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極樂世界...極雷世界... (內有劇情雷 慎入

podman wrote:
但是科技預言必須是不違背物理定律的

那得看影片製作人的心態如何,
人類所知的「物理定律」,會隨著科技進步而改變,
牛頓還未提出物理定律之前,這些物理現象並非不存在,
兩千年前若有人預言平板電腦的誕生,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被施以火刑.

電影中所表現出來的太空中的失重狀態,和真實的太空漫步幾乎完全一致

這個恐怕算不上有多科「幻」,人類隔年就上月球了.
外太空失重,旋轉人造引力在當時美蘇互拼太空計劃時,應該算是很保守的科幻觀念.

cckm wrote:
兩千年前若有人預言平板電腦的誕生,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被施以火刑.


在龜甲獸骨上刻字就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平板”,洞穴裡的壁畫就是最原始的“顯示器”

只是材料不一樣,其實平板和顯示器的概念早就存在人的腦中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在龜甲獸骨上刻字就是...(恕刪)

這和算盤是電腦前身的說法應該沒兩樣.....

cckm wrote:
這個恐怕算不上有多科「幻」,人類隔年就上月球了.
外太空失重,旋轉人造引力在當時美蘇互拼太空計劃時,應該算是很保守的科幻觀念.


應該說,好的科幻片可以帶領人類去探索”科技“的未來可能性,甚至創造新的科技產品

不好科幻片就只是娛樂而已,難以觸發科學家去複製”電影內容物“的創新科技動力

導演史丹利庫力伯就是屬於那種會啓發人類科技的電影大師,雖然2001 Space

Odyssey真正在表達什麼實在很難懂,我隔了幾十年重新看了N次還是看不懂

但是小時候看過的印象居然還是依然鮮明,好像不久前才剛看過一般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應該說,好的科幻片可...(恕刪)

很少電影能真正創造科幻,
但是電影製作團隊能比一般觀眾知道更多的科幻概念,
沒網際網路的時代,不少科幻概念會藏在某某期刊,某某論文,
或是某篇少人理會的新聞報導內.
而電影製作者將其介紹給了一般觀眾,
這算是是科幻電影的貢獻.

難以觸發科學家去複製”電影內容物“的創新科技動力

天馬行空的時光旅行,蟲洞旅行,實物傳送,超光速飛行.....
都是其來有自,不是單純電影人空想的情節.
有些是小說家的空想,有些是科學家的空想.

科學家複製電影內容的說法,似乎倒果為因.

而已然有實際技術基礎的科幻,距離科「幻」就更遠了.
cckm wrote:
很少電影能真正創造科幻,


平板或人工智慧這類科技產品在40年前是無中生有的科技,無人能提出其可能性

但是藉著科幻電影無邊無際的幻想,成為後來科學家們的創新動力

例如電影《海底兩萬哩》拍出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這部在1870年寫的經典小說

激勵了人類探索海洋的野心和科技,對後來的科技都有深遠的影響

1870年人類根本沒有想過會有潛水艇這種科技出現,但是後來成為真實的科技

但是也有科幻片的內容既荒誕有無厘頭,現在看了只有讓人噴飯的結果

例如月球上有女人國的電影,或是外星人和地球人生出小孩的故事,簡直就是無聊

不過科幻片不能只是科幻而已,還是要有好的劇情鋪陳才能打動人心,也更有娛樂價值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1870年人類根本沒有想過會有潛水艇這種科技出現

南北戰爭時期就有概念潛艇的出現.
根據wiki所描述,潛艇的歷史比此還要更早.

cckm wrote:
科學家複製電影內容的說法,似乎倒果為因.

而已然有實際技術基礎的科幻,距離科「幻」就更遠了.


光是007電影系列就不知引起多少新科技的發明,更別說是大師拍出來的科幻片

電視影集”星際大爭霸“也堪稱”科技發明的溫床“,不知有多少科學家是看著電視長大

後來真的實現電影或電視科幻產品或理論,許多電視節目或書籍討論這個議題

discovery channel還特別這製作相關的節目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電視影集”星際大爭霸“也堪稱”科技發明的溫床“

您說的可是「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片中雷射槍,傳送,曲速....,應該都不是原創.

至於星際大爭霸(BSG,1978版),科幻元素就更少了.

對於科普的推廣,這類科幻片的確貢獻頗多....

cckm wrote:
南北戰爭時期就有概念...(恕刪)


其實很難說是誰先有了潛水艇的發明概念

凡爾納創作力驚人,一生寫八十部小說,百年以來更是世界上被翻譯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著有「海洋三部曲」又稱「凡爾納三部曲」,即《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哩》和《神祕島》、《環遊世界80天》、《氣球上的五星期》和、《地心遊記》等等


冒險科幻小說家.凡爾納最具科幻魔力作品!
開創「海洋小說」書寫之先鋒
《海底兩萬哩》一作敘述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故事背景在1866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隻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卻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然而這隻怪物並非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是船長尼莫在大洋的一座荒島上所祕密建造,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莫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來一趟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祕密公佈於世。
《海底兩萬哩》開啟滿足人們對於神祕海洋的想像,海洋是生活在陸地的人類難以真正觸及的世界,即使今天21世紀,它依然有許多待人去發掘的謎點。這部作品融合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讀者推入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緻入微的細節刻畫交替出現,而尼莫船長這個角色更展現了人類對於「自由」的追尋。
Generation Kill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