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投名狀真是刻劃人性的最佳寫照啊

哼哼.

中國人最偽善了,一直說自己是禮儀之邦,其實阿,
不說遠的,揚州十日還有嘉定三屠又是發生在哪裡的故事阿._.
停權計數:3次


這世上對錯都很難定義
屠殺人類錯嗎 ?
各位知道要養大一個人得殺害多少動物 ?耗費多少地球資源 ?
就動物的角度而言
人類死越多,反而越好
就戰略的角度、道德角度、萬物角度
對錯都不一定一樣
甚至可能還互相顛倒


我不知道這世上有沒有神 ?
但我不知道如果有神,為何要訂出這種落弱強食的規則
難道是考驗?還是為進化?還是 ?

我不知道...

ccyang0203 wrote:
別小看姜午陽
這種人才是最恐怖的
或許電影裡的他還沒有領導力,但有絕對的判斷力.而且夠狠.

要斬殺強姦婦女小兵的時候
在爭論下,龐青雲遲疑了. 是姜午陽二話不說動手的.

再殺戰俘的時候,龐青雲妥協了,答應暫時先發一次糧食.這種事往往是一步退步步退.
姜午陽在他們還在吵的時候,下令射殺.

大哥是對的, 不是在說明姜午陽是個盲從的人
而是證明他有思考能力, 能判斷哪種作法對己方最有利. 而且絕不留情.

可是他最後選擇殺了大嫂,一個對他說算是很親的家人...
這不是盲從於自認為是對的真理,泯滅人性濫殺無辜嗎?

基本上投名狀這行為!我也不相信!
剛好有收到轉寄信談到這個電影與管理話題.......參考看看!

《管理話題》看投名狀 談組織領導

【2008/03/03 經濟日報】鄭秋霜

由李連杰、劉德華和金城武主演的電影《投名狀》,劇中的兄弟情義引起熱烈討論,看在企業人士眼裡,更充滿了組織領導的啟示。

《投名狀》故事發生在清朝太平天國時期,清軍與太平軍交戰,烽火連天,官逼民反,有些人為了生存,不得不當土匪。

李連杰飾演的清軍將領龐青雲,在一次戰敗後,裝死逃過一劫,因緣際會加入趙二虎(劉德華飾)和他的義弟姜午陽(金城武飾)領頭的土匪村。龐說服趙、姜加入清軍,以便取得武器。

事業夥伴 真正領導只有一個?

三個人並立「投名狀」結拜,也就是三人同時各自殺了一位無辜外人,從此立下「外人亂我兄弟者,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必殺之」的重誓,龐做大哥,趙、姜分別為老二、老三,帶著村裡男丁從軍去,組成「山字營」軍隊組織。

一位企業人士指出,台灣不少企業是大學同學或學長、學弟畢業後一起創業,這些人年輕時一起做過許多事,雖然不像電影中殺人結盟那般,但年少輕狂時就培養的友誼及共同的經歷,的確會讓共同創業的夥伴,有著濃厚的兄弟情誼。

當大家還是同學或朋友時,組織領導的角色與功能並不明確,但一旦成立公司後,誰扮演真正的領導人,誰又成為第二把手,或擔任幕僚人員,其中細微演變耐人尋味。

因此,電影中兩軍對峙時,大哥龐青雲對曾經是土匪頭的老二趙二虎嗆聲說:「你給我記住,戰場上永遠只有一個是頭!」,這句話值得共同創業的同窗好友深思。

賞罰分明 嚴守組織紀律

一位經營者指出,同窗好友共同創業,當領導者的人,有時不見得是能力最強的人,反而是企圖心強、個性適合的人。在創業過程中,每個創業夥伴想要做的事、所堅持的事,不見得一致,有人會因理念不合而離開,有些人會自動變成幕僚,「能留下來的,都是經歷過磨合期的考驗,可擔任分工的角色。」

浩漢設計公司總經理陳文龍就是和同學共同創業的一個例子,對此電影傳達的組織領導與紀律,感觸深刻。

例如,電影中山字營的軍隊打勝仗後,兩個小兵欺負民女,大哥為了軍紀,不得不處決他們。但這兩個小兵都是跟著趙、姜來自同一個村子的小輩,要對他們下手其實是件天人交戰的事,最後由深信「大哥是對的」的老三手刃這兩人。

「組織裡自由的極限是什麼,有時被領導的人很難搞清楚,必須等有人觸犯、被處罰後,大家才會清楚明白。」一位企業人士說。

以設計行業為例,設計師最熱愛自由,因此人員管理必須拿捏分寸,讓設計師既能自由工作,又不逾越組織的規範。陳文龍坦言,這個平衡點真的不易找到,而且萬一有人不幸觸犯天條,「我就必須扮演那個堅決下決定的角色。」

電影中,蘇州城久攻不下,太平軍與清軍困守城內城外的場面,也令人印象深刻。一些企業人士認為,大哥為了替在蘇州城外圍城的軍隊弟兄找糧食,不得不去向死對頭下跪借饅頭,展現了領導人為了達成組織目標,能屈能伸的身段,「這是做老大的人,不為外人所知的辛苦。」

讓人感嘆的情節,還有清廷賜官龐青雲,條件卻是要他害死「不聽話的」趙二虎。事實上這是清廷的陰謀,想藉龐之手除趙,還打算在龐就職當天剷除他的勢力。

有些網友認為,這是龐為了權力與利益,背叛了兄弟情誼,不過,企業人士看到的卻是「組織背後的大手」。

認清組織目標 避免成為犧牲者

一位企業人士指出,很多同學共同創業的經營團隊,都是以技術或專業入股,公司最大的股東經常是其他金主或財團(猶如電影中的「朝廷」),這個可以掌控、決定組織或人員生殺大權的幕後藏鏡人,有時他的堅持,與實際執行者的理想並不一致,為了組織利益,被犧牲的往往是無法符合組織目標的人。「不管你過去曾立下多少汗馬功勞,永遠不要忘了,幕後還有一隻形勢比人強的大手」。

電影中「姜午陽」的角色,則讓一些企業領導人感到「既喜愛又頭疼」。他在劇中先是深信「大哥是對的」,後來發現大哥與二嫂有染,並想除掉二哥,於是先殺了二嫂,再行刺大哥。

一般觀眾可能直覺認為,這真是位「講義氣的漢子」;但一位總經理卻解讀為,這個角色有如組織裡身先士卒的執行者,卻不太搞得清楚組織的終極目標,以及大環境的複雜;由於服膺自己認為是對的事,一旦自己堅信的事破滅,就會不顧一切地以自己的方法,想要討回公道或正義,即使必須違背紀律或犧牲自己性命,也在所不惜。

這種人有能力、有膽識,若能為組織所用,當然可立下大功;一旦不能為組織所用,很可能變成危險人物。組織裡若有這號人物,是領導人及管理者的重大挑戰。

一場電影,解讀的角度千百種。從組織領導的觀點,似乎更凸顯,人在組織裡,永遠有「形勢比人強」的無可奈何。唯有認清組織目標,才能避免成為犧牲者,一旦組織目標與自己的理想不符,或許另謀出路是替代方案。


褲濕啦 wrote:
關雲長如果和龐青雲一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當時不放過曹操一命,那他今天也不會得到義薄雲天武聖美名...(恕刪)


當他放走曹操的時候他有想過他的大哥嗎??他對曹操盡了知遇之恩, 結果卻放走了他大哥最重要的敵人. 結果是最後蜀漢滅亡了. 雖然原因很多, 就不必多說了. 但是以結果論, 最後蜀漢是被曹魏滅亡的. 以這個層面來說, 關公的功過還很難說呢??

另外, 樓上那些主張放過那些戰俘的人, 如果你今天是在那一群戰俘裡面, 是的, 你說的是對的. 但是如果今天你是站在樓上的那些人, 錯了, 你絕對錯了. 別說那些什麼可以控制那些俘虜的空話. 他們連死都不怕了你還控制的了??然後你打算花多少人去控制他們??別鬧了. 現實就是現實, 實際點吧. 如果實際跟理想是一樣的, 早就世界和平了. 翻開人類的歷史, 有哪個時代是理想如烏托邦的?? 醒醒吧!!!那些理想主義者. 這就是現實世界, 也就是你生存的世界. 看看進化論吧!!適者生存啊!!!
Digital.Ninja wrote:
呵! 許多人好像都認...(恕刪)


這不是認不認同的問題,而是根本就沒有選擇。
今天你是蘇州兵,你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裡,誰管你意見如何。

有選擇的只有龐青雲,
他可以選擇殺蘇州兵,打南京,把山字營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也可以選擇發糧釋俘,只是從此山字營的命運就操縱在別人手裡。

事情就是這樣,很多時候都是只有很糟、更糟的選擇而已。
殺俘是錯誤的,但當選項都只有錯、錯、錯的時候,那又能怎樣........

valent.feng wrote:
結果是最後蜀漢滅亡了. 雖然原因很多, 就不必多說了. 但是以結果論, 最後蜀漢是被曹魏滅亡的. 以這個層面來說, 關公的功過還很難說呢??


蜀漢滅亡,又不是曹操滅的。曹操那時早就昇天追諡魏文帝了。所以不能把蜀漢滅亡算在關公頭上。
蜀漢之所以滅亡在於缺乏敵我意識,到底它要把東吳王國當成敵人還是同盟?而東吳也一樣,到底要把蜀漢王國當成同盟或敵人?這兩國夾纏不清,消耗實力,所以雙雙被真正的敵人曹魏帝國滅亡了。


309 wrote:
《管理話題》看投名狀 談組織領導

【2008/03/03 經濟日報】鄭秋霜

看完這篇,嗯,果然是站在老闆的角度來看。
難怪台灣到處都是老闆......
好吃,所以好胖!
shyeh wrote:
這不是認不認同的...(恕刪)

仁義道德的枷鎖都拋棄,這樣就好辦了啊!
但世事有時候就是這麼矛盾,角色對換,是非也會對換,黑白更會對換.
人在強勢的時候會用這種方式對付弱勢的人,一旦自己成為弱勢的時候又會去批評用同樣方式對付自己的人.
但誰能擔保自己能永遠強勢?
風水總是在輪流轉,轉的速度快與慢.
我當然可以做到泯滅人性,勝利優先,我只要能克服自己的心魔枷鎖.

cnweng wrote:
看完這篇,嗯,果然是站在老闆的角度來看。
難怪台灣到處都是老闆...

站在老闆的角度,這是正確的做法.
站在員工的角度,這是自私的做法.

所以要當就當王吧!
員工隨時可以被犧牲,一句這是為了顧全大局,確保公司利益就夠了.
公司不給你加薪,活該,你被公司裁員,活該,這都是為了確保公司可以繼續營運下去呀!
上位者永遠還是照樣吃香喝辣.
辛辛苦苦的打一堆字,你還是難逃被刪被鎖的命運,大家不如長話短說吧!【01文字獄的時代,正式來臨】
cnweng wrote:
蜀漢滅亡,又不是曹操滅的。曹操那時早就昇天追諡魏文帝了(恕刪)


不知道當年關公一刀把曹操砍了歷史會不會改變喔??呵呵.....都已經是歷史了, 沒法證實, 不過答案如何??我想大家心裡明白.

蜀漢不是滅亡在曹操手裡??確實啦. 不知道最後把東吳蜀漢滅掉, 統一中國的是誰的後代啊??

喔, 對了, 魏文帝好像是曹丕耶. 什麼時候改名啦??
沒經歷過戰爭的我們,要討論戰爭裡的決策對錯,只能靠自己的人生經驗來想像...
以我來說,要犧牲別人來獲得利益,我自認還沒那個能力...
別"人"又不是自己養的狗,想犧牲就乖乖讓你犧牲,何況自己養的狗都可能反咬你一口呢!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