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圖文出處:電癮世界痴迷成性,異想天空自由飛翔
近年來,張藝謀所執導的電影多半貶大於褒,大致上不外乎是只重表面,不重實質的形式匠氣,所以當《影》入圍了今年金馬獎十三項大獎時,很多電影同好是呈現懷疑與驚喜參半的狀態,既好奇老謀子是否終能脫胎換骨,又深怕一切只是美好的幻覺。所幸,昨天看完之後,《影》雖非完美之作,但藝術方面的表現絕對和金馬獎項肯定名實相符,而劇情和演員也有高於預期的出色表現。整體而言,確是一部意涵深蘊、精彩可看的佳作。
在劇情設定方面,以「內政方面」來看,《影》既有君臣之間競合的訛虞我詐,亦有真身與影子的相互利用,;以「外交方面」觀之,《影》當然也有兩國之間的政軍博奕,其中可見「以退為進」和「虛實用間」的佈局。基於此,《影》的格局可謂微鉅與內外並重;重要的是,不論微鉅與內外那一方面,皆涉及了權力爭奪與人性對立的矛盾與衝突之本質,且這些面向都具有相互牽連、互為影響的因果關聯性,因此讓整體故事的架構完整,也增添了劇情厚度,另方面更有助強化情節張力。
承上,《影》在情節編排方面,整體發展方向呈現了我稱之為「反、正、反、正」或「表、裡、表、裡」的方式;換句話說,不論上述那個面向、微觀還是鉅觀層次,皆是先呈現「虛」的部分,後再揭露「實」的部分,然而為因應片中情勢的發展,片中要角又必須呈現「虛」的部分,之後反覆循環直到結局為止。但必須強調的是,每個階段的「反/表/虛」或「正/裡/實」都非全然揭露,如切香腸,一次給你露一些,如此不但在各段情節有製造小小反轉的效果,整體而言亦可延續懸念感。對此,個人深覺十分有意思!
此外,在敘事風格方面,相較於《長城》、《十面埋伏》或《滿城盡帶黃金甲》,或許是因為《影》採取水墨畫做為全片藝術的主視覺風格的關係,所以就「節奏進展」而言,少了商業強勁的調性,多了些不急不徐的穩當感;就「細節鋪陳」而論,亦頗為收歛,即便是上段提到的「正反、虛實」部分,不少地方是透過先天的情節設定「順勢」呈現出其氛圍,而非後天實務上的刻意鑿痕,甚至有些地方故意做程度不一的留白,所以整體的張力並非「顯性爆發」式。加以本片的水墨藝術風格不但在畫面呈現一種黑白抱樸之美,更與敘事內歛的調性相得益彰,連帶加深前述導演要展現的氛圍效果。
當然,《影》讓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片中處處充滿了太極陰陽的意象,這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形上學觀念,意謂整個宇宙(太極)間的萬物皆由陰陽二氣所構成,此說最常見於道家三玄經典裡:在《道德經》中,老子提及:「道生一(太極),一生二(陰陽);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在《南華真經》裡,莊子亦強調:「陰陽者,氣之大者也;天地萬物莫不由氣所化」;另號稱古代萬經之王的《易經》更明言:「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一陰一陽謂之道」。
承上,「陰陽」是個既對立又統一的概念。「統一」如前所提,各種事物由兩者做程度不一的平衡與融和而構成;然「對立」是因為彼此是本質互異的元素所致。在觀看《影》的同時,個人深感張藝謀在電影裡側重在「陰陽的對立面」,因為不論是各個要角做為一個獨立個體的人性複雜、人際和國際之間檯面上下的角力,甚至是武術對決的策略運用,皆可見「虛實」、「正反」和「表裡」的矛盾和對立,所以片中所有重要人與事皆處處淺藏著衝突和危機。再納入前述陰陽統一的概念,可謂陰陽失調不成太極,水火不容必引橫禍。也因此,《影》對我而言,除了劇本先天設定的各種對立之外,其中所蘊含的太極陰陽觀為本片的人性與互動所注入的哲學意象更使情節饒富意境!
而說到了意境,前面雖已略為提及本片的水墨視覺藝術,但還是不得不特別開一段來聊聊。我國的傳統水墨畫多只用黑白二色,而道家崇尚自然,凡事追求返樸歸真,所以論及色彩,黑白是最極簡、最樸素的顏色。這部分又和道家的陰陽兩極觀相合。據此,成為《影》全片主色調的黑白二色在溶入片中各種矛盾對立情節的同時,不但產生了片中人物在「水墨江山」裡互動競合的質感,亦符合陰陽兩極對立的後設意涵。此外,也因為水墨的極簡風,本片的敘事和藝術運用才會偏收斂、留白的風格。。
此外,《影》的演員都讓我眼睛為之一亮:鄧超一人飾二角,同時詮釋奸狠多謀和不甘作嫁的二種不同個性,即便是「二角同框」的畫面有化妝及取角效應在,但怎麼看就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差異之大超乎我事前預期,所以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似也不無道理。至於孫孋,或許在這次的所有金馬獎女主角入圍者中,屬於較不顯眼的,但在本片的表現亦堪稱到位,因為至少她演出了對「兩位夫君」既微妙又有別的感情效果。不過,本片最吸我睛的倒不是前面二位,反而是飾演沛國主公的鄭愷,將君主的威勢、謀略、心機掌捏得絲絲入扣。在前述的「反、正、反、正」的各段情節裡,都有各面向落差頗大的驚豔演出,堪稱完美示範「法家思想」的君王御下之術。
當然,《影》不是毫無缺點,有些地方還是能看得出為形式而形式的匠氣味,例如前面提到的陰陽對立意涵,在部分「意涵與情節及人物的融和」過程中,出現統合不夠精準的窘境,結果造成些許的「形式大於內涵」不統一之感。此外,利用以柔克剛的原理以破敵國大將刀法的部分,重點應在武術招式內含的神髓,怎麼會來段大男人大玩「女人身形」的起手式?那畫面讓全場不少人笑了出來,當場打壞了對陣撕殺的氣氛。
總而言之,相較於前作《長城》,《影》從前者的花枝招展進化到本片的內斂含蓄,張藝謀導演可以說是得到了某程度的平反。因此,對我而言,《影》雖仍不到完美程度的作品,但這場發生在水墨江山裡的政治與人性的陰陽對立大戲,絕對具相當可看性。據此,他拿到金馬獎最佳導演,我是認同的。
原圖文出處:電癮世界痴迷成性,異想天空自由飛翔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