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chao_liu wrote:
1949年,西德戰...(恕刪)
那是有名的 華沙之跪 , 或柏藍特百年之跪 。
這一跪也為他自己給跪出了一個諾貝爾和平獎 。
我覺得戰爭是人類的原罪 。
和平最好 。
辛德勒名單很棒 , 戰地琴人也很棒 ; 不偏不頗 。
裡面那位德國軍官 , 是真實人物 , 原來在家鄉就是個出名的好好先生跟好教師 。
只是戰爭的無奈把他變成納粹的一份子 ,
其實我相信 , 也有納粹是好人 ; 只是迫於無奈與現實 。
德國普通百姓在二戰後過的也很辛苦 , 柏林圍牆築起 , 分裂了德國 。
俄軍入侵時 ; 對德國百姓也是燒殺擄掠 , 強姦民女 。
戰爭都是殘忍的 , 不是師出有名就會美化真相 。
和平是最珍貴的 。
紅衣小女孩的原形...還活著...

當初Spielberg拍片時,不知道這個小女孩的原形 - Roma Ligocka其實活得好好的。她是名導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的表妹,波蘭斯基在Kraków的猶太區遊蕩時,就常跟她一起鬼混。
Roma Ligocka
史匹柏曾邀請過波蘭斯基合作"辛德勒名單",不過波蘭斯基以個人因素為由謝絕。畢竟辛德勒名單的背景(即Kraków的Ghetto)就是他幼時曾待過的地方,而逼自己拍出自己的夢魘是很恐怖的事...
所以,直到波蘭斯基讀了弗瓦迪斯瓦夫·史皮爾曼(Władysław Szpilman)的回憶錄後,他才決定"用別人的故事反應自己的經歷",拍了"戰地琴人"。
說到Polanski...只能說:他真是個奇特的人...

且看下面這一段引用:
------------------------------------
Kraków三人幫的另外一個成員是Roma Ligocka,她是Polanski的表妹,有個外號叫紅衣女孩。因為在猶太人區裡的時候,她有意見紅色的羊毛外套。
Schindeler's List裡的小女孩就是她,後來當Spielberg得知影片中的那個小女孩的原型其實並沒有死的時候,驚訝無比。
Ligocka最近出版了回憶錄,裡面提到Polanski,知道如何扒上電車或者卡車,哪裡能夠找到吃的,哪裡最適合躲藏,也常常給其他孩子幾枚錢讓他們做些古怪的事情。
在她眼裡,Polanski是個不會屈從於家庭生活的人。早年的日子裡,每當有人衝他喊叫,他就會大哭,或者跑掉。Polanski也沒什麼教養,相當好鬥,希望得到別人的注意,愛開各種各樣的惡作劇。
在Ligocka眼裡,喜歡出風頭的Polanski在現實生活中,或許永遠跟媒體有一種難以化解的恩怨。
1995年的一次訪談,Varity Fair的記者問Polanski最討厭誰?
Polanski答道:「那些沒經我認同的傳記作者。」
2000年Polanski看了他的律師給他的書才考慮去拍攝The Pianist。
他推掉了Schindler's List。影片出來了後他很喜歡,但是非常討厭影片裡的Ligocka的形象,那紅色的衣服太傷感了。他討厭傷感。
在Pianist裡我們幾乎看不到這種赤裸裸的煽情,影片中扮演母親的Maureen Lipman回憶一個場景,大家剛被趕進猶太人區,小妹站在窗前看到工人們在砌牆
在排練的時候,演小妹的演員的聲音很大,也很驚狂的樣子。Polanski大為不滿的說不,不是那樣。他站到窗前,說「看,看」,沒有一點感情。
在Polanski的回憶錄裡,他寫道當圍牆砌起來的時候,他號啕大哭。
可是誰有知道真的Polanski呢?那回憶錄,看上去就像是跟媒體開的玩笑。
Polanski曾經說過,我不想讓我過深的陷入過去。是的,我知道暴力,我的一些電影裡也有暴力,但是這兩個並不相連。我的藝術是虛構的。
在Pianist裡,踏上前往集中營的火車前,Szpilman被一個認識人揪了出來,讓他快跑。寫劇本的時候,Polanski說:我記得當初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他們跟我說:不要跑,要用走的。
Polanski從來就不簡單,簡單不屬於他。
但是童年帶來的孤獨和異化的感覺,或許深深印在他心裡,通過他的一部部的影片釋放出來。
當年在評論69年Tate被殺後追逐他的媒體時說到:「That was the life you lived. Those were the films you made. So that was the way you died.」(這就是你過的生活,這就是你拍的電影,所以,這就是你死去的方式)——Jay Rayner,Through the past darkly,The Observer,November 3, 2002
http://blog.yam.com/kopfinderluf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