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大家對到電影院看國片的想法?

不只一次在學校或是在捷運站等公共場合,會聽到像這樣的對話:
[你看,xxxx(國片)的海報耶,你會去看嗎?]
[才不會,比起xxxx還不如去看oooo(好萊塢片)好不好!]
[為什麼?我覺得xxxx看起來還不錯啊。]
[拜託,到電影院看國片很浪費錢耶,等電視播在家看就好了啊!]
[喔也是啦,通常很快就會播了!]


我很好奇,請問大家會覺得到電影院花兩百多看國片是浪費錢嗎?

其實近幾年國片好像已經漸漸跳脫出[太悲情,看不懂,悶,劇情好慢]等刻板印象,
兩年前從同志喜劇片[十七歲的天空]開始,找來楊祐寧、金勤等帥氣偶像,以台北市
為背景,歡樂的氣氛和有趣的故事創下了八百萬的票房,一年後蔡明亮的天邊一朵雲
,竟然也創造了超過一千萬的票房,兩年後的國士無雙,結合當紅的詐騙集團和原班
製作人馬也有將近五百萬的票房。雖然比起好萊塢大片(如金剛,魔戒等)的千萬票房
是個小數字,但我覺得國片已經發掘了他在台灣的市場,有慢慢復甦的現象了!

今年一連串的國片幾乎都有不錯的成績,奇蹟的夏天竟然以紀錄片形式創下將近三百萬
的票房(我去看時還遇到有人包場!),張孝全和張睿家的青春愛情片盛夏光年超過五百萬
,詭絲表現最佳,有兩千多萬,大贏導演蘇照彬的第一部片愛情靈藥。

我個人覺得大家不用抱持支持國片的愛國心態去電影院觀賞國片,而是排除先入為主的觀點
,想想去電影院看片的目的是什麼,看什麼電影可以再三回味或是反映生活等等,國片和好
萊塢大片一樣都是電影,也漸漸開始有了電影的娛樂性,甚至不輸給好萊塢演員大卡司,兩
者之間誰可以去電影院看誰可以在家看HBO或DVD,我想下次再在捷運站看到他們的海報時
,可以重新想想看囉~

(我不是國片狂熱者也不是國片電影發行商啦~只是小小表達個人意見!)



2006-11-28 22:22 發佈
國片很好看阿
雖然有些很無聊
最近台灣新進導演越來越多
國片越來越青春有趣了!!
我覺得近年來國片的市場真的相較過去好多了
劇情也比較吸引人 尤其是年輕人
雖然老是侷限在同志片的框框裡

看電影就是娛樂
只要看的開心 各種類型的片子值得欣賞


常聽到「這部片不適合去電影院看,沒甚麼特效阿」這種話,基本上我也是持著這種想法,去電影院感受的就是浩大磅礡的特效給感官上的刺激,而這種片往往都是好萊塢砸重金所營造出來的。現在的國片都是小品片居多,我想我會等到出DVD才會租來看吧。
國片這幾年越來越進步
有一些片子也拍的相當有深度
相當直得讓人思索
比起好萊塢一大堆打打殺殺的電影
那些有意義的國片更直得人家推薦
我也覺得最近的國片都不錯
除了演員帥之外
內涵也很深
目前還有好幾部想看但還沒時間看的
等DVD出來會去租吧
我上次去電影院看100%國片是小學3年級的事
記得是林小樓的「新桃太郎」

現在台灣一年也只有推出20部國片
其中部份是藝術電影或是根本不在台上映的電影
所以要看到真正的MIT電影越來越難
台灣近年來推出的電影題材多以白色恐怖及同性戀為主題
對世俗大眾來說題材滿無趣的
商業片似乎也只有朱延平及吳宗憲在導
要引起觀眾興趣入場看電影,實在很難
加上好萊塢製作的強力攻勢,難怪台灣電影會一蹶不振
電影產業低迷政府當然脫不了關係
印度寶來塢能夠成為全球電影發行數量第2
印度政府的推動也有關係
近年來韓國電影的成績亮眼,南韓政府也是幕後功臣
台灣電影雖然有輔導金制度,但是實在是杯水車薪
1970~1980年代,台灣電影業在政府鼓勵下製作了不少愛國及瓊瑤電影
那時期算是台灣電影的黃金時期
可惜現在政府對於電影業滿消極的,難怪有越來越多藝人赴大陸發展
最近看到報導郭老闆要投資百億拍國片
有人說是近似神風特攻隊的自殺行為
小弟還滿佩服他的,畢竟好電影除了要有好導演、演員、劇本外
資金也是一項要素
香港電影在97之後曾經歷了一段慘淡時光
但是持續有新演員、優良劇本出現
因此還是可以製作出如無間道之類的叫好又叫座的電影
自省跟進步都是屁話,賺錢才是王道
國片的類型成本本來就不可能跟好萊塢片相比
導演跟觀眾各取所需吧

看膩了華麗特效片偶爾換換口味也不錯
我有去看詭絲!
也有去看國士無雙,國片的水準有在提升,這是值得認同的。
所謂的外國商業片,不外乎是打著知名影星以及導演的名號,
至於內容好不好看,那可見仁見智。
至少,好看的電影,我個人是不分國內外,劇情吸引我,
我就捨得掏錢進影院看。
國片也有好看的阿
不過
我個人希望
可以把九把刀的小說
搬上大螢幕
想看樓下的房客
拍成電影會是怎樣...
自分で选んだ道だから 跪いても终点まで歩んで行かなきゃいけな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