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侏羅紀世界(系列)小感想(無雷)

前言
雖然<侏儸紀公園>第一集上映時我還沒出生
但因為家裡有錄影帶...甚至到VCD時代家裡都有收藏
因此從小的薰陶下(大概近百刷了),恐龍成為早兒時記憶的一大分子,
缺點是我也順便學了恐龍走路、跑步姿勢(花了好一段時間糾正)...
另外,尤其暴龍才是從小到大的偶像阿...
而我也是因為這樣常常作有關暴龍的夢,害我幼稚園一直以為老家還有恐龍

不過,最重要的是,侏儸紀公園第一集引領我對於恐龍與生物的興趣,
除了一直很關心恐龍科學發現的進展,最後...莫名踏上生科相關之路了

侏儸紀系列前3集小回顧
1.
第一集無疑是經典,特效與科學上的設定,都符合那年代的推論。
或許在第四集上映前,很多人為了反駁恐龍羽毛論都在吶喊"爽片別太在意科學",
但像名導諾蘭在<星際效應>專訪裡提到的:"真實有時比虛幻更吸引人",
其實我認為這些自然的探索,更多的真相反而才是最吸引人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侏儸紀公園沒有注重科學部分的話,
可能就無法引領我們這一世代,更加深入了解恐龍與基因工程;
甚至可說少了科學這部分,<侏儸紀公園>就非經典。

而<侏儸紀公園>中,恐龍尾部與頭部水平用以平衡身體、是恆溫動物,
甚至一部分的分子生物、基因工程理論(基改),
都是都是那時科學家在古生物學的最新論述、或是分子生物學上的新突破;
反過來想,缺少了科學新發現,
我們看到的恐龍就會像哥吉拉一樣...像三角架一樣的站立;
更慘一點的話,我們會看到一條中國龍或西方龍的姿態...因為沒人去研究恐龍;
或是我們以為恐龍比較像蜥蜴為變溫動物(這可不利於活蹦亂跳)、而非更偏近鳥類的祖先。
因此,<侏儸紀公園>重視科學的精神,讓他成為不滅的經典。

還有,劇情張力十足,
水杯震動呼應暴龍出場、不鏽鋼櫥櫃反射的迅猛龍、後照鏡暴龍,這些處理都超級經典;
特效到現在來看都算一級棒(反而有些近代的B級片,特效遠遠不如)
其中有些恐龍礙於技術,使用機械道具,反而更提升了真實層次
(如迅猛龍是真人穿道具服扮的、那隻生病三角龍前幾個月還再次炒熱話題)。
所以,Steven Spielberg,真的不是蓋的;他在我心中地位與 Nolan一樣偉大。


2.
<侏儸紀公園>第二集,
雖然劇情弱化許多,可是去索納島上抓恐龍不失為一個好動機(人性阿)
暴龍夫妻、千里尋子的設定也很不錯(現今有部分科學家推測暴龍為一夫一妻,還有育雛行為)
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暴龍在城市趴趴走的片段,其中跑去喝水前有個搔搔癢的動作,超萌。

3.
<侏儸紀公園>第三集,我印象極低,前幾天複習過一次才記起來。
我對這集的評價很差...最重要的是電影明星-暴龍被賜死了;不過撇除情感,我認為劇情也腦腦的,
首先那條棘龍吃了2個人、又幹掉的一條暴龍、甚至還有那隻暴龍的獵物,
他不須要一直浪費體力追主角,觀察現今在野外掠食者(如大型猛禽),有現成的吃就不去抓;
不僅僅是浪費生存最重要的體力,還徒增風險(棘龍撞過圍牆卻撞不過門是哪招)。
當然,唯一可取之處是讓當時的人們了解暴龍不是最大的肉食性恐龍(棘龍、南方巨獸龍、鯊齒龍比較大),
3D印表機、還有恐龍身上可能有花紋。

觀賞<侏儸紀世界>前
本來對於基改恐龍的設定很不以為然,是因為我認為現有恐龍已經是賣點了啊!
但是,再次複習第一集時,你就可以發現,其實恐龍複製時會有基因片段遺失的可能,
所以需要使用其他現代近親來修補,第一集時是用樹蛙(現今來看有點不合理);
<侏儸紀世界>上映前的消息是混血恐龍用恐龍間的基因的來修補(合理多了);
另外,現今人類的技術也搞出了螢光豬、螢光兔,表明的基改的可能性,
且預告片中的混血恐龍看起來沒有很誇張到變成外星生物那樣...。
但是,預告片中似乎沒看到老朋友-暴龍,削弱了我衝首映的動機。

觀影設備(別看3D)
本人是觀賞台中老虎城的3D IMAX,感想是IMAX好爽阿、3D好模糊,
雖然變形金剛3就種招一次了,還是抱著期待"進步"的心理去觀賞,
結果3D一個個"平面"飛來飛去,看了真的很不舒服,最重要的是恐龍細節都看不清楚。
建議想要觀賞的大家,別看3D的,IMAX 2D就很夠了。

觀後感(無雷)
如果你恐龍保母陪你走過童年的人,請毫不猶豫地走進影院吧!
<侏儸紀世界>的劇情拿捏得其實不錯,可說不亞於<侏儸紀公園>第一集,
整部片無時無刻有對第一集的致敬,且銜接洽到的好處,這驚喜不刻意卻感人;
劇情也不落於第3集的庸俗(這是混血龍設定的功用),沒變成純災難片,
反而有媲美第一集的探討基因工程在倫理上的風味。
最重要的是,快結尾時的大彩蛋...我差點噴淚!!!!
對了,影片前半段你要忍受屁孩一陣子。

而恐龍的設定,除了迅猛龍是第三集的樣子、其他大概就是第一集的樣子,
或許觀影前對恐龍無毛,覺得有點不與時俱進;
然而恐龍有毛沒毛,不同科學家有不同立場,我想還是保持開放立場來看這部片會更好!
(但是請不要抹滅科學在侏儸紀系列的價值)

當然還是有些缺點,我認為收尾角色用的並不是很好...
幾個恐龍角色的行動轉折有點生硬...

<侏儸紀公園>被致敬的片段

如果你忘了<侏儸紀公園>的細節,
我整理了一些其被致敬的片段,相信能讓你看電影時更覺得更好看!
很多方式都是以不同形式詮釋,而且我並沒有加上註解,所以應該是沒有雷到大家!
但是如果你複習過了,並怕破壞驚喜的話,請按上一頁!















侏羅紀世界(系列)小感想(無雷)
侏羅紀世界(系列)小感想(無雷)
侏羅紀世界(系列)小感想(無雷)
侏羅紀世界(系列)小感想(無雷)
侏羅紀世界(系列)小感想(無雷)
侏羅紀世界(系列)小感想(無雷)
侏羅紀世界(系列)小感想(無雷)
侏羅紀世界(系列)小感想(無雷)
侏羅紀世界(系列)小感想(無雷)
侏羅紀世界(系列)小感想(無雷)
2015-06-15 12:00 發佈
cksh 505 28 wrote:
前言
雖然<侏儸紀公...(恕刪)


還有第29號吉普車



s05039 wrote:
還有第29號吉普車...(恕刪)


哈哈,我忽略了這細節

cksh 505 28 wrote:
首先那條棘龍吃了2個人、又幹掉的一條暴龍、甚至還有那隻暴龍的獵物,
他不須要一直浪費體力追主角,觀察現今在野外掠食者(如大型猛禽),有現成的吃就不去抓;
不僅僅是浪費生存最重要的體力,還徒增風險(棘龍撞過圍牆卻撞不過門是哪招)。...(恕刪)


較有智力的溫血掠食者, 如貓, 狗, 狼, 狐, 鷹, 虎鯨... 都有kill for fun/kill for sport的行為, 也就是玩弄殺死獵物卻不吃. 圈養的動物奇怪的行為就又更多了.
cksh 505 28 wrote:
第一集無疑是經典,特效與科學上的設定,都符合那年代的推論。
或許在第四集上映前,很多人為了反駁恐龍羽毛論都在吶喊"爽片別太在意科學",
但像名導諾蘭在<星際效應>專訪裡提到的:"真實有時比虛幻更吸引人",
其實我認為這些自然的探索,更多的真相反而才是最吸引人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侏儸紀公園沒有注重科學部分的話,
可能就無法引領我們這一世代,更加深入了解恐龍與基因工程;
甚至可說少了科學這部分,<侏儸紀公園>就非經典。...(恕刪)


其實原著小說和第一集(透過傑夫高布倫的腳色)都引用了當時新穎又紅的渾沌動力學蝴蝶效應, 說明在有秩序的環境裡一些擾動仍會造成不可預期的結果. 不過這理論看來很快就退燒了.
其實小弟還覺得有其他向第一集致敬的場面
對我來說是致敬啦,但對某些人來說就可能是模仿了...


1.主角們最後被迅猛龍包圍的橋段,相信大家都很熟吧(可憐的葛蘭博士還被圍2次)
雖說第3集最後也是被圍,但看到那場面的瞬間想起的卻是第1集的最後

2.似駝龍群(我只想得出這名字)在草原奔跑的橋段
這...不用講了吧!!
本來是3雙腳在跑,變4個輪子在跑

其他的等這禮拜2刷看還有沒有新的發現

p.s. 29號吉普車,哇哇!!好仔細啊~~(佩服!!)
沒有4d的評論O

cksh 505 28 wrote:
前言雖然<侏儸紀公園...(恕刪)
redshoulder wrote:
較有智力的溫血掠食...(恕刪)


哈哈朋友補充的好....

只是我認為那條棘龍為了人類撞鐵圍欄實在是太超過了(如果是第一集那種圍欄還說得過去)

而我認為朋友所說的...圈養的動物奇怪的行為...

也可代表第四集那條混血龍(社交障礙)

另外,我認為那條龍肯定加入了人類基因,哈哈
GLAY的音樂真好聽,聽不膩

cksh 505 28 wrote:
最重要的是,快結尾時的大彩蛋...我差點噴淚!!!!...(恕刪)


請問您所謂的彩蛋是字幕出來前?或跑完字幕後?
最近電影都有彩蛋,不知道侏羅紀世界有沒有?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