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WW-II fans 請問版上有人看過 Stalingrad 這部片嗎 ?



哈哈 ! 最近複習一些 WWII 中古片

1992 Shining through 愛在戰火蔓延時

有一個出現 3 秒鐘的臨時演員,扮演路人甲
好眼熟 ...... snapshot 看個仔細,就是他 !


請對照上文 1993 Stalingrad 男主角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史詩戰役 Stalingrad...(恕刪)
畢節望族後裔


非洲之星 "漢斯-約阿希·馬西里" 紀念片,此君堪稱天才 .... 早逝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財力無法媲美 Hollywood 的德國製片, 動員到不少 T34-85 助陣, 可德國裝備就只有半履帶車.
製片弄不到像 III 號的德軍當時主力戰車.  
按 :當時俄軍應該只有 T34-76 
...(恕刪)

不單是1943年初結束的史達林格勒之役,直到1943年中德軍在東線的最後一波大規模攻勢衛城作戰,再到1943年底不斷往西方防禦撤退,俄軍都只有搭載76.2 mm戰車砲的T-34。T-34堪稱東線戰事初期在火力、防護力與機動性取得最佳平衡的戰車。但隨軍事科技的快速演進,逐漸也需要進化。


1942年中,在德軍裝備7.5 cm KwK 40 L/43戰車砲的長砲管四號戰車F2 (G)型出現於東線戰場以後,蘇聯才開始發展強化T-34裝甲防護力,擴大砲塔以容納三名乘員,但首階段仍維持既有76.2 mm F-34戰車砲的T-43。然而T-43的兩輛原型車直到1942年十二月史達林格勒之役末期,以及德軍重新在東線南方戰場站穩陣腳的1943年三月才面世。T-43在犧牲機動性以換取裝甲防護強化後,仍無從抵禦德軍8.8 cm戰車/戰防砲的威力。


1943年七月衛城作戰結束後,蘇聯汲取此役T-34火力不敷應付虎式與豹式戰車的經驗,認為新式戰車必須以火力提升為首要重點,且仍應維持高機動性。隨即取消T-43開發計畫,轉而以T-34底盤搭載T-43計畫開發的三人砲塔,並使用較大口徑85 mm ZiS-S-53戰車砲,亦即T-34-85。T-34-85在1944年一月才開始量產。

ai_0301 wrote:
非洲之星 "漢斯-約阿希·馬西里" 紀念片,此君堪稱天才 .... 早逝

單日超級空戰王牌

1939年夏季諾門罕事件(Nomonhan Incident)及緊接著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單日雙料王牌飛行員(double-ace in a day)僅有三人;戰績更高的單日超級王牌飛行員(triple-ace in a day)則有四人。這七人除篠原弘道准尉屬日本帝國陸軍外,其他全屬德國空軍。

單日超級王牌飛行員(單日擊落15架以上)

Emil “Bully” Lang少尉(5./JG 54中隊長):1943年12月3日單日擊落18架蘇軍戰機。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得主,生涯戰績173架(東線144、西線29)與一艘蘇聯魚雷艇。最終階級上尉暨II./JG 26大隊長。1944年9月3日駕駛Fw 190 A-8綠1號於比利時中部Overhespen遭美軍第55戰鬥機大隊第338戰鬥機中隊Darrell Cramer少尉以P-51D擊落陣亡。Lang在1942年33歲時才開始進行飛行訓練,1943年2月11日始以少尉階派赴東線戰場1./JG 54。與同階飛行員相比可謂極老。


Hans-Joachim Walter Rudolf Siegfried Marseille中尉(3./JG 27中隊長)「非洲之星」(Stern von Afrika):1942年9月1日單日擊落17架英軍戰機。橡葉佩劍鑲鑽騎士鐵十字勳章得主,生涯戰績158架(全為西線)。1942年9月30日駕駛Bf 109 G-2/trop黃14號因機械故障於今埃及阿萊曼(Sidi Abdel Rahman)棄機跳傘,過程中撞擊垂直尾翼昏迷而墜地喪生。Marseille中尉在1942年九月間共擊落54架英軍戰機,為其軍旅生涯的巔峰,也以22歲之齡晉升為德國空軍最年輕的上尉。但9月30日即如彗星般殞落。


August Lambert少尉(5./SG 2):1944年四五月間曾單日擊落17架蘇軍戰機。騎士鐵十字勳章得主,生涯戰績116架、地面摧毀逾100架(全為東線)。最終階級中尉暨8./SG 77中隊長。1945年4月17日駕駛Fw 190 F-8黑9+號於德國東境霍耶斯韋達(Hoyerswerda)遭美軍第55戰鬥機大隊的P-51D擊落陣亡。軍旅生涯均隸屬對地攻擊機聯隊(Schlachtgeschwader)的Lambert少尉在1944年4月17日擊落12架、5月17日擊落14架,皆為單日雙料王牌飛行員。他在此時期三週間共擊落70架蘇軍戰機,但締造單日擊落17架敵機的確切日期並不可考。


Hubert Straßl軍士長(8./JG 51):1943年7月5日單日擊落15架蘇軍戰機。騎士鐵十字勳章得主,生涯戰績67架(全為東線)。1943年7月8日於烏克蘭奧廖爾(Orel)為蘇軍LaGG-3擊中後棄機跳傘,但未開傘而墜地陣亡。1943年7月5日德軍於庫斯克突出部(Kursk salient)發動衛城作戰(Unternehmen Zitadelle)。Straßl軍士長在戰役首日即締造單日擊落15架戰果,之後在7月6日擊落4架、7月7日擊落6架、7月8日擊落5架,同日陣亡。


單日雙料王牌飛行員(單日擊落10架以上)

Erich Rudorffer上尉(II./JG 54大隊長):1943年10月11日單日在17分鐘內擊落13架蘇軍戰機。橡葉佩劍騎士鐵十字勳章得主,生涯戰績222架(東線136架、北非26架、西線60架),其中包括58架蘇聯Il-2對地攻擊機及10架四發重轟炸機,也曾以Me 262噴射戰鬥機擊落12架敵機。最終階級少校暨操作噴射戰鬥機的I./JG 7大隊長。軍旅生涯曾遭敵機或地面防空砲火擊落16次,棄機跳傘9次。Rudorffer上尉單日擊落13架為單次戰鬥任務擊落最多敵機者。他在2016年4月8日以98歲高齡辭世,為壽命最長的二次大戰空戰王牌飛行員。


Erich Alfred “Bubi” Hartmann中尉(9./JG 52中隊長):1944年8月24日單日擊落11架蘇軍戰機。橡葉佩劍鑲鑽騎士鐵十字勳章得主,生涯戰績352架(東線345架、西線7架),為有史以來擊落數最高的飛行員。Hartmann中尉在單日兩次出擊共擊落11架敵機的同時,個人累計戰果也突破300架門檻,來到301架。最終階級少校暨I./JG 52大隊長。軍旅生涯中曾因機械故障迫降14次,但皆非敵方砲火造成,亦從未遭擊落。二次大戰結束後在蘇聯關押十年,返國後加入德國聯邦國防軍空軍,晉升至上校退伍。


篠原弘道准尉(飛行第一一戰隊一中隊):1939年6月27日單日擊落11架蘇軍戰機。生涯戰績58架。1939年8月27日遭擊落陣亡,追晉少尉。
redshoulder wrote:
Hans-Joachim Walter Rudolf Siegfried Marseille



宅爸看過一本他的傳記,內容提到他的戰術 (同僚學不來)
這種天才打法,無法當飛行教官

前期中隊長們,很討厭這位離經叛道的候補少尉 (頑劣,升不了正職)
直到北非遇見伯樂,認知這種凡人不可及的天分,栽培他

跳脫 WW-II 空戰常見的咬尾式打法
空間感天才,腦袋可以預見未來十秒 .....
天旋地轉後的相對位置
外加骨瘦如柴,可承受 7G 翻滾俯衝

利用超卓的空間預測能力,俯衝急拉翻滾點射,
讓敵機不自覺地撞進預射的彈幕中
每次空戰彈藥消耗之低,連續宰殺效率之高,震驚地勤人員

後來獵殺戰術依他而設
全體僚機負責掩護,防止偷襲 => 他一個人對付英軍整個機隊
好像手感發燙的 Michael Jordan,全隊餵球給他一人遠投近切得分,足以贏得比賽
畢節望族後裔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