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Interstellar timeline 時空分析 (天文迷版)

Black hole of Phoenix cluster

畢節望族後裔
Black hole of Phoenix cluster

Check the size of it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宅爸最近看 木衛二,土衛二,土衛六 介紹...(恕刪)

今天看到的新聞,木衛三Ganymede上證實存在著地底海洋,
因為哈伯拍到極光的照片,
接下來就要看黎明號探測穀神星的結果了,
這兩顆星球含水量都比地球多,
看起來太陽系比想像中還要潮溼呢...
Racer wrote:
今天看到的新聞,木...(恕刪)




+1
天文迷可以用 keyword "Casinni mission" 在 Youtube 找到豐富的影片,大多有字幕

相對以類地行星為主 Earth 2.0 探索,遙不可及

氣體巨星的衛星生態圈,讓人期待

畢節望族後裔
Racer wrote:
接下來就要看黎明號探測穀神星的結果了




Dawn arrives at Ceres

Fcst 4/22 the Dawn will stay orbiting Ceres



宅爸估計 Ceres & Pluto or flying comets 成份相似 : 岩石 & 冰

Ceres & Pluto
缺乏巨星施加的潮汐力,有熱源可生成地下水 (液態),噴泉

小行星帶 Ceres or 庫柏帶 Pluto 等冰球,可比月球地下冰還凍

畢節望族後裔




列入收藏,在家欣賞

宅爸最愛幾部 Blu-Ray 科幻片
1997 Contact watched 7~8 遍以上
2007 Sunshine 5~6 遍
2013 Gravity 3 遍
2014 Interstellar now the 3rd time,1st time in HT

這部產學合作的經典,有機會超過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2007 Sunshine 5~6 遍


這部請宅爸有空可以開專欄賞析一下?

對 Danny Boyle 這部片實在很有興趣,感覺太守規矩了,到後面的片幾乎都很保守,Trance 還沒看除外.
Johnny_depp wrote:
讓我更加無法脫離"命定悖論"的設定,或超出想像


命定悖論的主要核心,是我們觀察到這個世界就是這個樣子,所有一切全部已經決定。
可是更大的問題是,這完全就是觀察者效應所描述的情況。

觀察者效應有點複雜,我想用個淺顯的生活例子來講個故事好了。

有天小明上餐館,主廚上菜。
當蓋子掀開的那一刻,小明看到一塊羊排放在自己的碟子上。
所以掀開蓋子後,小明預期他會吃到羊排,而也的確吃到羊排,後來也嚐到羊肉的味道。

以上就像命定悖論,一切都已決定。
小明吃的是羊排,廚師端上羊排,小明也真的吃到羊排。


但是,重點是這是家無菜單餐廳!
在主廚把蓋子掀開,沒看到菜色前根本不知道會吃到什麼。
但一旦蓋子掀開,看到餐盤內的菜色瞬間,今天的晚餐內容才全部決定!

因此,
小明看到餐盤上是羊排,於是後來就發生小明吃羊排與其他後續事件。
同桌的小華餐盤掀開,喔,原來是魚排。於是後來就發生小華吃魚排與其他後續事件。
隔壁桌的小蔡餐盤掀開,喔,原來是義大利麵。於是後來就發生小蔡吃義大利麵與其他後續事件。
...

有看出端倪了嗎?
如果把「小明」「小華」「小蔡」換成宇宙,上的菜是各自導致宇宙產生的事件(被觀察到),馬上就會出現許多平行宇宙存在,且不違背命定悖論的推斷。


很詭異,不是嗎?
這「觀察者效應」是貨真價實的量子物理學理論,且已經被證實。
「當某事件被觀察到前,有無限多種可能性。
直到被觀察到那一刻,才瞬間塌陷成唯一的解答。」


現在我們再複雜一點。

同樣的無菜單餐館,小明正在吃羊排。
1.小明決定灑上辣椒醬。當吃羊排時,小明覺得好辣。
2.小明決定今天清淡點,不加醬料。當吃羊排時,小明嚐到羊肉原味。

對小明來說,加醬料或不加醬料,最後都會變成唯一的選擇。(因為對小明自己來說,「加醬料」與「不加醬料」這兩個事件無法同時成立)

但對主廚來說,同樣的羊排,同樣吃到一半,小明決定加醬料,但遠處另外一桌還有一個人也叫小明,一樣拿到了羊排也吃了一半,他卻選了不加醬料。
於是這兩個事件都成立,彼此既干擾(一開始都是「小明吃羊排」這個事件)又互不干擾(結果卻不一樣),而且還都是唯一解成立(「小明吃羊排覺得好辣」跟「小明吃羊排覺得羊肉原味真棒」各自成立)。

這就是同源但分岐的平行宇宙概念,而「主廚」就成了更高次元的觀察者。

問題是,是否有可能有另外一個點到羊排的小明出現?
數學告訴我們,不管機率有多小,只要餐廳夠大,進來的用餐客人夠多,這樣有另外一個「小明點到羊排」的狀況一定會出現,且不只會出現一次。


很讓人頭痛,但卻是很有趣的概念沒錯吧?(笑)


所以說,命定悖論是否成立?

如果單就考量我們單一宇宙來看,無法排除可能性。
但加入觀察者效應來看,「命定」這兩個字,說穿了也是被觀察到的結果(笑)
所以會不會有「非命定」的結果出現在其他觀察中,個人覺得100%是會有的。

至於我們的宇宙是「命定」或「非命定」或其它解?
個人持都有可能的開放態度,畢竟我們不是那個位於高次元的主廚(笑)。

那麼,我們的宇宙是否會符合觀察者效應?
考量到大霹靂後原初宇宙曾有的大小,個人覺得可能性很高。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觀察者效應有點複雜


感謝大大回應解析,薛丁格的貓以前我有讀過(非本科) - 又死又活,那應該就是量子哲學了 (哲學,非物理力學)

量子力學幾乎是可以終結所有議題討論的最終解... 故問題終結
Johnny_depp wrote:
對 Danny Boyle 這部片實在很有興趣


這部之前好像HBO還是哪個電影頻道曾播過,剛好被我看到所以有印象。

簡單說,就硬科幻來說,丟個一個太空站大小的「大」核彈,想把太陽重新點燃起來根本不可能。
(人類:這是史上最大核彈,我炸! 太陽:咦,剛剛有什麼不痛不癢的叮了我一下??)

瞎扯:如果派GunBuster把木星抓起來丟進太陽裡,我看還比較有機會(大笑)

這部比較偏向探討人性的層面,而且對「信仰」這件事有相當的批判。
而且有那麼一點點向「異形」致敬的味道。
(封閉太空艙 + 瘋狂殺人船長,很熟悉吧??)

不過太空站本身一些像溫室等細節,倒是考究的還不錯。
當然還是有不少從硬科幻角度來看還是很扯的就是了。

就硬科幻來說,私以為「地心引力」就做的真的不錯。
只是男主角要犧牲的那場戲,編劇就突然把古典物理給吃了,直接無視亂搞
重力(加速度)無所不在是嗎?反正男主角一定要永遠在太空漂流就是了...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