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同意那個作者的看法,通常主流民意是被商業炒作起來的,對也日本人我沒有太多的好感!我也不知道電影想表達什麼,以前台灣人與日本人吃的、喝的、用的都有階級之分!他說的是真相嘛?但是流行是一種修改歷史印象的良藥!或許導演想要的是商業的熱血,但是家中有人受日本人欺負過的,當然不會那麼想了!
掬水月 wrote:可以解釋一下兩篇社論...(恕刪) 因為這部KANO會喚起台灣人團結的意識對於某些立場的人而言這是政治不正確所以電影從上映前就有人在罵,連導演是誰都搞錯沒進電影院看過就能先替電影扣上皇民帽子不過電影本身好看,加上口耳相傳其實也不用怕被打壓越多人罵電影越紅反而更多人願意進電影院看電影在講什麼
台大中華復興社社長侯漢廷高聲批評,魏德聖說電影是榮耀再現,但其實榮耀的不是台灣人,而是日本殖民成功,八田與一所蓋的水庫過幾年就不能用了,去問經歷過那年代的阿公阿媽,誰會這樣講說「這是美好的年代?」現在殖民不成功囉八田與一躺者也中槍 希望核四不要過一天就不能用了去問問這個年代的阿兄阿姐 誰會這樣講說 這是個美好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