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在他不朽的作品<<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寫下:
<<<提起最早的文明前驅,文明的先導,永遠不會是汽船.不會是鐵路,不會是報紙. 不會是主日學校,不會是傳教士,照例是威士忌,這是多麼嚴肅而美麗的思想. 這就是一個例子.只要翻開歷史一看,你就會明白了.傳教士跟著威士忌而來. -----我的意思是說威士忌先到,而後傳教士才到.其次是窮苦的移民,帶著斧頭 鋤頭和來福槍;再其次是商人;再其次是各種投機者,再其次是賭徒,光棍,強盜 以及一切犯罪男女,再其次是精明的買主,買一紙契約就把所有地皮給搜括了. 這就引來了律師,自衛隊也帶來了葬儀社,這些利益就引來了報紙,報紙就鬧起了 政治和鐵路;大家都動手建立教堂和監獄----請看!文明就在這地方紮根了. 但是你看,威士忌卻是這場善事的先導,>>>
我的中學老師說過原住民本來住在平原,唐山過海來的台灣人祖先釀酒賣酒換原住民土地,用這種騙子般的巧取方式取得廣大的平地,我相信老師太愛鬼址是在誤人子弟,但是台灣開發的歷史真相是什麼?電影能夠還原真相嗎?
大明軍隊
荷蘭軍隊
西班牙軍隊
大清軍隊
日本軍隊
美國軍隊
中華民國軍隊
只有一隊搶光光台灣農民的白米倉庫。
鼓勵魏導把中華民國軍隊搶光台灣農民白米倉庫的事蹟拍入電影。
史料:
1946年4月18日 霧峰鄉民〈為籲請政府寬貸徵米糧以蘇民困〉呈文:
三月十四日警備司令部蔡少將繼琨軍率軍隊三十餘名,並帶機關槍數
架,分乘卡車數臺,如臨大敵,包圍敝鄉〔霧峰〕農業會。拔刀擬槍,
滿口惡聲,強迫該會副會長林士英打開倉庫,竟將存米二千餘包搬運
一空,其舉動之蠻暴,令人莫辨其為官軍與土匪。
如林獻堂日記所言:
「臺中縣下要取四千噸」,造成臺中各鄉鎮農會存米被搜刮一空。結果民
無米可食,只能以樹薯籤粉代用食。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