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KANO人氣不敵大尾鱸慢跟大稻埕?請大家支持正向能量好電影!

Stallings wrote:恕無法同意
這應該是城市女人的性格,跟國

同不同意是您的自由嘍
在不同角度的眼光下,你自然可以說是城市女人如何,不過…片中有提到她是城市女人?搞不好是日本鄉下妹勒

導演根據什麼來拍?劇本
劇本是誰寫的?編劇
Kano的確不是魏德聖導演的電影,但確是他編的,這比導演更能展現出電影要傳達的訊息
海角是他編的,賽德克也是,Kano一樣是,因為這次導演不是魏,就可撇清關係?
在三個月前一個官方座談會上邀請魏導來談電影行銷,主持人一直說魏導這次您的Kano ooxxooxx..魏德聖可沒像你一樣馬上反駁說不是他的電影
Stallings wrote:
見鬼了,我寫的回覆如...(恕刪)

樓主他是就事論事,
您也不需要人身攻擊呀。
MoonMan wrote:

台灣曾經是荷蘭的領地,曾經是日本的領地,也是目前中華民國的領地 這就只是歷史。不要看太偏太重了

史料記載
日本台灣已正式納入日本神聖不可分割領土之一部份。


日本已經依照國際法規定,早已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自1945年4月1日起已經正式將台灣建構主權編入日本合法國土,成為日本「神聖不可分割」國土之一部份,日本政府業已完成對台灣領土之主權建構之行動與史實。

1945(昭和二十)年4月1日,
日本天皇下昭《詔書四月一日・朝鮮及台湾住民政治参与ニ関スル詔書》,
正式將日本憲法實施在日本領土福爾摩沙與澎湖,
從此日本台灣地區住民由日本國民依法變成日本公民,
與日本內地人民享有相同之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平等公民身份,
自此起,福爾摩沙與澎湖的領土,依國際法之定義,
正式納入日本神聖不可分割之領土一部份。


同意,台灣曾經是荷蘭的領地,曾經是日本的領地,也是目前中華民國的領地 這就只是歷史,不要太偏也不要太重了。但是後面的引言就又偏了...

說真的,叫日治本來就是已經被政治洗腦的結果...你用當時的日本史料來解釋就更荒謬,這好像是用二戰時期德國的文宣資料來解釋德國侵略歐洲的合法性一樣可笑! 那有人用侵略國的史料來做解釋的!!!

實際上,就像你說的...史實就是史實...台灣在馬關條約被割給日本,實際上馬關條約就是一個戰敗後被脅迫的不平等條約! 基本上合約都有個概念...被脅迫下的合約能算是合法的合約嗎? 所以實際上就算白紙黑字寫的再多,還是抺不掉台灣是被割據的事實! 此外,日本對台灣的統治明明是標準的殖民統治方式,而非與日本國民相同的平等公民身份,這不是睜眼瞎話就可以抺滅的!

這些算是歷史,和電影主題無關! 說真的,說 KANO 是部好電影我想算的上是...但是最大問題是,這陣子以來,想推台灣本土電影的人,和某些激進人士一樣,太喜歡把愛國情操,人民水準這種東西和看不看本土電影這種事扯在一起了! 一副好像不看本土電影就不愛台灣,不看本土電影就水準低下一樣,才是造成KANO反宣傳及這棟高樓的主因!!!

說起來,KANO算是日文吧! 一部想炒本土意識題材的電影,用日文做電影名稱就是一種極大的諷刺,那就別怪人連想到日治日劇的...本土意識是兩面刃,它除了讓電影容易取得政府及某些有心人事的支持外,更是綁住電影發展的桎梏! 我的想法是...在台灣做電影還是回歸做電影,這樣才走的出台灣電影老是出不了這座小島的困境!
futureli wrote:
基本上合約都有個概念...被脅迫下的合約能算是合法的合約嗎?


國際戰爭法不是這樣玩的啦,不然舊金山條約也無法以戰勝國要求日本放棄台灣澎湖。
如果真的對台灣可憐的身世有興趣,請網路搜尋"戰爭法下的台灣歷史"。

MoonMan wrote:
台灣曾經是荷蘭的領地...(恕刪)


八田與一獲得日本天皇的勳章,是因台灣移出日本的農作物增加,而非台灣人民的生活過得更好。1939年台灣運往日本的農作物最多,達到總生產一半以上的51.8%,這也是八田獲得日本天皇最高的四等瑞寶章的那年。

嘉南大圳興建好之後,強迫農民要繳交水利組合費(水租),增加農民的負擔。台灣農民,因米價受日方控制,無法提高價錢,又要被徵收新稅,叫做水租,台灣農民痛苦不堪,當時有誰歌頌日本的德政呢?



八田建造嘉南大圳,並非為了造福台灣農民,而是配合殖民政府掠奪台灣資源。水利工程增加稻米產量是事實,但是高級稻米外銷日本,台人以番薯果腹也是事實。學者戚嘉林指出,嘉南大圳工程費雖達五四一二萬日圓,但單單一九二○年一年,全台排名前五大的日人製糖公司,當年總利潤就高達七六○○萬圓。

「日本人修築嘉南大圳,進行稻種改良,目的不是要照顧嘉義農民,只是單純的為了使嘉義農民生產更多稻米,以利運更多米糧回日本。」詳參《嘉義縣志:沿革志》第245面

 八田和殖民政府是為了日本利益,才經營台灣。台人受益,並非出自殖民者的善意。何況其利益絕非日人所獲利益可比,其利益更參有多少心酸血淚!

 一九四二年五月八日,八田在赴菲律賓途中遇難。他赴菲之行的目的,並不光彩。他乃是執行日本帝國侵略南洋的助手,準備再去建設另一個嘉南大圳,掠奪菲律賓的農業資源。八田夫人在烏山頭自縊,台人頌揚她有情有義,卻忘記日本侵台的無情無義。

 


彰化縣二水鄉有長達300多年水利開發史,更曾在台灣經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一個偏鄉如何振興台灣經濟呢?二八水文史工作室召集人張錫池解釋,那得從二水的八堡圳談起。

二水,古名二八水,座落彰化南端,在八卦台地和濁水溪沖積扇上。300年前,當全台灣最長的濁水溪還只是一條經常變換的水道,其釀成的水患每每總能威脅鄰近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直到清朝的兵馬指揮使-施自榜花了10年時間,加上當地傳奇人物林先生傳授導流工秘法,最後成功地開鑿八堡圳,也才讓濁水溪成為良河,也替台灣水利史寫上新的一頁,「二水人稱八堡圳為母親河,因為這條母親河,才能養活濁水溪南北兩岸300多萬人口及讓全台灣人享用稻米。」
TET wrote:
八田與一獲得日本天皇...(恕刪)


+1

人都有移情作用 ,

會對現狀的不滿轉移 , 造成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可憐 ....

blitzday wrote:
說懷念日本時代的我只能說這種人就是欠獨裁

如果國民黨學日本只要偷東西砍手

搶劫槍斃犯錯就鞭打

我就不相信現在台灣治安會輸當時的台灣



所以你喜歡治安不好 財團壟斷?????

inben2 wrote:
這種用南部地名的片子 ..
就不要太在意所謂的票房或媒体宣稱人氣什麼了!

喜歡看就去看,不用去比較



趕快拍一部天龍帝國台北城 保證票房破千億
勇奪奧斯卡大滿貫
嗯 仇日媚中的就不要看了

見不得電影沒把當時的日本給醜化 現在見笑轉生氣了


不仇日的推薦大家去看

這部電影的主軸是描述第一次台灣人打進甲子園得獎的事跡

內容刻劃當時球員不放棄的精神 贏得大家讚嘆

歷史有其時空背景因素
應完整的讓人民知道真相
而不是片面提供掩蓋且不完整的資訊
嘉南大圳是為了戰爭糧食供應這沒錯
但不能否認也在往後的台灣發展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順帶一提
KANO是嘉農,嘉義農林學校,後為嘉義農專,現在的嘉義大學才是
是校名,哪裡來的南部地名,還是天龍國人的地域認知比較高尚有所不同

最後問一下,蓋嘉南大圳是為了產糧
那蓋中正紀念堂是為了??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