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你相信一部《艋舺》的大賣就能說明台灣電影市場的興起嗎?

電影是文化延伸的一環,沒有認真對待自己的文化如何拍攝出精典全世界都認同內函!例如提到櫻花、武士、盆栽、園藝...大家腦海想像空間一定是日本、韓劇中大腸經高腰鬆寬服裝也是方化標記,台灣呢?好像沒有足以代表自己的東西,不要說歌仔戲、布袋戲、平戲...雖也是台灣文化一部份,但隨中華人民共和國崛起、台灣只是事前幫忙中國文化舖路!國際上也不承認屬於台灣文化一環!
艋舺一片我一點也不感興趣,看了預告片更囧
感覺會把小孩教壞的感覺

jeffhsu8 wrote:
電影是文化延伸的一環,沒有認真對待自己的文化如何拍攝出精典全世界都認同內函!例如提到櫻花、武士、盆栽、園藝...大家腦海想像空間一定是日本、韓劇中大腸經高腰鬆寬服裝也是方化標記,台灣呢?好像沒有足以代表自己的東西,不要說歌仔戲、布袋戲、平戲...雖也是台灣文化一部份,但隨中華人民共和國崛起、台灣只是事前幫忙中國文化舖路!國際上也不承認屬於台灣文化一環!


如果電影都要跟自己的文化扣上關係
那一下子就沒題材可以拍了
被侷限住了

最近這三年 分別有幾部好看的國片
海角七號 聽說 艋舺
表示國片終於有不錯的商業電影了
雖然或多或少也跟台灣本地有關
但是一個好的國片 絕對不是因為先要有"台灣文化"的命題
才開始產生的
只要是台灣產生的 自然會跟切身生活環境扯上關係
但是卻不應該侷限在台灣文化這個框框上
這樣只會扼殺台灣電影

只要有好劇本 好的故事 就值得拍


hello
不用想的太遠吧!!文化???

沒錢吃飯 ,,還有文化嗎??

我贊同海角七號 聽說 艋舺 這三片已經是近年來好看的國片了,,,

有沒有文化??我不是很在意,,倒是我真的看得懂這三部電影...也有類似感動的情緒...

有沒有缺點,,還蠻多的,,,但是已經有進步了,,台灣導演懂得拍一般人看得懂有票房的電影

至於以前的天邊的一朵雲,,...那些得獎的電影,,,我真的看不懂也不想看.那麼多長鏡頭去拍天空,,白雲.還是獨白 我只會感到.
拍電影要有資金才能拍

商業電影賣座,一部兩部三部...

讓金主更有信心出大錢投資拍片

對將來,是好事~~
悠然~~
這部片.讓我回想以前高中時的情景是一樣的.我也算是片中描述那個時代的.當我跟我太太一看到開頭片段時.確實回憶起當時的情況.一起觀賞一起討論.這對我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紀錄片
劇中.在班上搜括同學飯菜.以及交換菜色來吃.還有書包丟出去在翻牆.我當時在高中求學時卻實是如此
只能說.不是那個時空背景的或許感受不出.當時鄉下生活水準不夠高的那種生活模式
nutella wrote:
我倒覺得樓主在第一樓...(恕刪)


現在大陸在爭論要不要實行電影“退票制”,之因為有這個討論,就是大陸拍了太多的爛片。宣傳下了很多功夫,甚至占到了電影製作成本的一半,觀眾被騙進電影院。結果發現是大爛片。


都怪校長當年剿匪不力!
陽光道與獨木橋 wrote:
現在大陸在爭論要不要實行電影“退票制”,之因為有這個討論,就是大陸拍了太多的爛片。宣傳下了很多功夫,甚至占到了電影製作成本的一半,觀眾被騙進電影院。結果發現是大爛片。


這個有意思!賣座電影除了宣傳外,觀眾的口碑也是很重要的。以現在網路以及各種資訊媒體發達的
情況,爛片也僅能騙到第一批觀眾罷了。

退票制應該不容易推行,就算是大爛片,但電影你也已經看了,難道以後電影也能像網路購物試用般
的試看嗎?看完好看再付錢?如此可能要等到以後科技再進步,觀眾覺得不好看時就能到售票口退錢
(酌收電費與清潔費)後再消除此次觀影記憶。
1.台灣的電影院要求在影片播映前幾十分鐘就不能退票或換票,
2. 台北一張電影票隨便都接近300元,小成本電影像是一頁臺北,海角七號,只要能登上主流院線,搭配花大錢的宣傳廣告,要衝高售票量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這絕對不代表電影好看! 因為不能退票!

大陸最近在辯論電影票該不該開放進場退票,許多電影產業的專家都說不能對,事實上所謂的專家根本沒有立場講退不退,因為他們是導演,影評,是開電影院的,是處於同一個利益鏈上的人.
台灣更是如此,票價除以物價水準更是全世界數一數二貴.

反觀美國電影院進場15分鐘內可以全額退票,加拿大電影院進場30分鐘內可以全額退票,台灣的消費者根本被當肥羊任人宰割的!
[艋舺]是一部成功的[商業片]
在台灣電影市場
老是拍一些[只有導演自己看得懂的]片是沒錢賺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