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心得】《波希米亞狂想曲》優雅的人生搖滾劇場

盡量不提及重要的劇情及轉折,但對有些劇情潔癖的人來說,建議還是不要往下看。


【心得】《波希米亞狂想曲》優雅的人生搖滾劇場
有一些歌曲,你耳熟能詳,甚至能朗朗上口,但這些歌曲背後的故事,是不是也這麼悱惻動人?


【心得】《波希米亞狂想曲》優雅的人生搖滾劇場
故事描述1970年「微笑合唱團」因主唱兼貝斯手的離開,剩下吉他手「布萊恩」與鼓手「羅傑」,而導致團體解散危機。「佛萊迪」原本就是這個合唱團的歌迷,此時毛遂自薦,但他不會彈貝斯,於是新貝斯手「約翰」也加入了這個樂團,並且更名為「Queen」。


【心得】《波希米亞狂想曲》優雅的人生搖滾劇場
電影開頭,就是電吉他版本搭配四部詠唱展現出皇后合唱團特色的福斯主題曲,由拯救生命Live Aid演唱會的後台展開故事,最後再回歸到演唱會舞台,道盡皇后合唱團成立後15年間的糾葛,並且主要圍繞在主唱「佛萊迪墨裘瑞」的傳奇人生。在舞台上的佛萊迪是國王也是皇后,他主導了音樂的共鳴,帶動現場氣氛,同時也給觀眾最華麗的演出。佛萊迪的狂想、布萊恩的冷靜、羅傑的熱血與約翰的務實,團員間的互補與創意激盪,不同類型的實驗風格,融合了民謠、搖滾、歌劇等不同的曲風,拓展了世人對搖滾樂的認知。皇后團員對於音樂的堅持,打破了許多當年英國音樂界視為不可能的事情。「Bohemian Rhapsody」也被視為最具開拓意義的作品,並開創了Music Video的先河。


【心得】《波希米亞狂想曲》優雅的人生搖滾劇場
佛萊迪從出身、個性到性向,就是一個相當多元的組合。出身於印度卻擁有波斯的血統,深受家族嚴謹與傳統的禮教,但身處於自由與愛的年代,他的靈魂不安於平凡的生活。搬家到英國後,又受到英國搖滾音樂的洗禮,在音樂表現上面,更是呈現出多種實驗創作且前衛的風格。在私生活方面,他的最愛一直都是「瑪麗」,但天生性向的驅使,加上經受不住外界的肉體誘惑,美麗的愛情童話終究破滅了,孤傲的他卻仍不願意低頭,反而用酒精、毒品和派對來麻痺自己。這也埋下了令人唏噓的結局。


【心得】《波希米亞狂想曲》優雅的人生搖滾劇場
原導演「布萊恩辛格」本身就是一位人文關懷氣息極強烈的一位創作者,導演喜歡用特寫捕捉小小的表情變化,就像一瞬之間閃過好幾個念頭般的敘事,不需要太多篇幅,也能夠很快讓觀眾了解角色的內心。而適時的分配電影節奏的笑點、高潮與低谷,不會像紀實電影一般讓人感到冗長,電影的節奏控制得宜,讓觀眾可以跟得上導演的想法。雖然在拍攝後期,布萊恩辛格因為與劇組發生摩擦,而被替換成「德克斯特弗萊徹」,但整部片的「邊緣人英雄」的風格還是很強烈的。飾演佛萊迪墨裘瑞的「雷米馬利克」,過去曾在多部電影中擔任重要的配角,甚至曾參與遊戲電影-「直到黎明」,在這部波希米亞狂想曲中的演出,將佛萊迪的華麗舞台表演,模仿得唯妙唯肖,除了在造型上,暴牙似乎過份明顯了一點,其他不管是歌唱或者是演出都可以說是可圈可點。


【心得】《波希米亞狂想曲》優雅的人生搖滾劇場
整部電影,可以說就是皇后合唱團的歌曲創作秘辛,再輔以故事時間軸,等於讓觀眾一同見證皇后合唱團的發展,許多膾炙人口的好歌,也搭配著電影的場景,提供氣氛的情感加成,更使得這部電影帶給樂迷的不只是回憶,還有感動。片尾濃縮了原本皇后Live Aid的演出,並安排了「We Are The Champions」作為整個音樂旅程的終點,這首幾乎沒有人沒聽過的勵志經典,在這裡又起了不同的化學變化,在合唱團經過了這麼多風風雨雨之後,彷彿畫了一個圓滿的句點,但同時又開啟了另一個新的篇章。


【心得】《波希米亞狂想曲》優雅的人生搖滾劇場
我覺得這部片,很適合進電影院觀賞,當作是享受一場精彩的音樂饗宴,也同時觀賞巨星的升起與殞落。當你站在高點的時候,那些不會因為你有權勢而靠近你的,當你跌入谷底,卻反而用力地拉你起來的人,才是真正的家人與朋友。人生總是不缺乏跌倒的機會,重要的反而是有沒有人能給你站起來的勇氣。




本篇影像、影片素材,版權皆為原公司所有。
2018-11-06 19:53 發佈
今天入場看特映會
片尾的 We Are The Champions 要跟著唱 眼淚不自覺的感動了出來
這部真的很好看~算是年底大片潮前的第一道小菜~~ 片尾15分鐘的高潮真的讓我不自覺邊看邊泛淚~~是熱血感動的眼淚阿~~ 片尾最後出現的本人MV以及該首歌曲真的非常適合為這部電影的主題做個完美的結尾~~~~看完馬上變皇后粉絲,奇怪這部片在台灣沒甚麼宣傳的樣子,我去的時候戲院只有十個人左右在看~~ 不過我覺得應該會口碑越來越好的

straypoei wrote:
這部真的很好看~算...奇怪這部片在台灣沒甚麼宣傳的樣子,我去的時候戲院只有十個人左右在看~~ 不過我覺得應該會口碑越來越好的(恕刪)

不能輸給"一個巨星的誕生"啊!
兩部都是很讚的音樂電影!

Ivan Hsieh wrote:
不能輸給'一個巨星...(恕刪)

兩部的評價差不多
但波希米亞狂想曲的美國開週票房高了約八百萬
可能一個巨星的誕生同檔期有猛毒瓜分票房的關係
在台灣波希米亞的票房不太亮眼
恐怕真的是電影公司宣傳不足導致

Elsen01 wrote:
兩部的評價差不多但...(恕刪)



真的宣傳不足阿~~我要不是在看登月先鋒前的預告看到這部我還真的不知道有這部片= =
連板上一些愛看電影愛發文的人都沒發文講這部電影的心得就知道有多冷門了
我對Queen的第一個印象就是"波希米亞狂想曲"
這條歌在1992年還有打進Billboard單曲榜前40名內, 算是很熱門的流行歌曲
看電影後才知道原來是再次發行單曲

這條歌在1992年會紅的另一個原因

應該是"波希米亞狂想曲"被納入了電影Wayne's world(台灣上映時叫韋恩的世界)的電影原聲帶

這喜劇電影在美國超紅, 但不合台灣口味, 這電影的電影原聲帶在美國也超紅

1992年時的ICRT也常聽得到

我是先在ICRT聽到這條歌驚為天人, 從來沒聽過歌劇表現的搖滾樂,
那時就覺得很有實驗性與開創性

為了這條歌, 才去看Wayne's world, 但有點失望, 的確不適台灣口味

這電影算捧紅了巨星 Mike Myers, Mike Myers最紅是到王牌大賤諜時


一般台灣民眾對Queen 最熟悉的歌是 We will rock you
常拿來帶動現場氣氛用的
一般人覺得 很HOT ,是耍硬的歌

但對我這種聽慣Thrash metal的人, 這條歌很軟趴趴好不好, 只想讓我打瞌睡!

we are the champion 也沒感覺

還是"波希米亞狂想曲" 才是Queen的經典,
唱出一般著名搖滾團沒有嘗試過的經典!

實驗性與開創性是這條歌最大的價值!

片名取"波希米亞狂想曲", 不是We are the champion, 或We will rock you
非常好! 符合我對Queen 的歌,經典的排名的評價
一個巨星的誕生我也有看

兩部片都要挑音效好的廳去看,我沒辦法說哪部片比較好看,因為兩片都唱的太好

「一個巨星的誕生」的感動元素會多一點,「波」少了一點讓妳落淚的結尾安排,比較平順的結束是可惜的地方
真的宣傳不夠,昨日不小心看到,喜歡搖滾樂團的不要錯過,當時的歌到現在都超級好聽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