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是從小看哥吉拉長大的,但以現在中年大叔的眼光來看,日本拍的不只是特效不到位,故事和深度也都不足⋯⋯
先說酷斯啦好了⋯⋯

前進好萊屋的第一彈,但根本就是只支恐龍,沒什麼特別能力⋯⋯也沒什麼特別的,大家都吧他當作是黑歷史。
這就是吧怪獸當恐龍片拍的下場。1998年上映,也是二十年前的作品了⋯⋯
要說到怪獸,就一定要談到口爆,不會吐火算什麼怪獸?
早年,日本平成前的全都是吐火的設定

雖然滿足了孩子的幻想,但實在沒什麼威力的感覺,就是大一點的火焰放射器,在現代科技下實在看不出強在那⋯⋯但也是兒時的回憶。
接下來說到2016年由大導演庵野的「真、哥吉拉」

這部我自己沒有看啦⋯⋯因為長太難看了⋯⋯而且在預告上看來其實是在美國拍的好之後⋯⋯致敬回憶的感覺,由預告中可以看出來不太像是CG動畫,而小的不成比例的前爪還有身體幾乎都不動,只能尾巴在動。感覺是使用舊技術的致意片。
但片中有點直得說的,核子射線的吐法,終於有點「生物」的考究了⋯⋯可以看出來是在口外後匯集才燃起。(聽說還有異型模式的壓縮噴法?)請懂的人補充。
美國好萊屋拍出來讓我覺得有感的哥吉拉,就屬2014年的傳奇版哥吉拉了。

最初是被電影海報嚇到,這個尾巴和直升機及大樓的比例,讓哥吉拉又大了一個尺寸,超過我們原先對於怪獸的想像(初版是50M高)
不過,老實說,實際上也只有108M高⋯⋯這張圖實在有作假之嫌。而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劇中的「完美口爆」

也讓其它的創作圖一並產生⋯⋯

而圖中也看的出來,傳奇哥吉拉使用的設定也和後來的真哥吉拉較為相同(應說真是學傳奇的?)
最後要提的就是「惑星哥吉拉」,這是Netflix所拍的動畫三部曲,由於將哥吉拉變成另一個全新設定,所以在能力和吐息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最少他解釋了為何現代科學武器打不死牠,原來全身有電磁防護罩,而不是像其它片,只是皮厚動作又慢,呆呆被人打⋯⋯

惑星哥吉拉根本就是人類理解以外的生物,所以是電磁融核的類金屬生命體(如果我沒記錯),所以在外型上很像是「岩石、金屬」,就沒有傳奇版的那麼好看⋯⋯
因此,我最喜歡的是傳奇的外型+惑星的設定。那個惑星的口爆⋯⋯十分值得去看阿⋯⋯
最後,附上高度圖,酷斯拉60M,和本家設定差不多
舊東寶的最終哥吉拉100M
傳奇哥吉拉108M
庵版哥吉拉118M
然後惑星版⋯⋯我找不到圖,大家想像一下,有312M阿⋯⋯足足是快三倍大。

希望有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