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普遍認為,阿諾最巔峰代表作,就是魔鬼終結者1或2
個人認為不對,是很冷門的1987年「終極戰士1」
這才是科幻片最重量級之作
也是個人認為1980年代最好看的兩部科幻電影之一,另一部就是「異形2」
都是福斯出品
這兩部電影就算往後一直跨到到現在長達近40年的長期間來比,也找不出幾部科幻片與之匹敵
也讓我認為科幻片第一把交椅的電影公司就是20世紀福斯公司(現改名叫20世紀影業)
終極戰士與異形,也成為長久以來20世紀福斯公司最強科幻搖錢樹
但是兩系列都有共同命運
就是一直老調重彈,了無新意,口碑每下愈況。
野這兩系列的忠實影迷「邊罵邊看」,因為不忍錯過,但就是恨鐵不成鋼,我就是其中一份子
終極戰士3之後,品質下降快速,推出終極戰士系列,只是為了把IP搾出最後剩餘價值
當終極戰士多年來變成濫竽充數之作後
近年來總算開竅
開始大玩顛覆老梗的思路
企劃開始思考如何把其他類型電影風格疊代入終極戰士系列
上一部較好但不算叫座的是2022「 終極戰士:獸獵者」
時間拉回到18世紀印地安人世界,整個影片風格就是印地安人面對傳統價值觀衝擊與成長的故事, 終極戰士仍然只是狩獵人類的外星人,是幫助主角成長茁壯的媒介
那本集基本上劇情企劃思路,就是順著2022「 終極戰士:獸獵者」元素再進化
不過劇情企劃很聰明,除把印地安人風格劇情再疊代入終極戰士電影
更厲害的是,把終極戰士當人類主角來演,而且是當印地安人或愛斯基摩人來演
然後又把青少年成長歷程電影風格再崁入劇情,主角從一個獨來獨往與內心世隔絕的青少年,面對陌生人,從排斥到情感上手足無措,再省思自我認同,再社會化接納人群成長歷程,變成一部有血有肉的劇情與情感皆豐潤的電影
劇情元素有2014年電影「總統遊戲」影子,愛斯基摩青少年必須透過狩獵成功來成為一名戰士,劇情就是透過保護落難美國總統過程自我歷練成長。
然後又有大美女"艾爾芬妮"的加持,
她的甜美融化觀眾
也融化終極戰士冷血無情的內心世界
本片也是艾爾芬妮長年來都演小小女配角以來最大升級成一線片女主角。
然後本片電影元素豐富另一個就是彼此的互動也搞漫威的鬥嘴,但又不浮誇剛剛好
但最讓我感動的是「終極戰士1」、「異形2」的經典橋段與精神也納入
「終極戰士1」有一個特寫鏡頭就是阿諾舉起火把大吼,要終極戰士來對尬,
本片有一個鏡頭也是復刻此鏡頭
終極戰士主角舉起大刀大吼,背後熊熊烈火,這就是在向「終極戰士1」阿諾致敬,精神上就是
雖然渾身大塊肌,在外星生物前仍是弱雞! 只好靠腦袋。
再來就是艾爾芬妮另一反派角色駕駛一台戰鬥機器人,其原型看似阿凡達1的機器人,但阿凡達1的機器人其實也是復刻1986年的異形2最大彩蛋,女主角駕駛先前伏筆搬運機器人來對尬異形母后,所以實際上本片此橋段也是向異形2致敬。
本片脫離先前數部終極戰士系列預算很低宿命
(因為爛倒底)
(連今年奧斯卡男主角得主,在第一次得影帝後,沒片可拍,委屈一點來拍終極戰士系列大爛片)
本片預算極高,然後有大場面的科幻打鬥戲
所以本片基本上已重回一線商業大片行列
雖然賭很大,但這次電影劇本革命繼上一部2022年「 終極戰士:獸獵者」
「小清新作品」後,再次賭一把大的
這次應該算賭成功了
除了達到重磅迴歸科幻片外,還有
票房成極大有斬獲,已達8000萬
真希望終極戰士系列還能夠保持這樣成績
雖然心知不可能天天過年
就像史坦利庫奇在穿著prada惡魔中,被欽點當時尚總監卻最後事與願違說的話:「還是要樂觀,我不得不如此!」
Su Li Ocean wrote:
異形2真的很好看,過這麼久了,還是會讓人很想要回味
總算遇到知音了!

我心中所有科幻片最佳前兩名就是"終極戰士1"與"異形2"
但兩片無法分出高下
因為這兩片"科幻概念開創時代先河程度太鉅大",劇情高潮迭起, 又有大逆轉劇情
讓爽度與科幻片視野一下從平地拉到萬丈高樓
這種落差是後來數十年觀影生涯所有科幻片中都看不到的
包括變形金剛系列與漫威世代所有電影也無法讓我有這種爽度感與視野拉高感
我還記得小時候的電影在劇情大逆轉之處
是會讓全場爆滿觀眾巨吼鼓譟與熱血沸騰(包括致命武器1)
"異形2" 就是其一(主角駕駛搬運機器人對尬異形)
另一部就是"終極警探1" , 主角麥克連舉雙手假裝投降, 眼看沒戲唱之時, 來個超大逆轉: 其實是為了要雙手從後肩拿出雙槍, 把恐怖份子一次全幹掉
還有第一滴血2 , 眼看藍波駕直升機中傷停在河上壯烈成仁
沒想到竟是詐死! 突然手拿火箭頭幹掉對方
因為之後也有機會看到很多早於這些年代眾多電影
都沒有這種精彩大逆轉橋段!
我猜想好萊塢商業片"大逆轉橋段"模式
是不是就在這時期形成的?
INNOCE wrote:
終極戰士1 是很棒沒錯
但我個人覺得T2才是阿諾的經典代表作
所以說你的觀點是"主流觀點"
我是小眾另類觀點
T2的確很紅
但我看完的爽度卻只有終極戰士1的7成
除了戲劇張力沒有終極戰士1強外(純個人意見)
"液態金屬"概念
T2首映時看完, 我接受度不高
主要因為液態金屬能達成"原子級或分子級控制"
能夠立刻形成任何東西
還會跑跳
"完全違反物理邏輯"
實在很扯
不可能由天網透過機器生產出來
這種東西改成神界魔界誕生的才合理
(但神界魔界概念又不能用在魔鬼終結者電影中)
只是為了搭配好萊塢"變臉或變形"電腦動畫技術成熟後
讓詹姆士卡麥隆成為好萊塢第一個成功使用者
先前該技術尚未完備時(在半成品階段)
詹姆士卡麥隆就有該技術應用電影作品
就是1989年的"無底洞"(也是20世紀福斯出品)
用在電影中的深海高智慧生物
就是用水變出像龍一樣形狀的擬生物體
在T2
至於電腦變臉技術第一個成功使用在電視上的是
1991年底麥可傑克森推出新專輯
第一支強力單曲MTV :"BLACK OR WHITE"
可見MJ的多金名氣實力
所以T2中
天網生產液態金屬機器人
個人認為只是套招用, 只是編劇為導演量身訂做
可讓卡麥隆使用當時最先進的"變臉或變形"電腦動畫技術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