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看見台灣 - 齊柏林首部空拍台灣電影紀錄片

看見台灣 - 齊柏林首部空拍台灣電影紀錄片
抱著觀賞空拍台灣美麗大自然影片的心情,進到了電影院

剛開始,的確是為山林的美麗,鄉村的純樸,城市的繁華而心醉

但沒想到緊接而來的卻是一連串的巨大震撼

山林過度開發,河川變色,空氣污染,水庫嚴重淤積

地下水超抽,驚人的垃圾製造量,海岸線的破壞與水泥化.....

耳中聽著激昂的交響配樂,心跳隨著一幕幕的畫面而加速

然後心碎

其實很多事,我們並非全然無知,只是選擇不去看見,不去面對

當然最後齊導還是讓大家懷抱著希望離開電影院

尤其是最後一幕,讓我的眼睛都霧了起來....

看見台灣 - 齊柏林首部空拍台灣電影紀錄片

齊柏林,一位原本在高工局擔任空中攝影工作的公務員

比常人有更多的機會,從高空俯看不一樣的台灣

有震撼,有感動,有擔憂,他的視界也因此有所不同

2009年盧貝松推出經典空拍作品 Home,更堅定他有為者亦若是的念頭

決定要為台灣留下一部有價值紀錄片

為了一圓夢想,於是在2011年毅然決然的辭去工作,只因:

【不想因為等了這兩年,讓我的體力衰退,讓我的夢想延宕,甚至讓我的勇氣消逝】

況且他深知再不行動,台灣的美景將會破壞殆盡

小康之家,放棄退休金,缺乏金主,只能抵押房子,購入專業空中攝影器材

當時他的兒子寫了一張紙條

【爸爸,你這樣還有錢讓我讀大學嗎?】

除了被齊柏林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情所感動,我更敬佩他的家人

空中攝影的條件是嚴苛的

除了拍攝時身體得半懸在機外,需要具備能穩穩掌鏡的體力

加上天氣多變難以掌握,雖然再三研判天氣適合拍攝後才租直升機

但總還是會遇到天氣陡變無法拍出好畫面的狀況

團隊的運作以及直升機的費用,都還是得支出

花了三年時間,齊柏林的夢想終於實現

把台灣的美麗與哀愁集結成這部紀錄片,希望讓大家都能看見台灣

從空中俯看台灣,明明是這麼熟悉的土地,感覺竟又如此陌生

與其坐在電視前面批評社會亂象

與其坐在電腦前大罵台灣是鬼島

與其看著教壞小朋友的丟鞋新聞

不如把時間花在來電影院看這部作品

看完,你會對台灣有更不一樣的情感

我住的台灣是個美麗寶島,這塊土地的確因為不當開發而開始醜陋

醜陋的面具下包含了歷史共業、觀念偏頗、政策錯誤以及私利作祟

但有更多人選擇以實際行動愛護台灣,而不是只會口水謾罵

如果只會坐在椅子上批評台灣是鬼島,那只能說:這裡很危險,快搬走吧!

看見台灣11/1 上映,放映的電影院如下:

台北市-信義威秀、京站威秀、京華城喜滿客、長春國賓、大直美麗華、梅花、天母華威

東湖哈拉、欣欣秀泰、今日秀泰、絕色、東南亞

新北市-板橋威秀

中壢-星橋

桃園-台茂美麗華

新竹-巨城威秀

台中-老虎城威秀

台南-大遠百威秀

高雄-夢時代喜滿客、大遠百威秀

完整照片 http://sharon197105.pixnet.net/blog/post/101258265
2013-10-28 23:09 發佈
前幾天老婆提議帶兩個女兒一起去戲院看這部電影,以實際的行動進場支持。但被我強烈否決,因看這種紀錄片我一定哈欠連連,興趣缺缺啊!!....

但今天有被你的分享言感動到,嗯...我想我會來好好考慮一下了。
記錄片給人的印象就是比較悶
但這部感覺挺壯觀的
應該不會睡著
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
所以看完的的結論就是不能批評政府,不能評論東不能評論西,
繼續坐在在家裡看螢幕裡的台灣! 螢幕外的台灣當沒看見?


相信藍光的畫質會更加清晰更讓臺灣鳥瞰更壯麗,
weert wrote:
所以看完的的結論就是不能批評政府,不能評論東不能評論西,
繼續坐在在家裡看螢幕裡的台灣! 螢幕外的台灣當沒看見?


這位施主依然無法看透‧

阿彌陀佛‧
發過酒瘋的人,一輩子不能再喝酒,如果沒這個自律,只好槍斃。

FileNet wrote:
這位施主依然無法看透...(恕刪)


去高雄巨蛋,看了首映的人...應該不少

還沒正式上映

只能說跟賽德克巴萊下集一樣,可惜了
希望這部片子
能加油撐下去
不要賠錢,才會有機會看第二部
我買了票

我進戲院

我看完了

我很感動

你也要來看

有些東西 特別是紀錄片

不在戲院看是不會有感動的
Politics: The conduct of public affairs for private advantage.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