空部的青睞。會上做出決議,作為對抗盟軍戰略轟炸機的高空高速截擊機原型機,繼續發展Ta-183,生產原型機並為量產做準備。

但是 梅塞施密特(Messerschmitt)並沒有停下來, 它自1944年夏天開發Me262的後繼機計劃仍然進行,它在德國南部Oberammergau(一個很多溼壁畫房屋的小鎮)設立了一個秘密飛機工廠。

這個地點後來被設立為現在的NATO School北約學校, 這個工廠和旁邊的山聯結,在挖空的山洞中,研製 新型戰機 Me-P-1101 V1
1945年, 當美軍進入Oberammergau時, 梅塞施密特的工程師急忙把Me P 1101的藍圖埋入田中,卻被趕來的法國反抗軍由田裏挖出來, 並拒絕交給美軍。
已完成80%的原型機被藏在山洞中,被美軍發現後被拖出丟在戶外3年


1948年8月,Me P.1101 V1被運到美國的貝爾飛機公司。儘管被風吹日曬丟在戶外三年,又在運輸過程中受損,這款創新型戰鬥機原型機已交付給位於紐約布法羅的貝爾工廠,在首席設計師羅伯特·伍茲 (Robert J. Woods) 的領導下提交了一份類似設計的仿製提案。

最後,貝爾以Me P.1101作為基礎研製了X-5試驗機 。雖然表面上相似,但 X-5 比 P.1101 複雜得多,具有三個掃掠位置:20°、40° 和 60°,創造了一個飛行“可變幾何”載台, 它有一個千斤頂組件沿著一組短的水平導軌移動機翼的鉸鏈,使用盤式製動器將機翼鎖定在其飛行位置。從完全伸展到完全掃掠用時不到 30 秒。鉸鍊和樞軸的鉸接部分補償了機翼移動 時重心和壓力中心的變化。可以在飛行當中變換主翼後掠角度。

即便如此,X-5 仍具有由於飛機有缺陷的空氣動力學佈局而產生的惡性旋轉特性,尤其是尾部和垂直穩定器位置不佳,在某些機翼位置可能導致無法恢復的旋轉。這種劇烈的失速/旋轉不穩定最終將導致第二架試驗機的墜機和其空軍試飛員在 1953 年的空難死亡。

不利的自旋特性也導致美國空軍取消了,將X-5設計修改為配合北約和其他國家的低成本戰術戰鬥機的暫定計劃。

X-5 成功地展示了可變旋翼設計的優勢,適用於飛機以各種速度飛行而調整。儘管 X-5 存在穩定性問題,但該概念被開發為外側鉸鏈而不是內側鉸鏈,
後來在通用動力 F-111和格魯曼 F-14 Tomcat、等飛機上成功實施 。蘇俄的Mikoyan Gurevich MiG- 23和MiG-27、Sukhoi Su-17/20/22和Su-24、Tupolev Tu-22M和Tu-160、歐洲Panavia Tornado旋風式戰機和Rockwell B-1 Lancer轟炸機 也都採用這種設計。

XP-86 的開發階段仍為P51的直翼, 到F86就改成和Me-P-1101及Me262一樣的後掠機翼 ,且 F86 軍刀式Sabre戰鬥機也使用了Me 262有和Me109相同的前緣縫翼Wing leading edge slats ,這是德國空氣動力學家古斯塔夫·拉赫曼於1918年發明。
前緣縫翼(Slat),這是安裝在固定翼飛機機翼前端的狹長小翼,前緣縫翼展開後,機翼之間有一道狹長的縫隙,可以讓氣流通過,可以提高飛機的失速臨界迎角。
Me-P-1101 外型和 F86非常相似 , 這是德國ACE Erich Hartmann 的F86座機 JA111
機首進氣口及機尾都有"黑色鬱金香"造型, 花語代表永恆不變的愛情和騎士精神


而蘇聯攻陷柏林納粹帝國航空部, 也拿到 福克-沃爾夫 Ta 183 Huckebein 烏鴉戰機的藍圖及全部零件 , 後來衍生出 MIG 15 ;戰爭初期,MIG-15對F-80與F-84戰鬥機占盡優勢,後期聯合國軍開始使用美製F-86軍刀戰鬥機 才挽回頹勢

雖然 F86 和 MIG15 都否認其源自德國納粹空軍的Me P.1101 及 Ta183 , 都說是本國工程師的獨立創作 , 然而 MIG15 和 F86 外型非常相似 , 常被對方飛行員誤認 , 系出同門的兩架戰機兄弟鬩牆在韓國戰場上相互廝殺 。
herblee wrote:
最早的可變翼 是始於...(恕刪)

主翼具可變後掠角的Messerschmitt P.1101全尺寸實驗機在終戰前並未完成。其主翼後掠角是在地面進行調整,預計以特定後掠角起飛後收集飛行試驗資料供後掠翼設計參考,並非在飛行中改變後掠角。
herblee

Me-P-1101的主翼是沿用了Me 262的設計,但因為還在試驗階段, 尚未決定那一個後掠角度, 在地面起飛前,主翼可以在地面調整後掠35度、40度或45度 。但這是可變翼的濫觴

2022-06-20 12:52
麥爾斯桑
麥爾斯桑 樓主

又上了堂歷史課

2022-06-20 19:22
LU660104 wrote:
Su-57 Cobra Maneuver Scene In Top Gun Maverick...(恕刪)

電影呈現的是特技飛行課目垂直迴轉(tailslide)的變形,稱為Kvochur’s Bell,以俄羅斯試飛員Анатол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Квочур (1952-)命名。


先進戰鬥機以線傳飛控、向量噴嘴、氣動構型設計、強力發動機得以進行各種炫目且優雅的飛行特技。
LIKE-SEIKO wrote:
謠言那麼久了 還在好大一把槍



歷經過那個年代的人都知道的事。



Red Bull Racing Honda
AG-72 wrote:
今年上映的《捍衛戰士:獨行俠》(TopGun:Maverick)再次為退役多年的F-14致敬,電影中安排了一段獨行俠竊取敵方F-14逃離的故事,也暗示了電影中的反派對手,最可能是暗指伊朗。...(恕刪)

2022年電影「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中的敵方稱為「流氓國度」(Rogue Nation),與Tom Cruise主演的2015年電影「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Mission: Impossible – Rogue Nation)標題不謀而合。後者在電影中又稱The Syndicate,指稱由頂尖情報人員組成的秘密組織,為達成自身利益而密謀策動各種恐怖活動,也有龐大的資源與管道取得傳統及核子武器。

所以這個座落在離海不遠冰封山脈中,明顯在陸基戰術攻擊機航程之外,兼具俄製與美製武器系統,正在自力發展核武器的Rogue Nation,大概就是「不可能的任務」中的超級反派。



於是阿湯哥的兩支電影系列主軸「捍衛戰士」與「不可能的任務」又產生橫向交集了
pony25877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為什嘛F14 沒有跟F15一樣,後續持續改良新版一直到現在還是主力,而是直接就不用了呢 QQ?


F14 機密早就外洩. (AWG-9雷達, 可變翼, 武器系統, 引擎發動機....)

美國 在世界上, 唯一出口幾十架 F14戰機, 賣給中東盟友(伊朗),
後來美/伊交惡, 反目成仇

應該
中國工程師, 俄羅斯工程 都去伊朗 對F14其性能, 研究透徹了.


PS:
俄羅斯早期也有一架(當時世界最快的戰機 Mig25 逃到日本, 機密也被看光...)
麥爾斯桑
麥爾斯桑 樓主

的確某個時期大量出現可變翼飛機^^連俄國都有TU可變翼轟炸機~

2022-06-23 19:10
pony25877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為什嘛F14 沒有跟F15一樣,後續持續改良新版一直到現在還是主力


F-14維護太貴,一個小時操作成本可以養4架F/A-18 大黃蜂戰機
F-14的TF30發動機早期也毛病一堆,28%的事故跟發動機有關
麥爾斯桑
麥爾斯桑 樓主

初代發動機推力不足故障率高,後來才改為奇異的新型發動機

2022-06-23 19:09
好大一把槍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