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一部很特別的電影一八九五

台灣和日本的感情比較特殊.包含我自己在內,喜歡日本人的程度遠高於中國人:同樣是海島國家,人口綢密度差不多.
paulpwu001 wrote:
台灣和日本的感情比較...(恕刪)

尤其是得知自己血統也有日本人的時候,對吧?
我用600D寫日記
聽說台灣人如果頭髮不黑, 有點紅紅的,
就是混有荷蘭人的血....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dearjohn wrote:
聽說台灣人如果頭髮不黑, 有點紅紅的,
就是混有荷蘭人的血....

我老媽家族頭髮都有點紅紅的,難道我有荷蘭人血統?

我要當荷蘭人,比當日本人好多囉!
Dear John wrote:
以前的客家人是蠻有硬頸精神...(恕刪)


現在大概只有選舉時,候選人會應景的喊喊自己也有客家血統吧!

不過事有因果...
要是沒被中國人出賣,還需要抗日嗎?(李鴻章以台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推託之詞,就草草將台灣當棄兒了)
弔詭的是,二戰結束後台灣被日本放棄了!反而被中國人當日本人鎮壓...

更遠的說,被荷蘭人,被西班牙人放棄了...
總之台灣近四百年來似乎就不斷輪迴這過程
台灣人何時才能學會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呢!
還是接下來連好不容易得來,可以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與勇氣都要放棄呢?
寧願自甘為奴,供迎新主子有天將你當人看呢?
結語...
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
以下是PTT八卦版上看到的....^_^

作者 genica (把鎖匙投進信箱) 站內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霧社事件
時間 Thu Oct 30 23:07:22 2008
───────────────────────────────────────

※ 引述《bomberhack (炸彈客)》之銘言:
: 小時後曾經聽人家講過,
: 霧社事件是假的?
: 是被捏造出來的?

不是假的 不是捏造的

我之前在某間有百多年歷史的某間小小間的老學校的圖書館整理日本古籍,其中
有一本講到霧社事件的前因後果詳細經過跟事後檢討。除了沾染軍國主義或者誇
大國家意識的句子之外,我發現一些蠻重要的東西,也就是當時被莫那魯道集團
「起義」而殺害的日本人死亡名單。

霧社事件的經過,中文跟日文維基上面都只有輕輕描寫,可能日本方面覺得這事
不光彩(的確是不光彩,當時事件結束後很多人下台,國內攻擊處理理蕃政策有
重大瑕疵,加上現在只要提到當年的事情,都盡量跳過讓過),台灣方面經過國
民黨宣傳後也變了質,似乎有隱瞞真正的近因遠因,而只把莫那魯道歸為「反抗
日本帝國主義的民族英雄」。

這本書是在是昭和六年八月(1930)底出版,霧社事件(兩次)是在昭和五年十
月底(1931),文中從近因遠因、鄉野調查、官方及民間說法、地圖等等,最珍
貴的是內有照片一百多幀(莫那魯道長的....),著者是佐藤眠洋(他比較有名
的是另一本書《改隷四十年之台湾》)

事件遠因這就不講,大家心裡明白就好,我比較感興趣的是近因,也就是俗稱
「敬酒事件」。莫那魯道跟兒子去參加部落中的婚禮,婚禮來頭應該不小,因為
連一些日本警察也受邀參加(這本書甚至還有這場婚禮的照片),知道原住民婚
禮上不是酒就是肉,大家喝的醉茫茫的時候,莫那魯道的兒子用手碰了一下當時
在現場的吉田克己巡查催酒,可能當時大家喝的太茫了,吉田說了一句:「快將
你那骯髒的小手拿開(討厭~~~)(誤)」反正就是當時也不是吃西餐,當然
用手抓,髒髒的帶點血,反正吉田就很不爽啦,拿起警棍就敲啦,然後一群喝醉
的男人就開始打架(編按:喝酒不打架、打架不喝酒)

後來酒醒了之後莫那魯道還押著他兒子帶了瓶酒上門去道歉,但是打了警察當時
可不是件小事,雖不是死罪但是處罰可能免不了,可能到時要搬木材搬到老了,
這時出現了兩個關鍵人物:比荷瓦利斯和比荷沙波。如果沒有這兩個人的話,霧
社事件也許就不會發生,或者不會發生的這麼慘烈。

因為當時莫那魯道部落跟警部其實也不是處的很愉快,尤其對於勞役問題雙方鬧
的不太愉快,加上理蕃政策偏差錯誤,加上又有兩個人在進饞言說「反正最近也
鬧的不太愉快,加上我們先動手的話也許就不用被處罰了,呀嗶~☆」。最後他
們決定在稍後的一個慶典中動手。

這個慶典是台灣總督府為了悼念能久親王逝世紀念在各地所辦的運動會(好健康
的悼念會),當時在霧社地區的日人,包括郡守、警部、巡察、學校行政等等,
當然包括他們的家屬,地點是在霧社的霧社公學校。

他們趁半夜的時候偷襲一處駐在所,搶了一些武器,清晨,運動會開始時,突然
有一群原住民匆忙的把自己的小孩帶離會場,當時學校職員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說「何をするか?(三小三小?)(誤)」(所以後來就有人說這是一場有計畫
有陰○的事件,因為沒半個原住民當場被殺(已入日籍不算)),沒多久莫那魯
道集團就衝進會場開始殺人。

好啦,上面說的那麼多,精彩的來了,如果說莫那魯道為了反抗日方對於勞役問
題的壓迫還有理蕃政策的不公平,他一個大頭目難道沒辦法跟日方談?好啦就算
日方不跟你談,發動這樣的起義,如果你是日本人或者你是莫那魯道你會怎麼作


當然先前提到說參加運動會的大部分是警察、巡查等平常就可能跟他們有仇的,
但是最多的卻是家屬、妻兒。我稍微列出幾個死亡名單:

那須あや子(15)跟她的妹妹
とみ子 (9)還有剛出生的弟弟
和夫 (1)

跟他們的爸爸是宮城縣出身的霧社警部補 那須野喜一郎(43)一起被殺死

又,來自島根縣的山本一家也是霧社警部補的

山本鉄太郎(39)與妻子
キミ(27)還有一子兩女
鉄男 (6)
きよ子 (4)
キク (2)

還有很多很多只有三歲、五歲、九歲的小孩,我看了一下罹難列表,簡直頭腦發
麻,很多都是一家大小高高興興的參加運動會,卻因為大人的、或者是時代的過
錯而讓他們來不及長大,我甚至不敢算未成年的死亡人數,因為記憶中對於莫那
魯道的印象是國民黨所塑造的民族大英雄,我不敢相信他們連這麼小的小孩都下
的了手。不過再問一次,但是如果你是當年的莫那魯道,你會怎麼作?

後來日方發大軍進來(惹人嫌有事做啦)(誤),開始追捕莫那魯道集團,當然
也是很悲烈可怕,部落的婦孺甚至為了打持久戰自殺為了節省糧食(為了部落?)
但是打山戰還是原住民比較厲害,到最後日方還是沒能抓到莫那魯道,就算後來
莫那魯道自殺,屍體也是過了好幾年(1934)才被發現,而且還變成木乃伊。

後來事件平定之後的影響其實都可查的到啦,當時也立了殉難記念碑但國民政府
來了之後就把那碑拆毀,改立參加起義的原住民紀念碑,我想目前日方經過一場
戰爭後應該也沒有確切資料,日文維基上也寫的很酸,國民政府後來對於對抗日
本鎮壓的英雄行為給予高度評價(拍手拍手),對於當時的日本人都傾向把他們
描寫成大壞蛋。

總之這都不是誰的錯,但歷史是真的,但要怎麼去解讀是自己的事,不過二十元
硬幣上面的莫那魯道未免太帥....。
荷蘭在台灣的統治其實比日本還殘暴.

看看荷蘭在亞洲唯一的殖民地, 印尼, 長什麼樣子就知道了.

霧社事件其實我知道的跟上面網友說得差不多.
當時飛機技術根本連空投都很困難, 何況是用飛機施放毒氣,
在山裡用大砲轟?

大砲應該是平地的決戰用的吧.
用大砲轟山有意義嗎?

說穿了, 霧社事件只是一個擦槍走火的事件,
跟所謂的抗日沒有關係.

一堆抗日志士, 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都活得好好的.
不過, 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

那個蔣渭川, 抗日志士蔣渭水的弟弟, 最後流亡日本.

p.s. 誤殺的還有穿著和服的原住民兩人. 印象中是這樣.
而且當時還有所謂的味方藩, 跟日本政府同一陣線.
並不是所有的原住民都站在反日的一方.

事件後, 日本給了味方藩蠻優惠的待遇,
到了 1945 年以後剛好顛倒過來.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比小強還強的中國強 wrote:
台灣人何時才能學會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呢!...(恕刪)

曾經有過啊
很可惜的是沒有好好把握
幹出一番大作為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西班牙人並不是放棄, 而是被荷蘭人打敗.
荷蘭人老實說, 有了印尼當基地,
有沒有台灣無所謂.

菲律賓是西班牙的,
馬來半島後來被英國占領.

不過荷蘭一直獨占跟日本的貿易,
而葡萄牙, 西班牙人則是跟中國貿易.(應該是明帝國)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霧社事件我查過日文的 Wiki 寫得真的很少.
連當時的台灣總督, 石塚英藏, 都沒有編輯.
表示事件對當時的日本來說並不重要.

當時的日本, 目標放在對中國的侵略,
這種事件當然就沒有很關心.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