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e5136 wrote:
是的。但我是照著電影...(恕刪)
感謝提供連結

我覺得運動家照這種管理方式是沒辦法拿冠軍的
他們只在乎農場養肥的能不能賣個好價錢

m003819 wrote:觀念不正確。
簡單回你~棒球是得分的運動,不管對觀眾對球隊都是,縱使你有多華麗的防守動作,滴水不漏的防守,不會得分就不會贏球...(恕刪)
m003819 wrote:打棒球本來就是這樣,這段有講跟沒講一樣。問題是如果對方防守強,你就不容易推進;你如果防守較弱,對方就容易推進。邏輯上,無從判斷進攻與防守何者較重要。
…於是就要想辦法得分,9人先發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打安打全壘打,於是選球好的或快腿的人就要想辦法上壘,再由後面大棒子去推進...(恕刪)
m003819 wrote:電影裡可不是這樣演。Billy 並沒有用什麼特別好的投手來 cover 防守上的不足,甚至還可以派一個生手去守一壘。
…但並不是防守不重要,他認為球隊有好投手就足以cover 防守上的不足,剩下就交給進攻...(恕刪)
Dave5136 wrote:
不過投手的防禦率、被安打率,是可以很精確的數據化的,跟打者的上壘率一樣。
但有錢的球隊也可以學這套經營方式。如果大家的經營效率都一樣,有錢球隊的優勢還是不變,而且有錢球隊可以請到更好的經理。
Dave5136 wrote:
得分能力不是絕對的。對方防守弱,你得分就容易;萬一對手真的有「滴水不漏的防守」,那你一分也得不到,對手只要得一分就贏你了。
打棒球本來就是這樣,這段有講跟沒講一樣。問題是如果對方防守強,你就不容易推進;你如果防守較弱,對方就容易推進。邏輯上,無從判斷進攻與防守何者較重要。
電影裡可不是這樣演。Billy 並沒有用什麼特別好的投手來 cover 防守上的不足,甚至還可以派一個生手去守一壘。
maddog228 wrote:
…也不可能每隊的SS都是Ozzie Smith等級, RF又是ICHIRO等級...9個位置都是金手套得主...我想這應該是mission impossible第5集, 但9個位置也都是種花職棒等級也更是mission impossible第6集......(恕刪)
maddog228 wrote:是的,因為一個投手的影響力,有可能比其他野手全部加起來還大。我說的「防守」是相對於「進攻」,也包括投手在內。包括投手在內的「防守」,跟「進攻」應該是同等重要。只考慮得分不考慮失分是不對的。
…但是比起進攻打擊或是投手防禦指數, 防守水準相對地比較容易被平均掉.......(恕刪)
maddog228 wrote:可見 Billy Beane 真正的觀念並不是不重視防守(廣義的防守包括投手),但書跟電影都強調 OBP,忽略了防守。所以才會有人說這是一個「騙局」。(參考我10樓貼的連結)
…電影應該是比較強調Billy Beane帶來的新觀念,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OBP...所以電影就專注在上面做文章~捨棄掉當初最大功臣的三巨投,我想這是商業電影的考量,雖然沒有演出來但現實世界的確是Barry Zito, Mark Mulder, Tim Hudson撐起了當年的先發,這三個都可以拿賽揚獎,也可以說三巨投真的有cover掉防守的不足......(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