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用底片拍的電影 ,雖然是2d , 但本身立體感就不錯 ,勉強還能後製成3d ,鐵達尼號及侏籮紀公園就是如此.但現在用數位拍的電影 ,色彩明暗層次立體感本來就輸底片很多 ,如果不是原生3d而是2d後製成3d ,想也知道效果不好 ,三年前我看過阿凡達之後就不會想再去看3d電影了 ,是有立體感啦 , 但是場面太假了 ,空有立體感 , 但沒有臨場感 !
惡魔星辰 wrote:是喔?可是有人說數位的比底片的畫質更好、更立體?!哪個說的才准阿? 現在數位拍的電影都有幾個共同的特色 ,暗部不佳 , 灰濛濛的 ,亮部控制不理想 , 高光常爆掉 ,色彩過渡不佳 , 以致色彩表現單調 ,再加上後製都要亂搞色調 ,你說畫質會好嗎 ?補充一下 : 數位的比底片的畫質更好、更立體?!應該是指數位播放的品質比底片投影來得好 ,這跟一開始拍攝時是用數位或底片是不同的 !
雨果的冒險 3D少年Pi IMAX 3D星際爭霸戰2 IMAX 3D 9分鐘以上三部是阿凡達後看過最棒的3D體驗尤其雨果的冒險 看到幕後花絮 拍攝3D時的光線 鏡頭 走位 無不細細考量這部3D效果超越阿凡達~也難怪能奪下當屆奧斯卡幾乎所有技術獎項jly wrote:以前用底片拍的電影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