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朱導我真的有件事忍不住抱怨─為什麼一堆片裡一定要木乃伊!?甚麼木乃伊?就是身上綁了一堆"乾淨"的白繃帶的人而且出場一定要爆一下繃帶才行一定要一堆繃帶飛出來還慢動作e04.....這個梗從烏龍院就玩很多次了!還有超喜歡用慢動作來帶武打戲的畫面.....這樣是比較帥嗎!?到底在想甚麼?十年前的拍片手法到現在還是如此?
剛看到這部片打廣告的時候,覺得"刺陵"這名字的氣勢也蠻吸引我,以為兩位巨星居然連手在大陸拍起大場面的片了...接著看到了"朱延平"這幾個字,腦中唯一念頭是"完了".....志玲姐姐才剛開始需要呵護小心萌芽的演員路,難不成就要斷送於此後來一直鴕鳥心態不想聽見這部片的影評,也怕聽到十幾億人都發現了原來台灣也是有這種導演導的這種戲...但是果然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該爛的戲也絕不會突然福至心靈得了奧斯卡...唉~沉潛多年的台灣電影情何以堪阿~
傑西 wrote:剛看到這部片打廣告的...(恕刪) 對了~補充一下~記得許多年前曾有記者看了朱導的片後詢問他對各種蜂擁而來負評的看法~印象中回答的原意大致是"商業片跟藝術片原本就是衝突的...沒有拍看不懂的藝術片的打算...也不會怪那些影評, 沒有打算滿足他們,只是想拍純商業可以娛樂大眾的騙(抱歉打錯字, 是"片")子..."老實說...他回答(閃)的很漂亮...
朱延平2004年在大陸還是有騙到觀眾錢,摘自維基百科........《一石二鳥》:創下台北市首周票房只有13830元新台幣的紀錄,換算當時台灣電影票價,約僅有58人觀看,但中國大陸票房開出6000萬新台幣的紅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