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電影應該是從小的而大展開,但他的電影常常理想很大但格局太小,無法引發觀眾共鳴,當初海角七號是音樂救了這部片,加上國片長期低迷,不然也是部普普的電影。郭董本來也很看好魏導想投資電影業,但賽德克拍到一半連郭董都支持不下去。
摘錄自UDN(2019.05.10);就電影面:『魏德聖說,他近年來正在籌拍《臺灣三部曲》,重現17世紀荷蘭在台灣興建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普羅民遮城,以及平埔族西拉雅部落等,並且分別用荷蘭人、明朝漢人和西拉雅部落平埔族等三個同年代、不同背景的男主角為主軸,再以同一女主角串穿三部曲,拍攝三部互有關係卻又各自獨立的電影,讓國民能透過電影明白當時在這片土地發生過的歷史事件。』就片廠面:『魏德聖指出,在這個大計畫中,預計在2021年開拍以電影《臺灣三部曲》為核心的主題園區,將結合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等,重現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並且讓已不復存在的「西拉雅部落」重生,營造出大航海時代台灣的真實情境;拍片後將保留拍攝片場,做為餐廳、住宿等永久使用的生活圈「豐盛之城」歷史文化體驗園區,園區預計在電影上映時同步開幕。』-----------------------------------我覺得要分兩個面向討論:先就電影面向來說,電影的『類型』要先定論,是否是好萊塢式導向的講故事方法,或是偏個人風格的的表現手法....(我看的賽德克巴萊是台灣版有上下集,至少說故事的模式,就是比較個人風格多,不是好萊塢商業類型。不知海外版剪的如何)個人想法是,最安全的表現手法,就是講這個時代之下,人性的基本價值和需求,只是擔心導演太有歷史使命感,就會難以取捨很多東西。(我自己覺得,就算拍的規模像日本電影『ALWAYS 幸福的三丁目』,至少美感和基本情感訴求要有)再來是片廠面向,畢竟計畫拍攝後,這些可以永久使用的建物都將繼續營運,已經和一般電影拍攝搭的臨時建物,完全不同概念....是資產而不是單純費用...所以說要百億,這個金額已經不是一般衡量電影的規模(是我要拍電影順便開發商場的整體概念了)閒聊:至於有人會覺得,只要有好的劇本,說一個吸引人又有深度電影故事不就好了...只能說類型片電影百百種,有人喜愛終極娛樂、有人只愛普通生活中探索意義...當然也有人熱愛歷史類型,希望在歷史長流中,思考自身現況的價值...---------------------------------------------------
魏德聖是很有理想的導演,我希望他的台灣人旗艦不要沉沒,不然以後我怕沒有人敢投資台灣電影了。台灣一向有劇本荒,以經典改編就成了可靠選項。<<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部影片在中國,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皆獲得大成功。最近台灣有改編香港<<最佳拍檔>>的電影要開拍,希望也能成功。我所知道華人導演以小成本電影(奪魂鋸,厲陰宅......)在世界上獲得最大成功的就是溫子仁導演了,他的成就簡直是----傑克的魔豆變出一大堆金銀財寶。温子仁所製片或導演的商業大片(玩命關頭,水行俠)賣座也在影史排行榜之內。
賽德克這麼好的抗日題材原期待拍出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的壯烈史詩篇結果一看...真的..很爛魏導功力真是有待加強當然製片經費也是問題不過 再喊出籌百億口號然後拍些政治色彩的土台片根本上不了國際市場的光靠台灣這麼少的票房想賺錢投資金主又不是白癡 上過一次當還不夠嗎算了吧建議魏導 不用好大喜功你根本不適合拍這種大成本片回歸初衷 拍些小成本的溫馨片再造海角七號的盛世吧
Mark9813 wrote:魏德聖籌百億造夢,...(恕刪) 歷史看你怎麼解讀,看看《灣生回家》,也是反應熱烈,不過,它最主要的問題在哪裡呢?我認為走出歷史的情結很重要,不是一直回顧昨天三餐到底吃過什麼,我食物一吃下肚,幾分鐘內就會忘記,教授上課誰沒有打瞌睡過,務實最好吧!
sharp520520 wrote:摘錄自UDN(2019...(恕刪) 對岸拍"妖貓傳"這部電影.也是花了百億打造了一個仿古的唐城!規模之大.做工精緻!令人讚賞!妖貓傳影城遊記如果魏導也能搞出這樣規模的影城也不是壞事!!對觀光產業也是有幫助!可是在台灣投資就是資金會被層層剝削!加上對於當時的紀錄不多.很多建築.造景只能靠想像!只怕最後的影城會變成"桃太郎村"般水準的鐵皮屋影城照片來源網路
sharp520520 wrote:摘錄自UDN(2019...(恕刪) 說真的,我覺得不如拍鄭氏一族搞不好還更有國際觀從鄭芝龍,鄭成功再到鄭克塽對整個台灣的影響性遠超過在那個時代的所有人,一個令海上霸權都聞之色變的家族從海盜家族到東寧王國,再到東寧王國的滅亡怎麼樣來看的話傳奇色彩都比當代時期的其他人物都更重當然我猜導演實在無法駕馭這麼龐大的歷史走向只好去拍攝比較偏小人物的歷史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