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說過很多遍了,你所引據的資料只是一派學說的考證,不代表他就是最符合事實的說法。
上海南驛孤兒照片的疑似造假已屬舊聞,但引證的兩張照片時間先後也須釐清,如果下面那張照片是之後拍的,就有其合理性,不能直接否定其真實性。而且與其重點擺在孤兒,不如放在背景中殘破的上海,上海何辜,要經歷戰爭摧殘?若非日本發動侵略戰爭,何以至此?這張照片中呈現的殘破上海就是日本侵略罪行的鐵證,只有急欲為自己脫罪的日本人才會找到一點可以為自己開脫的事證,就沾沾自喜,拿孤兒的哭泣是作假的來大作文章,這是典型的犯罪人企圖為自己脫罪而轉移焦點的說法。何況戰爭中難道不需要宣傳?相較於歐洲戰場上同盟國的合流,中國戰場上的孤軍奮鬥難道不值得贏得國際的重視?難道中國人藉由凸顯同胞被荼毒而激起同胞同仇敵愾意志,也是不值得原諒的錯誤?如果它真的是一種宣傳,而這種宣傳手法,又何獨中國有之?如果這叫"無恥",那麼日本人實為侵略,卻喊出"大東亞共榮圈"的手法就很高尚嗎?
關於您所提供的「南京事件143枚の写真の再検証」http://www.geocities.jp/pipopipo555jp/143photos/ichiran_1.htm
請不要把重點放在「否定根拠への疑問」一欄的說明,在每一張問題照片的最後一欄,還有一個欄位是「写真判定」,不曉得您注意沒有,在143枚問題照片裡,判定為「有效」的(個人不諳日語,部分翻譯需藉助Google或Yahoo翻譯,此處之「有效」應是確認為偽造或張冠李戴之意),只有7枚而已,其中包括上海南驛的孤兒照片,所以您的論證確有斷章取義之嫌。
至於您所提供的http://www.history.gr.jp/~nanking/,光看首頁就知道是由「否定南京事件存在說」的人士所建置的,以英文版內容為例,第一章章名"Nanjing Massacre Never Took Place"(南京大屠殺從未發生過),還形容南京大屠殺是"fiction mass murder"(虛構的大規模謀殺),立論之偏頗,光看篇名、用語即可略知一二。第二章 「19項否認大屠殺的理由」(19 Reasons to Deny the Massacre),其中僅3項提供連結資料,其餘16項僅有標題而無內容。第6項理由為日本軍方收到維持難民區和平狀態的感謝函(The Japanese Army received a letter of thanks for peace in the refugee district.),且該理由下的第一個大標題就是"No women and children were killed.",但此處所指日軍的一切和平行為(如果有的話)都是指對難民區(或稱「南京安全區」)的行為,在戰時,此種難民區是由中立國人士進行管理,得到交戰雙方的同意的軍事中立區,以對軍事中立區的不侵犯行為來否認侵略時殺戮行為的存在,根本就是牛頭不對馬嘴,毫無說服力,這才是「不值一哂」,這種論證你也會輕易相信啊?
且事實上,在當時中國政府承認了安全區,承諾實現安全區的非軍事化,並且提供給國際委員會現金、糧食和警察。但日本方面卻拒絕承認安全區,僅表示只要安全區沒有中國軍隊駐紮,日軍就不會攻擊安全區。但日軍佔領南京後,實際上並未遵守與國際委員會的約定,屢次強行闖入安全區,劫掠財物、姦淫婦女,大肆抓捕青壯年並予殺害。國際委員會就此多次向日本使館及日軍當局提出抗議,要求按國際慣例對安全區予以保護,但是日軍暴行並未收斂。
國際委員會及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委員會的成員,冒著生命危險,在日軍對南京城長達數月的屠殺中保護了數十萬中國難民的生命。1938年1月底,日軍強迫安全區內難民還家,並聲稱已經恢復了南京城的秩序,但實際上殺戮依然在繼續。2月18日,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被迫改稱「南京國際救濟委員會」,國際委員會及難民區不復存在,最後一批難民營被迫於1938年5月關閉。
如果您認為中國人把戰爭慘狀的照片張冠李戴是很「無恥」的行徑,那麼下面這張攝於1937年12月20日的日本軍人與南京市民一家親的照片,不知您看了之後作何感想?難道您從未對這個畫面的真實性感到懷疑?(在至少數萬民同胞被日本人殘害之後,還能與日本軍人握手言歡,您作得到嗎?這符合人之常情嗎?)如果張冠李戴叫作「無恥」,蓄意假造粉飾太平的場景,只怕更等而下之,依我來看,這張照片更令人作嘔。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的日本學者對死亡人數主要有幾種看法:
至少十數萬人以上
主要支持者有笠原十九司(都留文科大學教授)、洞富雄 (早稻田大學教授)、藤原彰(一橋大學教授)、吉田裕(一橋大學教授)、吉見義明(中央大學教授)、井上久士(駿河台大學教授)、本多勝一(新聞記者)、小野賢二(化學工作者)、渡邊春巳、熊谷京二郎。
四萬人左右
主要支持者有秦郁彥(日本大學教授・法學博士),另外岡村寧次在《岡村寧次陣中感想錄》中認為約有4到5萬人被屠殺,搶劫、強姦等「大有其人」。
兩萬至數千
主要支持者有畝本正己(元防衛大學校教授)、板倉由明(戰史研究家)、原剛(防衛研究所調査員)。
認為僅有數百人死亡,乃至於完全否定的態度
主要支持者有鈴木明(雜誌記者)、田中正明(元拓殖大學講師)、東中野修道(亞細亞大學教授)、富澤繁信(日本「南京」學會理事)、阿羅健一(近現代史研究家)、勝岡寬次(明星大學戰後教育史研究)、杉山徹宗(明海大學教授)、渡部昇一(上智大學名譽教授)、大原康男(國學院大學教授)、西岡香織(軍事史學會會員)、深田匠(政治學者)、前野徹(東急元社長)、鈴木正男(大東塾塾長)、水島總(紀錄片《南京真相》導演)。
你只能證明你所引證且篤信不疑的資料可能是來自於最後一派的說法而已,但以這些引證資料來公開否定其他當今主流見解,未免太過武斷。
請注意,"日本內閣會議於2007年4月24日通過一份答辯書稱,對於南京大屠殺「不能否認發生過殺害非戰鬥人員和掠奪等行為,但在具體的被殺害人數上存在各種議論,政府作出斷定是困難的」。日本學界對遇難人數的主流看法是,從數萬至十萬以上的中國人遭到日軍殺害。",這段敘述等同於日本政府對於南京事件的官方說法,你可以視而不見嗎?
不管你認為你自己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撇開統獨議題不談,台灣與中國同是二戰中的受害者,對於一個身為受害地區的同胞,「挺身而出」的否認在戰爭中同胞被殘害的事實,並選擇相信侵略國在戰後意欲否定自己在戰爭中所實施罪行的說法,這並不叫「道德的勇氣」。你也許為自己「雖千萬人,吾亦往矣」的豪氣自豪,但就好像一個猶太人,卻敢獨排眾議地否認在整個二戰中,有大約580萬歐裔猶太人被納粹德國殘害的事實一樣,這不但是很難得到認同的行為,也是一個不道德、違反良知的行為。
另外,如果你那麼喜歡日本人,你更應該看看「南京!南京!」這部電影,因為它就是以一個善良的日本兵的觀點來敘述南京大屠殺的一部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