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劇情很合理啊.典型的"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樣板.劇中友子對自己很有自信,所以一開始才對經紀人要求有更好的演出機會而不是只當翻譯跑腿.當滿腹的委屈遇上正面衝突的阿嘉,那種不服氣感就出來囉.我猜最經典的是友子看到阿嘉在寫歌的表情引起他的"慾望".(君不知認真的男人最有魅力)那一幕導演有特別帶出來喔.當然酒精影響理性的成分也很多.(隔天早上的鏡頭也帶出他們清醒後的尷尬)總之,以上的故事告訴我們,要記得跟在喝了酒的女人後面可能會有"糖果"可以吃.
一個 20 多歲, 自己為有音樂才華的青年, 到台北奮鬥了很久, 一事無成的回到恒春. 他自以為懷才不遇, 但忘了其實自己失敗的原因是態度. 不但 EQ 差, 工作偷懶, 不負責任, 任性, 沒有妥協和溝通能力..回到恒春後, 在家無所事事, 靠著媽媽情夫的關說, 到郵局送信. ( 這郵局送信可以用關說的嗎? ).信件送不完他就私藏起來, 他也不會找人幫忙, 也不會請教前輩, 也不會找長官協調, 總之他就這樣把信藏起來當個縮頭烏龜.最後送信給那個友子, 竟是這樣偷偷摸摸. 如果那個人不是友子怎麼辦呢?這麼重要的事, 讓主角冒著演唱會來不及的風險, 竟然不會做確認. 這或許是件重要的事, 但畢竟不是急事,反正都已經放幾個禮拜了, 也沒有必要急於這幾小時.歌唱的好嗎? 曲做的好嗎? 老實說演唱會的重點是氣氛, 我認為那全是主辦單位的功勞.那個青年從頭到尾板著一張臉, 自己不得志全是別人的錯似的 , 這種人就算紅一下也會立刻消失,那個阿嘉是一個不論個性, 習慣, 態度都很爛的人, 至少我很不認同, 看看電影可以, 千萬不要學劇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