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金馬獎】若失去了自由、包容,何來藝術的價值!

在這一次的事件,可以看見 一個已經是國際知名的影星,她的氣度與胸襟 的高度在哪裡。

這一次的金馬獎,幾乎都已經被對岸所包辦了,所以.... 並沒有 主辦國的偏袒,也沒有裁判在分豬肉的 分配獎項的狀況。


一個影星,上馬的姿態要雍容優雅, 然而 下馬的姿態,也很重要呀 !!

SoxFan1999 wrote:
哥來哥去的煩死了
用語都被別人同化了還好意思說別人low
我看你只是自high


大陸人士,是不會自稱「哥」的!
這是我親身的經驗~

至於「哥」的用字,
是來自於台灣媒體工作室(台灣人自己..)喜歡翻韓劇口譯時,喜歡在那邊「哥」來「哥」去的!

最近會喜歡用這個字,
是因為不久前老同學聚會,才知道一個女性友人參與翻譯,賺取外快~
在餐會中,大家在那邊揶揄!
我也就拿來一併揶揄這位大陸人兄了!

至於樓上這位小朋友,
如果對一件事情不能有比較詳細的了解,卻能大放厥詞!
說真的,
跟對岸一起同化的.... 應該是你的智商能力了! 
『法律,是保戶懂法律的人!不是保護每一個人!』如果需要法律諮詢,只有付費,沒有免費~ 一 一+

pickyricky wrote:
在這一次的事件,可以看見 一個已經是國際知名的影星,她的氣度與胸襟 的高度在哪裡。...(恕刪)



像金馬獎這種等級的影展 , 人家以前本來也不屑參加的 ~ 畢竟在大陸也沒幾個聽過

金馬獎這東西 ~


不過今年人家第一次來 , 男女主持人就這樣抓住機會羞辱人家 , 甚至後來侯孝賢和

鞏俐頒最佳導演獎時,侯導又取笑她說希望明年鞏俐再來時能夠上台來領獎而不是

頒獎.... 拜託 ! 當時還沒有公布最佳女主角耶 !!



也許獲獎名單事先內定這在台灣司空慣見 , 也不認為這有何公不公平的問題 ~~ 不過

這樣大辣辣毫不遮掩地藉此在台上揶揄人家, 也太瞧不起人了吧 ??
曾劍的發文我仔細的看了幾遍,感覺並沒有貶抑的味道.

如果有花時間去觀察大陸各論壇發表的文章,凡是涉及到立場的問題,一般都會說的比較含蓄.至少到現在,言論的箝制還是存在的.過度的吹捧臺灣有多好不是他們該有的態度.

所以他們恭維你可不一定是真的誇獎你.說你不好也不一定就是壞.字面上的意思和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往往相反.

我們看曾文在文章頭和文章尾都拿范冰冰經紀人拿了飯店吹風機做話題,顯然要凸顯兩岸思維的不同.

對范冰冰來說,吹風機值幾個錢,老娘拿了是賞你的臉.明天員工一人發一台,你金馬獎屌個甚麼勁的.

我們當然知道金馬組委會追回吹風機並不是價錢的問題,不過這就得罪了來賓了.

作者對金馬獎是有做功課的,誰還記得前兩屆有甚麼片參加競賽的.作者還找出來看,顯然不是隨便發文的.

不過作者所列的三個評判尺度,我倒是覺得格局小了,而且觀點也很不"專業".

終究,也就是一家之言,我認為褒勝於貶.
大家有空去看看 WiKi 上面的金馬奬歷屆提名和獲獎之名單, 以及摸著自己良心默默想想, 有哪些獲獎真的是實至名歸? 是不是逐漸劣化了?
現在都已經是地球村了, 還在分那些人是哪些地方的人嗎? 很多質量很好的影片都已經是各方電影人都參與製作和導演和演出了.
真的國際化, 邀請具有國際化眼光的任何地方的經驗人士來參與或評審, 才能讓金馬獎真正成為影視人重視的獎項.
別再關起門自己玩了.

金馬奬歷屆提名和獲獎之名單 (WiKi)

自己觀點: 以 2013 年為例, "郊遊" 一片可真是跌破眼鏡啊, 以一部微電影的內容, 硬是拍成一部正常電影時間長度的影片, 竟然還獲獎. 沒看過一部電影可以拍一個人吃便當, 幾乎從開始吃拍到吃完, 單一鏡頭. 唉. (很抱歉, 直接點名.)
真的不要因為是主辦單位在哪裡, 就一定要有主辦單位所在地的影片或電影人必須要得獎. 必須小心劣幣逐良幣.
不知道有沒有人也看過 "羅馬浴場2 Thermae Romae II" 這部日本片, 片中男主角穿梭古代羅馬和現代日本之間, 巧妙地暗喩描述出日本的優點, 使男主角學習到並帶回古羅馬去應用. (片裡面是用比較有趣的畫面呈現)

台灣也有很美好的資產, 地方和事物, 如何使用電影表現出來並令人 (和其他地區的人) 印象深刻, 應該可以讓台灣的電影人多發揮才能和才華. 期待中.
大家又是否已經看過 "一九四二"(Back to 1942)?
導演是 馮小剛, 改編自作家 劉震雲 的著作《溫故1942》, 該著作是2009年3月出版, 而該影片是2012年11月附近上映. 中間只隔了3年多的時間. 有幾位台灣演員也參與演出.
影片中的語言有普通話/河南方言/英語/日語. 影片中的某些片段也是掛滿中華民國的國旗. 也描述了當時委員長要和人民站在一起抗日和救災的心情和作法.
推薦給到現在還有地域主張的人去看看. 或許可以有所改觀.

台灣也有不少很有質量的作家有適合拍成電影的著作, 希望不久將來有好的電影作品可以欣賞. 期待中.
hata6136 wrote:
15億人只出一個張藝...(恕刪)

第一15億數字從哪裡來
第二大陸好導演不止一個張藝謀,四大歐洲電影節的大陸導演可以自己查
對了,還有今年金馬獎婁燁,老陳除了最佳男主,最佳男配,還有個最佳導演哦。

說實話,如果大陸電影無審查,台灣電影。。。呵呵

UnicornTW wrote:
大家又是否已經看過 ...(恕刪)

很多沒看過的人,聽到這個名字,早罵聲滔天了
說什麼污衊,其實他們連看都沒看過

更搞笑的喋血孤城,我的團長我的團有人跟我說什麼大陸美化共產黨抗日。
拜託,連片子都沒看過

感覺這次鞏俐真是被犧牲了,畢竟要留一座獎盃的。

florence0729 wrote:
至於「哥」的用字,
是來自於台灣媒體工作室(台灣人自己..)喜歡翻韓劇口譯時,喜歡在那邊「哥」來「哥」去的!...(恕刪)



這幾年我也有看過幾部熱門的韓劇阿,如果你是指韓文中的"歐巴",那的確是指哥沒錯
還真沒看見自稱用"哥"來取代"我"的翻法.不知到是我自己孤陋寡聞,還是你資訊有誤.


就我的了解,用哥來自稱的習慣的確是從中國傳出來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