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星際大戰七部曲的順序問題

你回的很有梗, 米老鼠壓榨黑武士, 期待米老鼠壓榨黑武士....

PT-教士 wrote:
我覺得以米老鼠想壓..俠盜一號感覺只是讓黑武士重新站上新世紀電影舞台的暖身而已.(恕刪)



俠盜一號最後不是有一段是黑武士揮著光劍一路砍殺過去 ?? 黑武士的氣勢完全有發揮出來, 不過看完開始懷疑迪士尼可以忍受這麼血腥殘忍的畫面以後再一次出現嗎 ?? 也突然有一種黑武士在殺米老鼠的 Fu~~ 出現......

生命會自尋出路,科技也會、敗家也會....

PT-教士 wrote:
我覺得以米老鼠想壓榨星戰的積極度…
以後絕對會針對黑武士拍一系列帝國超靠北之類的電影…

俠盜一號感覺只是讓黑武士重新站上新世紀電影舞台的暖身而已


我覺得已經在鋪梗了

動畫反抗軍起義就是在講正史3部曲之後4部曲之前的故事,時間應該在俠盜外傳之前

裡面黑武士也多次出現

希望能拍一部以黑武士為主角,屠殺各地反抗帝國勢力的電影呀!!!
"俺~ 油爾發德~"
太深奧
想了很久才懂

01978 wrote:
今天心血來潮,google...(恕刪)


以我這種小時候看星戰系列電影長大的來說
故事在第六部時就結束了
第一至三部是補完黑武士的墮落過程
第六部以安納金天行者對兒子路克的救贖做為結束
其實故事已經都完結了
第七部根本就是一個全新的故事開始
只是用了前六部的人物來交待沿續而已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Star War與The Lord of The Rings不同的是
前者當初想要達到的成果難度在當時來說實在太高了,資金部分也難覓
加上Lucas就像工程師一樣不計成本的要做,又希望採取獨立製片不受金主的控制
光是資金難覓這點就幾乎把這個計畫推入死胡同
後來不得已還是找電影公司金援,金主當然會對資本回收的加以檢討
資本回收(貸款)與其他種種的考量,所以先拍攝劇情張力比較強的後半段
電影特效技術是一個問題,而資金回收也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
這比較像是海角七號與賽德克.巴萊的關係
只是Star War大賺到出乎眾人的意料
而Lucas本來很討厭企業文化,但是後來他的公司越來越大
自己也變成企業文化的一部份了
Lucas的六部曲已經結束,現在都賣掉了
第七集開始跟他已經沒有關係

哈比人三部曲應該就不是原先計畫好的了
魔戒劇情之浩瀚,電影長度難以容納,一樣很怕資本無法回收
三部曲是把劇情修改到沒辦法再濃縮,才得以在放映時間與成本之間做一個平衡
哈比人三部曲算是以更先進的電影技術讓影迷回味,劇情觸及的範圍沒那麼廣泛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嘴砲無敵 wrote:
三樓正解, 國外還有相關的小說...(恕刪)

迪士尼收購之後所有的星戰小說都已經不再是「正史」的一部分了,
只有電影、迪士尼動畫和漫威出版的漫畫才算...

JOBN wrote:
把首部曲當成前傳開始看就很清楚了,就像魔戒456再來是哈比人123這樣...(恕刪)


對啊,拍系列電影常常用這種方式。
比方說斷背系列,先拍了斷背3,斷背1和2都還沒拍。
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 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 1999
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 Star Wars: Episode II - attack of the clones 2002
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 Star Wars: Episode III - revenge of the sith 2005
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 Star Wars: Episode IV - A New Hope 1977
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 Star Wars: Episode V -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
星際大戰六部曲:絕地大反攻 Star Wars: Episode VI - Return of the Jedi 1983
星際大戰七部曲:原力覺醒 Star Wars: Episode VII - the force awakens 2015


星際大戰四部曲是1977...是最早推出的電影
當時片名就是"STARWARS星際大戰"
並沒有副標 A New Hope曙光乍現

首部曲推出後~後來才加上副標!
才變成目前的片名

01978 wrote:
今天心血來潮,google...(恕刪)


電影界這種倒敘式也流行蠻久了吧, 倒敘的講法好像也怪只不過很多都是,1,2,3集後就會來搞什麼前傳了! lol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