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10個問題 「KANO」沒秘密

嘉南大圳的完工拉到比賽一起,這無關媚日,只是編劇趁托劇情的手法

就好像為何要用配樂去帶動場景氣氛
嘉南大圳完工,噴泉完成,小孩誕生都是襯托的手法

劇中數度出現八田與一,也許編劇是為了表達對他的尊敬
歷史時序探討沒什麼意義,這是商業電影,不是紀錄片...

像我最愛看的大陸古裝劇之一的康熙王朝(陳道明演的),台灣部份時序也是錯得離譜,我也沒有因此就不

看下去...

月巴我鳥 wrote:
我無意掀起筆戰僅就歷...(恕刪)

chihung1105 wrote:
嘉南大圳的完工拉到比...(恕刪)



電影就是電影
一板一眼就是紀錄片了
沒有戲劇性還有誰會想看

應該要再加上一個1926年蓬萊米命名
蓬萊米加上嘉南大圳
稻米產量增加百倍

所以各新建很多新式酒廠
像是嘉義酒廠、板橋酒廠


神經那麼敏感的人
今天開始連飯都不要吃
因為台灣米就是日本人改良的
KANO 的影迷們也太熱情了

不論是哪國的影片

只要是搞錯歷史時序的

有哪部片沒遭到批評的?

只因喜歡 KANO 就可無視歷史時序的問題?

這是甚麼邏輯?


因為你在乎時序,所以你很在乎這個點....

我還沒看KANO,不過我看過電影的簡介跟討論,時序不對,甚至跟八田做的刻意連結...那又如何...我不

在乎....電影好不好看才是最重要的~~

月巴我鳥 wrote:
KANO 的影迷們也...(恕刪)

月巴我鳥 wrote:
KANO 的影迷們也...(恕刪)

電影本身就是搞創意的
而且一開始就有說是真人真事改編
如果完全要歷史來走
那就不叫拍電影
那叫拍紀錄片了
嘉南大圳完工是1930年4月,嘉農到甲子園出賽是1931年夏天,
時間上只差了一年,當時嘉農的學生肯定與這個事件有交集,
而導演也巧妙的把這兩個事件串在一起,雖非史實,但也不至於完全說不過去吧!
重點就像上面說的,這是「改編」電影,而不是「記錄片」。
果子團隊用這部片繼續幫台灣人找尋一塊被剝奪的記憶

填補我們歷史知識上的斷層,特別是針對30~60歲之間的台灣人

這一世代的台灣人是台灣目前社會的中堅份子,但受KMT荼毒的緣故

對台灣的認識可能是最貧乏的。

如果,也因為要填補這段空白的記憶,導演才需要將當時的社會背景特別引入電影中吧?

當然,我也知道49人對這段歷史很沒參與感,但我希望這些人能夠用一種健康地心態去

認識他們安身立命之處,台灣,在過去所發生的故事,而不是敘事方式不合其意便亂扣

帽子無的放矢地批評。

這樣不但顯得自己無知也不尊重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多數人。
月巴我鳥 wrote:
不論是哪國的影片
只要是搞錯歷史時序的
有哪部片沒遭到批評的?...(恕刪)

我想到X戰警‧第一戰裏面的改編劇情
From 維基百科的史實
10月24日周三:美國對古巴的封鎖開始。美國艦隻和蘇聯艦隻首次發生衝突。為了防止衝突升級,美國艦隻沒有總統的直接命令不許開火。蘇聯艦隻進入封鎖圈(離古巴海岸500海里),但是美國縮小其封鎖圈後所有蘇聯艦隻掉頭離開了封鎖圈。蘇聯政府繼續表示不做任何讓步。

第一戰裏面把突破闖入封鎖圈的蘇聯船隻,改編成因為變種人欲製造美俄衝突而殺光船員闖入
利用史實場景加以改編也是挺有創意的,時序應該也只是電影手法吧
除非是沒考証而犯的錯誤,可能就貽笑大方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