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我進一步的說明:
以下採採跳躍式發言
1.關於音效好壞的見解,大概就跟用餐一樣,口味薰陶不一樣,看法自然
不一,像我喜歡相位精準的低頻,有人嫌他清淡,就跟速度與量感無法
取得一個平衡,有人就愛轟隆滿室的回響,自是無法取得一個共識。
2.評分的標準,讓我想到日系AV權威雜誌HI-VI,不管多麼精典的機器,
經過一段時間,分數總是敵不過最新的旗艦機種,(不景氣的關係,
各家現也沒有按時推出旗艦宣示技術,都改以中堅獲利機種)。
某方面來說,SONY 很容易拿高分,儘管SONY在某項領域也確是權威,但是可以明顯
看出HIVI 的評審胃口。
超級戰艦除了艦砲與防護罩為亮點外 ,就沒有了。防護罩有亮點,但是怪獸大戰外星人的收容所閘門移動的低頻比這防護罩還要優。
我怎麼覺得BOB的大砲聲聽起來還要更逼真刺激,還是說艦砲需要15吋超低音才能還原,
是我自己器材無能誤殺忠良,超艦在音效定位的花巧方面並未琢磨,若要以亮點來講,
2012是不是質量更精進。
3. 在此講的新規、舊規的見解,皆是以個人現行自身實務來講解,
DD, 就是 TURE HD 封裝成 DD 滿檔的 640K 流量,而非早期DVD 受限於
容量包裝的 384K 448K 的 AC3 5.1 (現統名為DOLGY DIGITAL)
而DTS , 也是DTS-HD 取其一開始就設計好的內核資料 滿檔的 1.5M DTS
,同樣的也不是早期DVD 觀看的 768K DTS。
而MKV 封裝的檔案,其音效格式流量皆是滿檔的上述兩種格式。
有用心製作的音效,透過舊規的完整模式,足敷對應完整的效果,為何下這結論,
以前在MYAV有長篇發言過了,懶得重打,也懶的找
簡單講,以YAMAHA機器而言(本來我是想擴大廠牌,但沒用過恐怕太武斷,所以我保守一點
就是拿這廠牌的AMP來說),
我手上"現有"兩片三種格式封裝的BD , 黑鷹計畫, PIONEER KURO 展示片
原始軌建立了 TURE-HD , DTS MA-HD , MULTI-CH LPCM , 先不論這三種高規格音效
也根本聽不出差異好了,硬要講 只有 TUREHD,DD 的音壓會再大聲一點(沒碰機器,純切換格式)
不管你是透過原始媒體選擇降轉DD,DTS音軌還是藍光播放機切換輸出DD,DTS或是HTPC播放軟體切換音軌,
老實講,我聽不出差異,聽起來都是一樣的 ======>>> "很棒"。
而這結論包含其後大量觀賞過的 無損音效片源 透過切換音軌方式,我依然得到相同的答案
所以現在為了節省時間空間,一律不考慮無損的東西,就算保有,也只是實驗性質。
5.所以持不一樣論點的網友可不可以貼出自己的視聽器材,讓有心投入次世代音效的新手體驗有不一樣差異感
避免買錯器材,走冤枉路,我也可以藉此參考推薦我周遭的先進後輩以此為採購清單。
我現役器材是
TV SONY KDL-46X4500 ,
優點其一是解析點距小異常細膩,缺點是無法明顯分辨出原盤與壓縮過的AVC畫質差異
(沙發觀看肉眼離電視230CM,本取視角含蓋TV範圍最小距離,但怕家中小孩提早近視,只好忍痛退縮至230CM)
AVAMP YAMAHA 日規 DSP-AX1800, 優點: 空間感飄逸,音色美 , 美規 A3010, 優點:強化過往稍嫌不足的力道,犧牲柔美特性
兩者共同缺點,無法分辨次世代音效差異
SPEAK: KEF 3005 , 優點: 同軸結合SUB 相位差經AMP修正後極小,超低頻雖不猛爆,但質優的片源依然可以搔到癢處,
12坪以上開放空間駐波無感。鋁鑄箱體可以調高音量去分辨解析。
缺點:受限單體尺寸中頻口白無法厚實呈現,也無法分辨次世代音效與其轉換格式的音效差異。
6. 有大大講的盜版、下載 ,與音質畫質低落,我想兩者當然有相當的關聯。
只是我講了那麼多,您覺得我會去容忍""我分辨的出""稍次一等級的東西嗎,我就連美劇也都要沒發BD片前的720, 5.1 來追片
還有藍光片發行,新歐、中歐有時會早於美國本土,還是有大大認為那與美國本土發行的"質量"不一樣,就與音樂CD壓制
有差異??
7 . 純就本樓主題探討,正義魔人請無視,感恩。
電影膠卷 導入 數位母帶 , 而數位母帶的許多項用途的其一====> 轉製成 BD 販賣
或是 4K2K數位攝影的原始儲存資料的許多項用途的其一 ====>轉製成 BD
這算是第一次性的編碼
而各大PT, 0DAY 再將 "正式販售的BD資料" 封裝成 MKV
再一次壓縮編碼,所以原則上只有一次性的差異。
而藍光原盤 與 REMUX TS 檔 , mkv 這三者檔案尺寸來反映一件事就是
藍光容量尺寸會膨大都是容納一種以上的無損音效檔,花絮資料,
若拔除無損音效花絮後等 真正屬於影像再次壓縮部分差異不若拔除無損音效差異巨大。
而這一次性的差異以自家家用尺寸的高端顯示器在我看來沒有多大差別,看看版上使用者的電視機
等級普遍停留在那種階段,如果使用超大尺寸的投影機來檢視差異級距,我想有一點要納入考量的是
"MKV"放大尺寸檢視,那藍光原盤放大尺寸檢視質量就不會下跌嗎。
可否有網友提供家裡布幕翻拍得照片或實際的動態影片(當然PJ要那種六位中數以上的高階機種),
看看來到130吋以上差距變成如何,而人人何時家家都有130吋以上的環境,我不否認沒有差異,但我也很好奇
這樣的差異會變成如何傷眼,看看自己有沒有機會提升到與其他大大一樣的標準。
不然以某網友家裡的電視提出藍光與下載的差異,用這樣嚴峻的比喻來回應,未免不太恰當
\
570 wrote:
大略來說電影膠卷 ...(恕刪)
我這樣子說好了,你想要的是什麼?
你如果只是要”看”這部電影的話,老實說你不用去考慮這些東西
甚至我覺得你買DVD,甚至是VCD就可以了
因為看起來你並不很Care這些東西,你只是想看完這部片子罷了
抓下來、看完、不滿意就砍掉、滿意就留下來,這多棒阿
但是對於會收藏藍光BD的人來說
很多人追求的是貼近電影的原始品質,所以才會花大錢去收藏藍光BD
對收藏家來說,細節跟色調都是重點所在,一次性的差異就夠大啦!
而且現在的藍光其實已經很接近原始電影的品質了
就買下來留到自己家裡更換影音設備時再拿出來重溫一下不是很好嗎?
除非你跟我說"我一輩子都沒有能力購入130吋家庭劇院設備,所以我抓RIP就好了"
不然我覺得這種拿BD跟RIP比較的論點還是不要在這邊公開的講出來比較好,會被當笑話的
Minazuki wrote:
我這樣子說好了,你想...(恕刪)
M大大,我可以很仔細的回覆您的質疑,而不流於意氣之爭
關於您說的:
====================================================
Q1:
我這樣子說好了,你想要的是什麼?
你如果只是要”看”這部電影的話,老實說你不用去考慮這些東西
甚至我覺得你買DVD,甚至是VCD就可以了
因為看起來你並不很Care這些東西,你只是想看完這部片子罷了
抓下來、看完、不滿意就砍掉、滿意就留下來,這多棒阿
============================================================
ANS :我是針對網友的回應提出我的實際應用,至於您對我本人視聽質量考究的嘲諷臆測,
我沒多大的意見。
=========================================================
Q2
但是對於會收藏藍光BD的人來說
很多人追求的是貼近電影的原始品質,所以才會花大錢去收藏藍光BD
對收藏家來說,細節跟色調都是重點所在,一次性的差異就夠大啦!
而且現在的藍光其實已經很接近原始電影的品質了
就買下來留到自己家裡更換影音設備時再拿出來重溫一下不是很好嗎?
===============================================================
ANS: 這段話涵蓋面有點大,我認識所謂的電影收藏家,LD,VCD,DVD 都有收
甚至您看高畫質版塊不是有位網友發流水帳分享今天又買了那塊BD嗎?
我想這站在收藏的層面我也來大膽臆測一下這些人精神層面已經凌駕
所謂的器材分辨上,也就是說主體的硬派發言無關他們的收藏行為,
要不要去問一下這些所謂的收藏家從以前VCR年代他們的錄放影機
用的是那一個型號,WIN95年代 電腦螢幕用的是那一種等級,家用電視有沒有
去買 日規16:9 的 CRT ,DVD PLAYER 有沒有第一時間去買 PANASONIC A-450 , SONY DVP-S7000
同時搭配一台 力巨的DVD字幕機,電腦LCD 有沒有使用 EIZO 以上等級,
家用電視有沒有敗了一台RGB背光模組的SONY OR SHARP , 投影機我不及格沒能夠上三槍等級。
如果收藏家沒有考究這些,表示他"從年輕到老"沒有FOCUS在這領域,或許只是中樂透,退休突然
購買相關器材開始玩玩消磨時間
那閣下所謂的 ""追求貼近電影的原始品質"","" 細節跟色調都是重點所在"",""一次性的差異就夠大啦""
客氣一點的講: 是在講心酸的嗎???
購買BD收藏 在家 租借觀看BD , 先不講合法性(主題不是討論這個),
肯定站在省時間,無腦取得,沒有門路,不懂電腦、最後的心裡層面(炫耀嗎)
要說考究,是不是請收藏家貼一下上面我講的,來判斷有沒有考究。
不然我可不可以用形容容"床頭音響"的用戶讚嘆擁有上千張正版CD音色多美
我網路上取的的有損無損音樂搭配一個套件就能把這位收藏家打趴。
===================================================
現在的藍光其實已經很接近原始電影的品質了
=====================================================
如果閣下公司有CP2220, 家用藍光對原始電影SERVER的差異就存在於
如果數位母帶只有1080 HDCAM 偽升頻4K2K , 那就只剩 444 422 這般 ,
如果是膠卷或是正4K2K RED ,那就保有差距餘裕,所以不知閣下的情況是那一種
===============================================================
就買下來留到自己家裡更換影音設備時再拿出來重溫一下不是很好嗎?
===============================================================
不好!! 面對整面牆面VCD DVD,只有一聲E04可以了得,棄之可惜......
=================================================
Q3
除非你跟我說"我一輩子都沒有能力購入130吋家庭劇院設備,所以我抓RIP就好了"
不然我覺得這種拿BD跟RIP比較的論點還是不要在這邊公開的講出來比較好,會被當笑話的
===============================================================================
ANS: 購買能力這件事來說,我蠻贊成你這樣講,
好比器材不足的狀況下,反駁我提出的 原盤, MKV 差異論
舉例收納 SACD的人,他沒有直出DSD訊號的 PLAYER , 使用中階機種類比輸出"笑果"
而數位輸出的人沒去研究自己的D/A DAC 有沒有直入 DSD訊號的解碼能力,還要轉換
PCM, 而喇叭和擴大器沒法完整對應SACD頻率響應規範。
至於笑話這件事情,如果閣下願意繼續討論下去或是移駕到MYAV ,是不是比較妥當
不然您除了評斷我講的,我真的看不出您有分享了什麼,我相信我自己是越講越明白的。
而您願意大方的分享一下
您家中的器材經驗或是公司試片室CP2220 的 精采片段。
570 wrote:
M大大,我可以很仔細...(恕刪)
請不要叫我大大,在下誠感惶恐
沒想到我已經說得很婉轉了....
您還是不懂....還說不想淪為意氣之爭....
那我就這樣子直說好了....
"沒想到在這邊公然討論盜版還可以那麼大聲"
還可以提說"先不論合法性",你是在大聲什麼啦XDD
原來所謂的合法性已經可以被這樣子一句話帶過阿
這個東西不是最重要的嗎
先尊重這個,才是尊重您正在看的作品
所以我不是對您的視聽質量考究加以嘲諷臆測
而是質疑您這個人的作人方式,沒想到您聽不懂....
就這個部份我的確是看您的文章越看越明白XDDD
一定要讓我講得這麼白、這麼難聽嗎....
再者,我覺得您陷入了一個迷思
那就是"既然我的器材等級不到那邊,那藍光的高畫質之於我有何用"
並試圖以此作為您使用盜版的合理性,我所指的笑話是這個XDDD
至於您所提到的看著整面牆的DVD....
DVD會搖頭我不意外,但是就近期的新片來說,1920*1080真的很夠了
現在業界常見的Red One/Scarlet/EPIC(檔名為R3D並不是RED)原始解析度是5K
Arri的Alexa則是2880*2160(以Arriraw論,SxS卡紀錄的HD Prores4444請丟到旁邊XD)
但是!!!大多電影最後的成品都只是2K...因為4K後期製作麻煩
當你最後的成品只有2K,請問您發個4K的片子是有什麼價值在嗎?
更不用說一堆片子都是用原始解析度只有1920*1080的5D/7D去拍攝部份鏡頭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藍光BD已經可以一般收藏用了
因為我個人認為,BD的1920*1080已經跟2K DCP相去不遠了
這就是我的論點(當然BD的H264壓縮也有問題,可是我覺得家用收藏很夠了)
此外,我們公司大部分播放都是用2K的DCP
一般也不太會用HDCAM或是HDCAM SR去播
BD Player是另外接的,要分享還真的有點難度就是了XDD
P.S.
我不否認我有點動怒,不過您既然說了"CP2220試片室"
那就代表您也大概知道我是從事哪種行業的了,那還回文繼續跟我討論盜版
這點我還挺佩服閣下的,你這擺明是討戰...
Minazuki wrote:
請不要叫我大大,在下...(恕刪)
M大大
帶有情緒字眼是您先發起的,你在怕什麼,你這篇的用語也是使用教訓小孩的語氣,
坦白講,面對盜版你要使用鴕鳥心態來壯膽,無濟於事,也不要挖洞給我跳,那不厚道。
(還是我也要學APPLE , 動不動抬出智財權,連唱片業都知道要求變另尋出路,您這是阻礙網路發展嘛)
我個人認為這檔事純就學術研究的角度,
您若站不住腳,可以不要拿智財權這頂帽子扣人,討論忌諱雞同鴨講,
我在請教你,請教其他的網友拿出家庭環境的實證,您老最後丟下一句智財權最大,尊重自己,
這跟下棋翻桌有何兩樣。
我講得很清楚,有網友問A , 我就答
你不服我答,你講個理由,沒關係我們越辯越明,君子之爭嘛。
阿這些問題也都是你把範圍不斷的擴大,我當然就你所講的回答
===============================================================================光就你講的5D/7D, 套現階段可以這樣做, RED 老闆就是度懶規格專利綁死在財團,
好恁爸有錢我跳下來搞個新系統,以便日後可以做更高規的準備,你現在5D/7D 現行沒問題,
日後就沒有高畫質來源,不似底片可以重掃
我只知道北市南港路有CP2220,坦白說放映室音效SOSO 還是說南港路那家公司是你開的,
===============================================================================
虛線內的是題外話,你不針對我的疑問發言,
請問路過網友要的答案您給了嗎,回應依舊為了反我而已嗎。
你就把你家環境也分析一下,看看我講的在影音實務面來說是不是對的
這網友就家用問題來指教,是不是因為智財權,我不能回答心裡的答案,
您還得拿出一個F1賽車領域的東西來反駁家庭房車的問題,請問這樣有沒有跳TONE.
還有麻煩回應時可以客氣一點,希望你能做到這一點,大家素昧平生,沒必要刀劍相向
570 wrote:
M大大帶有情緒字眼是...(恕刪)
南港路?你是說現代電影阿?
如果你的認知只有現代電影有CP2220的話....
那我只能說你去的後期可能少了幾間
再來是,沒錯阿,我的論點就是以合法性為優先考量
你要討論其他技術性的東西也可以阿,可是您的"學術"在哪邊
現在是數位化時代,一定有相關的資料可以佐證
就連我說"我覺得BD可以收藏"
這樣子一個簡單的論點我還會把拍攝與後製狀況考慮進去
還搬出了檯面上所有的常用的攝影機解析度
再統統拿出來作個說明,只為了證明一個"我覺得就解析度來說BD很貼近現今電影原始比例"
可是我看您通篇都是拿正版跟盜版相對比
我也沒看到您有提到任何兩者使用的技術差異
您大可以提DCP JPEG2000的壓縮方式跟現今BD H264/VC-1兩者的壓縮差異
然後再來跟我提兩種編碼針對同素材的成品差異
最後再對我證明用H264壓過兩次的東西細節其實跟JPEG2000差不多,當然以上範例是不可能的XDDD
可是你壓根沒提到技術面阿XDDDDD
那你跟直接討論盜版有什麼差別阿XDDDDD
再來,說真的,會提到後期公司
那代表你搞不好還是圈內人
圈內人還可以大辣辣地討論盜版
會不會太誇張了一點阿....
這樣真的會讓很多人看笑話....
BTW,我很客氣了
本來盜版這種東西就不太應該這樣子被提及
甚至還拿來跟正版相比較
那我看接下來大家公開丟BT種子好了
不管是1080P BDRip或是無損音樂都來吧
這樣子也方便大家討論相關"技術"
算啦,不回啦,我看就讓版上其他人來定奪吧
Minazuki wrote:
南港路?你是說現代電...(恕刪)
M大
網友問Mkv 與 bd 有何差異等等(當然就是居家環境了,難道還有其他..)
我沒念多少書,純粹就是你的電視機怎樣可以看出差異
就用最簡單的實證方法,先講出你的電視機型號,然後提出看法,截圖也可
我只是請你也這樣做,就這樣就好,把家裡視聽設備型號列出,
請問我這樣講,大家清不清楚??????????
我一開始要求的就是這樣,這樣才能討論下去立判高下
=============================================================
有人要轉移話題,鬼打牆,無限迴圈,那乾脆一點,黑了我吧。我也不在乎。
我們不用拿出"jpeg 2000""智財權" 攝影機卡口, sdi 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
你講的我都懂,我講的你也懂,我不想討論這一塊,很淺很無聊,我們不要討論到火星上面去了,M大大你說好不好?????
現在是中年人,沒時間像年輕學子鑽研那些最新的編碼,時間寶貴,我要打電動,顧小孩,約會,還剩多少時間看影片
所以對我來說,爽最重要。
南港的圈內人喔,恩圈內人..... 我只知道我在av領域很深很廣,
所有話題可以不用打馬虎眼,圈內人多活在象牙塔(我沒說M大大您,您例外)
一開口我就知道這個人有沒有料,很多圈內人去家裡看會笑死人。
既然我的話題(別亂說我是盜版,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跟你的職業犯沖
那我就下台一鞠躬,也不叨擾您了。
========================================================================
像那個誰誰誰說什麼9/25 才上市,說我這裡一定是盜版,我在講質量差異,盜版高帽子馬上飛出
算哪招,真是孤陋寡聞,本想貼出藍光原盤menu動畫,我看算了,又被人扣一頂帽子。
貼一張 "網友隨手拍,網路抓的圖片",9/25後各位大大看看有沒有這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