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N以及收費的問題

大概10年前手機剛從純講話進入資料傳輸,那時的GPRS談的是資料封包傳送,然後手機也沒啥強大瀏覽器,因此行動業者會有APN(proxy) 幫忙過濾轉譯或者轉址,甚至本身就提供專供手機讀取的WAP網頁host.
所以,這時手機能顯示資料有限,大概就幾行字或圖文,然後讀的資料也很陽春,所以封包計費還算合理o

到了這五六年,手機進入3G時代,此時手機/PDA也變得強大,營幕大,有時也不需要再去讀專屬於手機的網頁,暴力的下載整個http://tw.yahoo.com 也輕而易舉,不過有時為了方便閱讀,輸入 http://m.tw.yahoo.com 這種專門為手持裝置設計的網頁,好像也不錯o

剛剛上面我舉的是免費的yahoo兩種網頁o但在電信業者,專門為手機寫的網頁,算是獲利來源,比方中華電信的emome,或是台灣大哥大的catch,裡面資料都是電信業者經過整理的加值服務,所以中華電信的APN 設emome,台灣大哥大設catch,這樣大家在收費機制上倒也清清楚楚o電信業者在這種網頁的收費機制上,倒也很少因為下面的狀況爭議太多.. (還是說在當時手機上,你要讀到資料封包數破表也有點達不到)

隨著3.5G,資料傳輸又更快了,手機做得更強大幾乎是一台電腦,這時候再採2.5G GPRS封包計費,顯得有點問題了..電信業者也提供了像Internet這種,讓消費者可以拿強大手機/PDA單純去面對廣大的網路環境,而不是被綁在專為手機寫的wap網頁環境中..


繁雜的系統設定讓使用者明明是在讀internet的資料,可是因為APN= wap類,這時帳單的爭議以及電信業辯稱消費者設定錯誤有點強人所難o雖說像HTC有提供工作用網路設定以及網際網路時設定,但有時手機/應用軟體的多元或者沒提供多APN設定,完全把帳都算在消費者頭上,算是兩敗俱傷的狀況,生意也做不長久o

像中華電信目前APN大概有 emome, hinet, internet, blackberry. 他的收費機制也很清楚,不過,假如用的不是吃到飽的機制,那就最好一定要搞清楚手中的手機/pda設定,以免帳單變得不如預期的增加o
像中華電信的上網750跟850,預設都是disable emome網頁服務,(可是目前中華又有推出hami網頁,apn不用emome也可以用,改用認證收費機制)

這個大概就是我的心得o不是寫得很專業,但希望為那些沒有辦吃到飽費率,卻又發現帳單怪怪的人一個參考o
2011-05-02 13:2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apn 收費 問題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