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apple wrote:
李烈是台灣很優秀的電影工作者,翻滾阿信也是很優質的製作,我也希望他可以破億
破億的海角七号的確是台灣國片的奇蹟和轉戾點,但接著破億的艋舺我真的覺得有點太過偶像化,
《那些年》早個幾年上映,可能不會有現在的票房....這種說法不無道理,的確是這前兩部電影把市場的能見度格局拉大。
但是《那些年》雖然幼稚,但至少是容易欣賞的,那以前不賣的電影拿來現在播就會賣嗎?朱導每次拍片我都覺得無言
應該是觀眾支持好電影,好電影救救國片,並不等於觀眾支持國片...謝謝
那我請問板大《那些年》是好電影?
好看的電影,在哪個時代,都是好電影。
賣座的電影,在哪個時代,不一定都是賣座電影。
但是只要是賣座的電影,在某些程度讓觀眾願意掏錢的一定都是好電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