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講就是缺乏一般英雄史詩電影該有的善惡分明,導致似乎沒有什麼戲劇張力,
後來發現主因是因為劇中的賽德克歌謠我並沒有專心看字幕,
這些歌裡對賽德克信仰的敘述佔了很大的比重,也就是為何他們要這樣做,
後來在看了「前路艱辛,我走此路:<賽德克巴萊:太陽旗>觀後心得」後,
更是恍然大悟,原來真的是我太淺了,魏導根本就不是在拍一部純商業片,
而是一部讓你細嚼慢嚥後才能了解箇中滋味的電影,
抱著看爆米花電影的心態去,大多數人都會敗興而歸,
它真的很不商業,但絕對是部好電影,會在我心中停留很久~
另外樓主提到的賽德克人被禁止與漢人交易後,轉而跟布農族人交易,然後被灌醉出草,
這段並不是瞎扯蛋,而是真實的「姐妹原事件」,也是霧社群的賽德克人實力大衰的轉戾點,
之後只好乖乖接受日人的統治…
chusam wrote:
幹嘛安排那段巴萬也帶小孩子殺老師的劇情?
靠...北邊走洌!為祖靈、圖騰、民族尊嚴而戰全部被破壞光了
呃…你如果有專心看的話,這段的重點在於巴萬當下講的話,
正明確的表明了出草這個習俗不是單純的殺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