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國片輓歌~飆國罵,走台客路線成為票房保證,你樂見國片如此復甦嗎?

國外大製作的片子大多也都有罵髒話呀~
像Shit~Fxxk~bitch很常聽到呀~~
國罵還好啦~~
就是當作一般人的口頭禪而已不必太認真~
商業走向的電影更貼近一般的日常用語跟情節是無可厚非的~
ppstation88226 wrote:
飆國罵有甚麼? 電影...(恕刪)

難不成台灣的特色就是髒話?不至於吧。
laettner wrote:
國外大製作的片子大多...(恕刪)

髒話沒什麼,「只有髒話」才麻煩。有的電影根本把髒話當作賣點,講好聽是鄉土,難聽就是低俗了。
有沒有看過《殺手沒有假期》?這部電影出現幾百句法克,但內容淒美優雅,誰說夾雜髒話的電影就只能熱熱鬧鬧?

十減一 wrote:

有的電影根本把髒話當作賣點,講好聽是鄉土,難聽就是低俗了。

^^^^^^^^^^^^^^^^^^^^^^^^^^^^^^^^^^^^^^^^^^^^^
完全同意~~
美國的黑幫電影也是很多髒話
說實在拍台灣的小混混或台客比較有戲劇張力
也比偶像劇裡面一堆開跑車的小開更貼近你我的生活

不然拍一個台北的上班族,每天不是加班就是上01
這種劇情更難演
宋太宗訓示公務員:「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還好吧
美國電影不是也是F過來F過去的
還參雜很多粗話
這又沒甚麼大不了的~就是電影而已阿
左腦想,右腦不想,左手動,右手不動,左腳走,又腳不走,我想留,但你卻想走.....
話說我看完最想罵人的國片,是「臉」。
三個多小時我在電影院氣到睡不著。
(不過頭七那段是滿有意思的)

海角有「很多」髒話嗎?還好吧!
我個人覺得海角是還不錯的娛樂片,
雖然不到名留萬世,不過可以看啦~
為何看國片只專注在國罵上面海角和雞排我都去電影院看.......

例如海角裡面 表達了一個特別組合在努力之下也是會有亮眼的表現 一段看似幸福的戀情在大時代背景的下

變成了一個橫跨六十年到死也說不出口的悲劇與感傷 一個音樂人他奮鬥了許久才發現自己真正的特色

一個單親媽媽因了解自己奶奶原來有段說出不口的悲劇戀情而才體會到自己傷害了最愛她的奶奶

一個孤單在台灣工作的日本人找到一個可以與她共鳴的戀人 背後更深的意義 一些美麗的景點因為沒有經費發展

而被大財團因BOT拿走開發權 連在地人還要看大財團的臉色.....

而雞排裡說的 一群為了四個小孩不分假日在夜市擺攤的人們 每個人心中都有些說不出口的秘密

一個為了他無所事事的弟弟而出來擺攤的姊姊 一個因為家暴而被丈夫拋棄的媽媽為了孩子出來擺攤

而他們的會長也是從小在夜市擺攤而後長大出來服務大家的 但他也有因為他叔叔被地下錢莊追債 而地下錢莊

來討錢狂敲門的恐懼 讓他生活下去的重心就是照顧他唯一的阿嬤 而為了利益卻要將他們腳下討生活的土地

拿去開發的建商 這也是反諷了一些為了都更開發案而搶破頭的建商不顧那些住戶或是居民的權益....

這些都是電影中除了國罵以外可以看到的東西 為了一定要FOCUS在國罵 裡面還有導演要表達的其他東西

怎麼不看看呢......
ppstation88226 wrote:
飆國罵有甚麼? 電影...(恕刪)


HIP-POP是啥東西?
連這都分不清楚啊你

不是我要貶低台灣人
你看看每天都在撥的鄉土劇
幾乎是不用劇本就能演的那種肥皂鄉土劇
主宰黃金時段多年
幾百集撥下來
同一批人換個劇名再繼續演下去
臺灣人卻仍然樂此不疲

電視台偶爾推出高品質的古裝劇
收視率馬上慘不忍睹
票房的情況就是反映台灣人的品味

比較厲害的導演我想還是會在這股風潮中把紅花綠葉分別清楚
票房與內涵取得平衡點
不過我也看到很多人混水摸魚就是了



球德洛 wrote:
從海角七號,艋舺到最...(恕刪)


如果看完電影,你只記得髒話,劇情,演技....都不重要

你真的可以省下很多時間,超多電影你都不用看了

我看過髒話最多的電影應該是"心靈補手"吧

你覺得爛嗎?

它還剛好贏得奧斯卡最佳編劇~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