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一部在春節期間上映破二十億票房的電影,在兩岸掀起旋風式的討論,基本上這部科幻災難片,無疑將華人電影推向新境界,是一個值得全球華人驕傲的里程碑,但是不少譏諷貶低的聲音,也都來自同文同種的人群。”中國憑什麼拯救地球?”諸如此類的嘴炮嘲笑,數落著大陸人與大陸政府的種種不是,又能呈現自己怎麼樣的格局?
實際上,這部電影的主角們雖然都是中國人,但談的卻是一個”聯合政府”,一個世界各國的”團隊合作”,一個在災難中淬煉出的既堅強又富有犧牲精神的良善人性。
不論是救援過程中喪命的無數人、在大海中托起嬰兒的無數雙手,或者是一個一個殞命的配角們,他們不是因為他們是某個國家的人所以厲害、所以偉大,在這部電影裡,儘管說著不同的語言、扛著不同的國旗,但為了生存、為了保護下一代,全世界的人不分彼此地團結互助,儘管所求是這麼渺小,希望又是這麼渺茫,但都願意攜手為全體人類賭一線生機。它在深處所傳達的,就是整個地球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不分種族不分國籍甚至沒有任何政治對抗,就連關鍵存亡之際,聯合政府也不是"下命令",而是用全球廣播將朵朵的聲音傳到每個角落,但是救援隊們要選擇最後一刻回家相守,而是賭上微渺希望回頭援助,他們表示尊重。當最後所有的車輛一起調頭回去幫忙,可以聽到各種不同的語言;所有人一起湧上去推"撞針",第一個抵達開口的是日本救援隊。
這樣的極富張力想像力以及開闊胸懷的製作,是一個”極權國家”要洗腦你的電影嗎?
當中國已經擁抱了全世界,你又有什麼理由抗拒擁抱中國?所謂民主自由沒有牆的地方,怎麼能開出比”極權國家”更狹隘無情的花朵,當電影的人性綻放出光輝,嘴上的骯髒刻薄又顯得人性如此醜陋。對,這就是一部電影,不論是過於勇者無懼的犧牲,還是被屢屢刻上的”中國意志”,最終反映的,都是來自觀影者內心的意念和想像。當朵朵說希望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鑽石,是我們回家的路,你可能會像劉培強那般留下顆顆漂浮的淚珠,也可能無動於衷看著先入為主的宇宙戰狼焚毀。是鑽石,或是狗屎,都是觀影人內心的呈現罷了!
或許我等等會夢見劉培強跟老馬在融冰的貝加爾湖釣魚,這個只能在夢裡看見了,不過我相信很多人願意跟我一起吃重慶火鍋哈哈~重慶火鍋有什麼好吃呢?有機會我替老馬吃一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